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记叙文“语言求美”结题报告.doc
6页1 -初中记叙文“语言求美”结题报告——老师作文教学的机要秘书学生写记叙文的左膀右臂题记:老师有参谋,学生有抓手!2 个月就能写好记叙文!一、背景与目标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特别是初中记叙文训练,无论 是老师还是学生,更是缺少一种较为科学的作文教学形式作为教与学的凭借而通常看到的作文书,无非是一些学生范文的叠加,再加上一些老师的评语;或者是一些文章的分类组装至于一些纯作文技巧介绍的书,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隔靴搔痒!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在参考国内一些作文教学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近六年时间的探索,两年时间的实验,摸索出初中生写好记叙文的“ 语言求美”新思路重点探索一篇成功习作的产 生过程!实验目标是达到记叙文作文教学“ 师有参谋 ,生有抓手”二、课题介绍本课题与一般的作文书或作文教材相比较,她有以下价值值得推广:1、分专题训练 这样有利于学生一次训练一个收获,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着力点按照一次专题训练 3 个课时,它总共只需花 57 个课时,加上最后总结或结集,也就 60 个课时左右2、范文扶上路每次训练前,都提供了典范文章让学生有所借鉴3、教学有参谋每次 训练老师的“教”可以“ 拿来” ,学生的“学”可以“ 自习” 。
在每单元的训练中,都有具体的要求, 让师生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4、写后有对照在 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每个专题都收有优秀的习作和不能完成预定目标的病文老师对习作也没有作什么重大修改,尽最大努力保持习作的原汁原味不管是范文,还是习作,或者是病文,老师都对它们进行了点评,而这些点评都不单是整体上的评价,而是紧紧扣住本专题的语言训练目标和训练要求,进行优劣评点让老师指导时可以防患于未然,让学生自习可以少走弯路5、操作性强无 论教师水准的高低,拿到本课题的具体专题设计,都可以就自己的喜好或延用或拓展 2 -6、本体例的延展性每个教师均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或经验,对本体系作出丰富的延展可以把“ 十九”变为“ 无数” ,这正是本课题的重要价值三、兹以选材真实营造“语言的真实美”为例,作简要阐述如下:*中心话题: 选材真实营造语言的情感美[课文 链接]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范文引路]学生自读范文,并探讨文章是否真实,并找出理由或根据文一:朱自清的《冬天》(摘于《散文赏读 50 篇》P1—5 页);文二:桂聪的《女儿的倾诉》(本文摘自黄莉萍主编的《作文训练步步高·初一分册》P20 页)。
[命题导 引]1、范围:家庭亲情/矛盾2、命题参考:⑴快乐双休;⑵家的 ⑶爸妈不容易;⑷爸妈今天特不高兴;⑸趣事回忆;⑹温暖;⑺难忘那一幕;⑻美丽的瞬间;⑼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以上命题只是参考,学生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家庭另行拟题3、讨论写什么才能做到真实?回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所写到的事例,由此让学生发言,在我们农村家庭中,又有哪些事经常在发生我们身边却没有注意到呢?4、探究:为什么要真实才有读者呢?一个原则:选材真实而有情[习作展示 ]《烤红薯》实验班兰婷;《哥哥》/实验班潘如平[病例分析]实验班学生钟芳的《那片心》中,小作者写道:打开鼓鼓的档案袋,我的几本荣誉证书和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跑了出来,望着自传《尚未起飞的雏鹰》,怎能不使我想起雏鹰展翅时,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代价,怎能不使我想起他们献出的那颗神圣爱心……其实,小作者根本就从未发表过什么作品,更没有得过什么荣誉证书,这些都是想当然,作为这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字,睁着眼睛说瞎话,又怎能打动读者呢?- 3 -[优劣 习作展示平台] 将班上的训练习作分优秀文、病文分别予以展出在借鉴中前进,在比较中提升[学生自我诊断书] 让学生对优劣文进行对比阅读后,组织各位学生写这次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自我病例诊断与拔除病根的药方。
其实,一个专题就是一个教学思路的大舞台,就是一座学生习作的展览馆十九次作文教与学专题训练,组成了十九朵五彩缤纷的小花!*四、实验过程中的认识、难点及对策:1、对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分小专题训练之必要性的认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流派之一“得得派” 的代表——上海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陆维椿,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一课有一得,如果每个教师都贯彻这一原则,那么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他们的收获就很多了还有哈尔滨市动力区进修学校项志伟倡导的微格作文训练法亦同此理本课题构想,也是受此启发2、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及解决办法1)农村中学的资金来源比较缺乏,图书资源也不能与一些城市学校相提并论,而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第一道难关就是要解决农村中学的阅读资源十二分有限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老师把自己订阅的一些书报提供给学生阅读,又尽最大努力鼓励学生订阅书报因此,学生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就能看到诸如《中国校园文学》、《写作》(学生版)、《课外阅读》、《杂文选刊》、 《散文 选刊》、《中学生》(作文版)、《读写月报》(写作版)、《作品与争鸣》、《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语文世界》、《语文学习 》等,另外加上学生一些自带的书报,也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2)要正视中考压力的影响实验班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故尔有不少阻力对这 一情况,在争取学校、班主任的理解与大力支持下,这个问题很好处理然而,学生心中的那根中考弦可没有松啊学生是在看到自己的作文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后,学生才放开思想投入到课题实验中来3)由于学校班级一年一换,故要在一年的时间里见成效,也是有很大困难然而,既便如此,其 实更能见到课题的效果 经过两届实验班的实验,从一些数据看来是有明显效果的五、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过程:1、研究方法:- 4 -实验调查法将对比班的情况与实验班的情况作对比,并调查问卷一些数据下面是实验前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状况、对比班与实验班的作文分数的调查与对比、参与实验学生的前后情况跟踪调查课题实验调查数据对比表时间班 别喜欢阅读人数订阅语文报刊份数喜欢作文人数末考语文平均分对比班 15.60% 0 份 20.21% 70.34实验前实验班 14.30% 0 份 23.45% 70.16对比班 25.30% 0 份 26.78% 92.41实验后实验班 91.45% 15 份 95.45% 99.682、过程大体分为二个阶段:一个阶段大概为一个学年。
