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分层训练题(沪科).doc
6页第三章 声的世界这一章应该要学到什么: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是由于振动;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了解现代技术与声音有关的应用.2.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3.知道超声和次声,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 1 一学生用沾水的泡沫板在玻璃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对这个物理过程,你能提出有关声音的物理问题吗?分析与解 在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学会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学习中可以针对问题的情景来提问题,可以从题目中出现的字、词来提问题,也可以针对物理问题的延伸来提问题.在本题中.可以问:(1)为什么用沾水的泡沫板在玻璃上摩擦,会发出声音? (2)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而有的声音很刺耳? (3)沾多少水可以发出最大的声音? (4)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例 2 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827 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 14km.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在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了火药发光后 10‘听到水下的钟声.试计算:水中的声速是多大? 分析与解 声音也是一种物质。
它的传播可以用第二章学过的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知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大,光在两只船之间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可认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就是 10s.S=14km=1.4×10 4m t=10s,利用速度公式可求 v,即 v=1.4×103m/s1.我们唱歌、说话时能发出声音靠的是人体的________振动,所以声音是由发声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2.在课本图 3—7 中,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跳动,请你提出三个关于声音的物理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在房间内讲话的声音比在旷野上讲话的声音大一些,这是因为在房间内讲话时,原声和_______混在一起,使_______加强.4.下列有关声音传播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只有气体和固体能够传播声音C.声波引起耳朵里鼓膜的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听觉D.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通过无线电能听到互相说话的声音,所以真空也能传声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6.在课本图 3—10 中,瓶里的空气被抽掉越多,听到的音乐声越小.但科学家能论证,瓶中的空气是永远抽不完的.因此我们只能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就听不到音乐声了.这里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进行的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 2s 听到雷声.该同学与打雷处的距离是多少?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例 1 一同学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他首先将一个锯条放在桌面上,并将一部分伸出桌面外.用手按住桌子边缘及桌面上的所有锯条,保持锯条的位置不变,先后用手轻拨、重拨锯条,使锯条按不同幅度振动,仔细辨别声音,并同时观察锯条的振动.实验中,填写了以下表格:这个表格的名称应该是什么?分析与解 探究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表头的名称说明的正是实验的内容.有的同学在收集实验数据时也知道要设计记录表格,但往往就是不写表头名称,这些同学应该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这个实验表格的名称可以是:锯条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响度的关系.例 2 我们可以用 “很小的声音唱很高的音,用很大的声音唱很低的音” ,这句话中说明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分析与解 音调和响度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同学认为声音小就是音调低拨 动 方 式 振 动 幅 度 声 音 响 度轻 轻 拨 小 小用 力 拨 大 大结 论 锯 条 的 振 动 幅 度 越 大 ,声 音 越 大目中的这句话正是说明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1.汽车的喇叭声一般比摩托车的喇叭声大,这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________不同;乐队指挥很容易发现是笛子吹得不好,还是二胡演奏得不行,这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_________不同;笛子的声音高亢嘹亮,大提琴的声音低沉婉转,这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_______不同.2.凡是危害人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声音都是噪声.3.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A.30 dB B.50 dB C.90 dB D.110dB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5.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一查有关声音的知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例 蝴蝶从身旁飞过,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在飞行,其原因是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___。
蝙蝠用超声测知墙壁等障碍物,其发出的声波,人听不到的原因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的频率_________分析与解 正常人的耳朵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20 000Hz,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约 5~6 Hz,属于次声波,因此人耳听不见.而人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Hz.所以答案填:次声波,大于 20 000Hz,1.正常人的耳朵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Hz 到_______ Hz 之间2.请各举两例说明超声和次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超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 ,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Hz达标训练1.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也能听到岸上喇叭里的音乐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2.雷雨天,我们先看到云层中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如果看见闪电 ls 后,才听到雷声,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m ?一次闪电后听到的是隆隆雷声,这是__________________缘故.3.运动会上同学们敲锣打鼓,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4.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写优美动听旋律的诗句,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理现象.5.入耳要听清楚声音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一定要有正在振动的物体,即___________;(2) 振动的物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播声音的 _______;(3) 振动物体的频率一定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即频率___________Hz;(4)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达____dB6.古代人民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 ’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他们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
二、选择题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钢轨 B.湖水 C.煤油 D.空气2.用玻璃制造的封闭的亭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C.声音在玻璃中不易传播 D.以上说法都正确3.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z B. dB C.km/h D.km4.一些会口技的演员能模仿动物的叫声,从物理学角度看,他们所模仿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三、综合题1.技术人员在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时,常把一根金属棒的一端放在机器的各个部位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听,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2.请你举出两个应用超声波的例子3.用一根拉紧的棉线或金属丝线连接两个小纸杯,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土机” ,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土机”做实验,(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机 ”的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若连接”土机”的是金属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大.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在用“土机”时,有人用手捏住线上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用“土机’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废钢锯条(或塑料尺 ),你能做几个声学实验吗?简述各个实验的做法.5.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和高墙反射回来,再传人人耳,就听到了回声.如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o.1 s l,St 上,人耳就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如果不到 0.1s,回声就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黄明同学站在高墙前,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他至少要离高墙多远?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和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编 号 材 料 长 度 L/ cm 横 截 面 积 S/ mm2A 铜 60 0. 76B 铜 60 0. 89C 铜 60 1. 02D 铜 80 0. 76E 铜F 铜 100 0. 76G 铜 80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