
高中化学铝三角转换关系与其图象问题(共7页).doc
7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铝三角”转换关系与其图象问题1. “铝三角”中相互转化关系为两性氢氧化物,它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或碱式两种电离平衡:,同时又可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可用“铝三角”表示为:应用:判断离子共存及Al(OH)3的制备Al3+只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只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Al3+与不能共存制备Al(OH)3一般用Al3++NH3H2O或+CO2+H2O铝盐和强碱溶液反应的计算:铝盐和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的计算反应关系:①Al3++3OH-====Al(OH)3↓(生成沉淀)②Al(OH)3+OH-====+2H2O(沉淀溶解)③Al3++4OH-====+2H2O(沉淀生成,又恰好全溶解)分析上述三个反应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计算Al(OH)3沉淀量生成的关系式:当n(Al3+)/n(OH-)≥1/3时,m〔Al(OH)3〕=78 gmol-1n(OH-)/3;当n(Al3+)/n(OH-)≤1/4时,m〔Al(OH)3〕=0;当1/4 n(NaOH)=0.5 L4 molL-1=2 mol, V(NaOH)=2 mol 2 molL-1=1 L=1 000 mL答案:A例2: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解析:丁溶液滴入乙溶液,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入丁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判断丁为NaOH、乙为Al2(SO4)3将NaOH溶液滴入甲,无现象,则甲为BaCl2、丙为FeSO4答案:D例3: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C. D.Al3+和Al(OH)3解析:明矾为KAl(SO4)212H2O,其溶液中Al3+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若沉淀2 mol ,则需2 mol Ba(OH)2,提供4 mol OH-,4 mol OH-恰好把1 mol Al3+完全转变为,所以答案为C。 答案:C2. “铝三角”转化关系中的图象问题①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过量②向NaOH溶液中滴加溶液直至过量③向溶液中滴加稀氨水直至过量④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⑤向稀盐酸中滴加溶液直至过量⑥向溶液中通入气体直至过量例1:下列五个图中,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某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量,请从A~E中选择符合各题要求的序号填在表中某溶液加入的物质(答案①饱和石灰水(通过量的CO2②AlCl3溶液通过量的NH3③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通过量的CO2④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逐滴加稀盐酸⑤(MgCl2、AlCl3混合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例2:准确称取6g铝土矿(含)样品放入盛有100mL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往滤液中加入10mol /L 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m(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mL)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求:1.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 若b=2.75,则铝土矿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解析:1. 当生成沉淀质量最大时,滤液中的完全转化成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在溶液体积从35增大到45时,沉淀质量减小的原因是因为发生如下反应:,由此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即的物质的量是0.1mol。 当b=2.75时,当沉淀质量增大到最大时,用于沉淀共消耗,由,则单独用于沉淀消耗,所以,即,答:略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