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语言学读书笔记.docx
20页历史语言学读书笔记 历史语言学读书笔记【篇一:徐读书笔记】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前者着眼于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横向比较,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找出同源词,清理语音演变的规律;后者着眼于系统内部的不规则例外,特别是其中的不规则的形态交替,从中找出语音的有规则的演变规律语言是一种非线性结构,线性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体现语言结构的表层形式这种形式容易发生变化,产生歧异,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无法反映这种歧异和变化,“比较法既不考虑母语内部存在分歧,也不考虑亲属语言间发生共同的变化,所以只能带领我们走很有限的一段路程”这一论断比较确切地说明了音系的线性理论的一些局限性语音的易变性和音系结构格局的稳固性是支配语音演变的一条“纲”,结构格局的稳固性主要表现在音系的非线性结构上,因为它关注的不是音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是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一个具体的音可以受邻音的影响而发生同化、异化之类的变化,但它在音系的非线性结构中与其他的音的关系是比较稳固的,不易发生变化,传统语音研究三大弊病:这些研究大致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音类音值的拟测大都着眼于静态的“分”,而忽视动态的“变”,不大注意各个韵部在演变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关系;第二,只用“语音规律无例外”的音变方式解释语音的演变,不注意其他音变方式的运用,因而无法解释相互呈交叉状态的音类之间的关系,对例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第三,只注意谐声、诗韵这些“死”材料,满足于理论上的自圆其说,不注意方言等“活”材料的印证,以为现代的方言及不到上古。
音系的非线性结构,就元音系统来说,主要是构型和链移式音变两个方面(2.2.1.6),因而需要抓住音核(韵腹)展开这些方面的研究王力上古音构拟的不合理:1、前后不对称;2、无法解释上古音是如何变成中古音的其他人的构拟或失之过繁,或是过简解决方法:方言求证、类型学旁证高本汉用方言求证了,但未用类型学证音系构型的存在这是王力的修正版对照国际音标8个基本元音即知幽部是空格廖按:由于歌部韵尾r丢失,与鱼部重合,引发前后一系列为形成对称而发生的链式演变歌部分前后两方向高化,三等字主要是前高化,而一、二、四等韵字后高化高化原因:歌部韵尾的脱落,致使歌部与鱼部重合主要发生在124等字①,这时歌推鱼向高处高化,鱼部即从a 变?、o、u,一步步高化,而后歌部的字也尾随而上这是鱼部的推链,源动力是歌部韵尾脱落而从修正版的三角构型图看,幽部也是动乱策源地由于幽部的?孤悬一处,无对称的音素,自身能产性开也低,犹如低压地带吸引其他字数多的高压带向自己沉降渗透于是后高化的拉链由此形成所以这里既有拉链,也有推链战国时歌部与支部合,这是歌部的前高化,主要是三等字到了唐宋时期,歌部字中变到支部的字进一步地与之、脂部字合并为止摄字,完成了从a到i的前高化。
这是歌部推支部的高化作业:请标出向熹《简明汉语史》p192各例字的韵母①②参向熹《简明汉语史》的p192,向氏的拟音有些乱,表示合口的用有w/u,有用o的,太繁复了一、二等合并了向书有很多矛盾错漏:1、前面p192处说是有四等的麻戈韵字,但是我把它们每个字都查了东方网后,发现这里头的字有一等字,也有三等字,这是个别字归等错了2、后面近代车遮韵中,只说麻开三、戈合三,再也没有麻四、戈四了,麻四、戈四失踪了3、怀疑:其实p192的麻四、戈四应当是麻三、戈三才对则此表不当有第四等字,而三等字则应当分列三支、三麻、三戈才对而其他一等字的归类有待正确归类这是元音高化然后双元音化发生的样本王力拟之为*?,这不利于元音演变的解释复元音化为ai,(廖按:徐氏说之的*?怎么变成中古的咍*?i和近代的皆来韵ai,难以解释看下表)语言中很少见,而高元音的复元音化则是一种普遍性的音变向氏之部演变:p165/p272【篇二:语言学笔记】《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绪论中,作者提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索绪尔阐释了语言的定义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言语是语言的体现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对此,索绪尔任务,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在第一编一般原则中,即:符号的任意性和能指的线条特征同时索绪尔还提出两个问题: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符号不变性——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可变性——变化的原则是建立在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的,结果会导致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转移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共时规律是一般性的,但不是命令性的,它意味着规则性的原理,相反,历时事实却是强加于语言的,但没有一般的东西总之,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本书的重点集中在第二编共时语言学和第三编历史语言学言的共时性现象,亦即属于语言的横切面现象,而语言的历时性现象,亦即有关语言成分的历史演化的纵断面的现象因此,共时和历时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索绪尔认为:“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同样,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索绪尔把共时性的语言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与历时性语言研究(作为个人现象的语言)区别开来,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共时方面显然优于历时方面,因为对说话的大众来说,语言是真正的、唯一的现实性对语言学家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他置身于历史的展望,那么他所看到的就不再是语言,而是一系列改变语言的事件他指出,所有与语言静态方面相关的都是共时的,所有与演变相关的都是历时的语言的某一个暂时事态,即说话人使用语言时那个时候的语言状态因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出了他的各项要素的暂时状态以外并不决定任何东西第四编地理语言学,阐述语言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地理差异的复杂性,造成了几种语言在同一地点并存和文学语言和地方话并存的现象。