第一个阶段为素材准备阶段及几个小专题的初步实验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整体系列训练阶段素材收集阶段,学生们的激情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们推荐的好文章被老师选中,他们的心情是特别兴奋的3、精彩花絮在实验过程中,我 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作文课题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轻松,让学生不再感到有压力,让学生在一次作文训练中就有一个收获有两次作文训练是我们最为有印象的一次是在班上开展了一个男女逗笑比赛这一下学生们真是花样百出,笑料百出,学生们 真是笑得前仰后合而课题训练中有个专题就是“ 写出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活动过后作文,结果一学生的 《龙凤逗笑争霸》一举夺魁,成了本次作文训练中最为幽默的亮点作文这次作文简直就没有一点任务观点, 纯粹是情感的冲动而为文还有一次是学校补课,当时刚好在学习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当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读到“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老师就说,如果能 够手捧一本书,在山之颠,来个吟赏风流,那就是最为浪漫的事情!”当场 就有学生在下面提议:“ 龙老师,我们何不登上学校后面的那座小石山,也来个吟赏风流!”当然,老 师跟他们商量好,第一,得在山上背出全文;第二,每人得交一篇写登山的写景文章来。
学生们满口答应这对于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们来说,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放松机会!他们被关在教室里太渴盼有出去放松的机会了!也难怪还有升入高中的学生写信来都要提起这次登山的事情,瞧他们那种幸福的语言是的,也许一辈子也 难以忘怀!可想而知,这次写景作文是相当成功的 5 -老师也一时心血来潮,也跟他们来一篇《登山小记》!六、实验成效与结论:1、成效:①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起来课题实验之前,学生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课题实验之后,学生不再觉得是负担因为写得好可以上班级的作文墙报作为范文展出;因为作一次文就能悟到一个记叙文写作的规律;因为作一次文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和班上同学们有一个作文交流的机会,当然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一次交心的机会学生在写完作文老是催老师快点发下作文本!倒成了学生催老师了②中考 时实验班比对比班的语文分数均高出 2 至 6 分第一轮实验,比对比班的语文成绩高出 2.3 分;第二轮实验 班比对比班的语文成绩高出6.5 分作文得分功不可没!③在两届宜春全市的作文竞赛中,实验班学生均比对比班的成果更为喜人连续 两次获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学校作文比赛中,前一二名均被实验班的学生夺得。
④老师不再为上作文课而苦恼在实验之前,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作文课难上而在开展实验后,老师们都说:“现 在教作文有所依托了⑤校园文学社团形势喜人原先,学校的文学社团《阳光竹林》总是愁稿件,当课题拉开序幕后,稿源丰富⑥在实验结束后,涌现了大量优秀习作,构建了一套作文教与学的创新教材在实验之前,老师们基本上不会注意收集学生的习作,学生的作文本基本上是进了废品收购部课题实验之后,学校教师都会有心地收集学生好的习作老师对于作文课堂教学设计也比实验之前更为认真地构思作文教学的流程,而不是题目一出便实行“放羊式” 的不管政策⑦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中考前两个月左右,第一届实验班学生们与课外阅读难舍难分,老师只好举行一个课外阅读暂时告别仪式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是为师十多年来最为动人的场景也告诉他们,中考过后同学们就可以饱餐一顿!老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因为你们已经爱上了阅读,这正是老师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二届实验班学生,在中考后放假期间,全班 53 人,就有 45 人来老师处借他们喜欢的书这在各种现代媒体流行的今天,能让这些初中刚毕业的孩子们捧上书静静地阅读,真是不容易!可以说真的达到了自奋其力,自能读书的目的。
爱上了作文,也爱上了阅读,一箭双雕也 6 -2、结论:①课题实验可推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农村中学更为明显②课题实验可以带动一批教师成长起来在课题实验中,老师们之间互相切磋,互相讨教,互相提高,在 实验中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艺术③可以为实验学校营造向课堂 45 分钟要质量的好风气④作文教学不是无规律,只是等待我们去发现![ 完]*后附十九次作文训练专题一、整体布局求美1.前后顾盼营造语言整体和谐美2.一线贯穿营造语言穿透力度美3.反复渲染营造语言回环反复美4.情节曲折营造语言波澜跌宕美5.首段佳句营造语言摄魄勾魂美6.过渡段勾连营造语言的流动美7.中心句统帅营造语言的精致美8.尾段发人深思营造语言余味美二、 细节选点突破求美⒈环境描写营造语言的意境美⒉选材真实营造语言的情感美⒊细节灵动营造语言的细腻美⒋妙用标点营造语言的情韵美⒌修辞助兴营造语言的生动美⒍句式变换营造语言的错落美⒎借用古诗营造语言的古朴美⒏时代妙语营造语言的鲜活美⒐泼洒色彩营造语言的色调美⒑幽默讽刺营造语言的幽默美⒒ 刚柔相济营造语言的个性美2004 年 6 月 23 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