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与教育思想.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819193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0.3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与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读后感浦东中学 杨 力《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简介《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苏) 鲍里斯.塔尔塔科夫斯基著,本书是一 本传记体的小说,但由于该书作者亲 临帕夫雷什中学,直接同工作中和生 活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接触,并与他促 膝长谈,因而可以说相当忠实地反映 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师和教育家的 教育生涯和个人家庭生活,形象地再 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气质和品格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918-1970)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在他一生短 暂的52年中,把35年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尤其是 他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 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 写下了40 多部专著、600 多 篇论文、1000 多篇童话故事 几乎每年出版 2 部著作他 的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 ,他的教育被称为“活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 1933年小学毕业后进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1935年他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他热爱教师职业,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学习,并立下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上了前线复员后他重返教育岗位但任中学校长,不久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 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生活,因此提出回学 校工作的申请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 他一直工作在这一岗位上,直到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苏霍姆林斯作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 家和教育理论家,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 士,他长期在基层学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 实践经验,并随时将这些经验以辩证唯物主 义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加以提炼,逐 步形成了一整套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 育思想体系,同时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苏霍姆林斯基以 其深广的教育理论和为人们广为传颂的敬业 精神,立于世界著名教育家的行列 苏霍姆林斯基17岁就回到了家乡的母校,从此 就投身于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苏霍姆林斯 基从一开始就注意体察和总结教育经验,并显示了 教育工作者特有的耐心和对儿童的亲切之情苏霍 姆林斯基在中学里主要讲授九至十年级语文课,第 二年又兼任教导主任他组织和领导学校工作的能 力就是从这时候起受到锻炼和培养的。

      他经常到课 堂听课,课后再与教师们共同商讨教学问题由此 ,他总结了不少教学上的经验教训,萌发了自己的 观点,并开始形成他的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和激发 儿童自信心的思想主张 苏霍姆林斯基30岁的时候开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 的时期,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活动的 辉煌时期,也是他获得教育理论研究的大 丰收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和谐 发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积累了 大量实施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教育 的经验和观点,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有许多 创见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 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 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 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 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社会的 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 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 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 统一的整体通过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 的人,培养个人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幸福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第五,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这是他对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内涵最全面的阐释和概括,也是帕夫雷什中学教导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苏霍姆林斯基阐释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内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帕夫雷什中学》 《公民的诞生》 《怎样做真正的人》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我把心献给了孩子们》他的著作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生动事例,被誉 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和学生在一起教师广博的学识和见解是建立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的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课堂上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有一桶水”,我觉得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长流水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任教学科有深刻的研究,对教育教学的规律有准确的掌握,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向有深刻的洞察,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文化科学知 识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 的 感 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为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方针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进程,加大改革的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更多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我 的 感 悟中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与苏霍姆林斯基阐释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内涵一脉相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强调学校生活的核心是合作不是竞争,并且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集体主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可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现状并不尽人意,教书育人还没有真正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陈旧单一,未能体现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此,加强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个性 和谐、全面发展。

      我 的 感 悟中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与苏霍姆林斯基阐释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内涵一脉相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 是脑力劳动,必然具有研究性他提出“脑力劳动的研究性”观点,即以研究创造为特征的学习的观点这也是与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一致的我国的传统教育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习惯于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反复打磨,最后造成一个标准产品这种教育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使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推行素质教育中还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富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 的 感 悟苏苏霍姆林斯基应该应该 成为为教师师永远远的楷模教师师的人格魅力应应体现现在对对教育教学的孜孜以求、不断进进取上,应应体现现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风格上,应应体现现在开拓创创新中实现实现 自己的教育理念上如果说苏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与教育思想是浩瀚的海洋,我对他的感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水滴我 的 感 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