其原因是有:时间的分化、方言没有自然的界限、语言没有自然的界限作为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的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与言语,共时观与历时观,地理语言学等概念,站在一个的新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开辟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篇三:西方语言学流派2012备考重点笔记】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第一节索绪尔语言学产生的背景1德克海姆,现代社会学创始人,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索绪尔,认为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2 弗洛伊德,把任何行为都看成是受一个规范系统所制约的,这些规范系统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却无时不起着积极的作用语言规范在于语言规则3 惠特尼,语言的符号性,惯例性,任意性,可变性和不变性索绪尔评价惠特尼,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地是一种制度,惠特尼正确的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他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第二节关于比较语言学索绪尔区分了两种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正视法,回顾法正视法就是以文献考证为基础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种语言历史只审查对比每个时期文献即可回顾法就是通过比较来重建一种语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一种语言并不总属于一个语言类型,同一个语系的语言也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语言类型。
音变和类推是促使语言变化的两大因素类推形式是以一种或多种其他形式为模型,按一种特定的原则而制造出来的一种形式音变往往产生不规则现象,而类推恰恰相反,总是产生规则现象索绪尔认为,类推一方面有革新的作用,一方面又是保守力量第三节语言的特征1878年以后,索绪尔基本上放弃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因为他认为历史语言学的基础不牢,方法主管,应暂时停止,首先明确要研究的对象,使语言学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他在三个教程中空前深入的探讨了语言的特征,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做了有历史意义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并提出语言学中符号学的理论索绪尔对语言的特征做过如下总结:1 语言是在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中界限明确的实体它独立于个人,个人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改变它语言很像一项社会契约,群体中的全体成员都签字同意履行2 语言不像言语,语言可以单独研究,可以排除言语所涉及的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因素,独立考察语言诸因素 3 言语是多种多样的,而语言是单义的 4 语言并不玄妙,所以我们才可以研究它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得到群体承认的、存在于大脑中的现实为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性质,索绪尔区分了对语言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语言的因素有两种,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语言特征就属于内部因素,语言的地理分布或方言分裂属于外部因素索绪尔对语言特征的独到见解还表现在对语言符号的论述上一个语言符号是把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不是把物和名结合起来索绪尔把这种结合体称为符号,把声音形象称为符号施指,把概念称为符号受指符号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任意性第二特点就是符号施指线性关系索绪尔利用线性关系区分了语言符号之间的两种关系,连锁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首先提出要描写语言是描写还是规定语言,正是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的分水岭规定性语法固然局限很大,可是描写语法也并非最终目的,找出永恒的力量,分析出普遍的规律,才是一门学科真正的目标第四节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就是研究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又称静态语言学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演化语言学索绪尔认为,1任何时期的语言使用者只要了解当时的语言状态就够了,演化过程不能说明一个语言符号的现在价值2 历时语言现象并不企图改变语言系统任何变化或修改都只是影响孤立的成分,并不能影响整个系统3 任何语言状态的形成都是偶然的4 共时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历时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
共时现象中,每对形式都是对立而存在的,缺一不可;而历时不然,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表明偶然变化共时语言学具有普遍性,但没有强制性,语言内部并不使用什么物理来维持其规则性;历时语言学定律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它假设有一种什么巨大的力量强迫产生了一种结果第五节符号学符号可以分为三大类:图象符号,标志符号,真正符号这三类符号的施指和受指关系不同,肖像考与本人的相像程度标志符号中,施指和受指是因果关系:烟意味着火在真正符号中,施指和受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