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理材料X页.docx
31页中国分区复习之南方地区1、 自然地理: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汉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稻土分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 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多红壤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 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 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断山脉和南岭山脉及雪峰 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C-8000-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 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
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 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 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 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 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 性天气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 湖;日月潭.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 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长 江以南广大丘陵区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红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四川盆地 含铁铝成分较多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经风化而成紫色土,含丰富的磷钾成分,较肥沃;南方平原地区人类 劳动精耕细作而成水稻土,含有机质丰富,比较肥沃。
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2、 社会经济(1)农业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 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河汉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 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 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 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 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 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② 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 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 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淡水 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 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 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鮭、舗、蟹、 虾等.农业灾害: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海淤积严重,本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人类盲目开发利用,大量毁林开荒,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湖泊蓄洪功能减退,在治理上,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在坡度较大的地 区要退耕还林2)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方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 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 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內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 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 "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 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 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 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 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 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 山、大冶、棊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鸽(大余)、< (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 (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 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 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
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 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 滇南盛产各科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 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 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 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 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 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 业地带南段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在①、②、③、④、⑤山脉中,同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4分)(2) 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6分)(3) 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10分)(4) 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又有哪些?(8分)(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域资源 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8分)(1) ③和④(4分)(2) 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2分)西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2分);夏季处于 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2分)3) 原因:该地区为低山丘陵,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比较明显,生态系统脆弱(4 分);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2分)意义:立体农业有利于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减少耕地的压力;可以多层次布局,改善环 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4分)4) 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旅游资源,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便宜等优 势(4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4分)5)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4分);红水河流 经我国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多,水能资源丰富(4分)。
3、南方低山丘陵区(1)位置范围:南方低山丘陵区仅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 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这里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2) 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开发潜力巨大3) 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4) 资源优势与问题:① 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多气象灾害② 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③ 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 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一一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④ 淡水鱼产丰富:河湖众多;地表侵蚀切割,开发难度大⑤ 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5) 农业生产:① 自然条件分析:参考资源优势与问题② 农业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淤积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a人多地少,毁林开荒b能源短缺,砍林取薪I对经济发展影响: Tt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③ 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经济作物:油菜、甘蔗 经济林木:茶树、油茶、油桐、橡胶、樟树、毛竹、 杉树等 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椰子、菠萝、香蕉、荔枝、柑橘等(6) 、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调整山区农业结构①走立体农业之路:垂直地带显著一一发展立体农业一一获得多种农业资源产品自然和人文条件立体农业的优势(必然性)地形地貌条件—山地、平原比4: 1,垂直 地带显著因地制宜安排农业品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 力,发展多种经营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 地资源不足将闲置劳力转移去综合开发低山丘陵,促进多种经 营,减轻土地压力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脆弱农、林、牧同步发展。
改变单一种粮局面,改善环 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②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