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组通畅工程建设项目 --路线设计说明.docx
11页1)深挖方较多,对环境破坏较大2)路线沿线多为林地,本项目占林地较多3.4路线布设的原则本项目主线为新建道路,按照四级公路(11类)标准执行,支线一、二、三为原道路硬化,按照原道路平、纵既有标准执行.(1)该项目在布线时,依据沿线的地质、地形,注重立体线形设计,除符合行驶力学要求外,还考虑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和心理要求,使其在视觉上保持视线的连续性,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路线力求顺应地形、与城镇规划协调,顺规划线路走势布线,正确运用线形要素规定值,合理组合各线形要素,采取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等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不过多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力求路线顺畅、直捷,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益2)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应与地形、规划、环境等相协调,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应大致接近,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避免小半径圆曲线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并同纵断面、横断面相互配合,对一些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地段尽可能地采用了高标准,同时兼顾技术指标的均衡性3)纵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纵面线形设计时,结合沿线地形、控制点标高、与平面线形的组合等因素,考虑填挖平衡,并利用挖方就近作为娘方,以减轻对自然地面横坡与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
4)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线形组合设计时,备技术指标除分别满足平面、纵断面规定值外,还考虑横断面对线形组合与行g⅛安全和舒适的影响,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最不利值的相互组合确定平面、纵断面的各相对独立技术指标时,各技术指标除相对均衡、连续外,还考虑与之相邻路段的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3.5路线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路线附近地形、地物木项目主线为新建道路,按照四级公路(H类)标准执行.其余路段为原道路硬化,按照原道路平面线性既有标准执行主线平面设置交点22个,平均每公里16.5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2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0.244m),直线最大长度89.78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39.28%3.6路线纵断面线形设计第二篇路线说明一、路线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1 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17:(3)《重庆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渝文审【25】:(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7)《公路交通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D82-200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1-2017;(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D81-2017;(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E71-2006;(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23827-2009;(13)《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18833-2012;(14)《两波形梁钢护栏》 GB/T31439.1-2015.(15)《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3311-2021-T1.2 技术标准根据项目功能特点,结合沿线地形、地质,采用设计速度15km∕h的四级公路(II类)线形标徙,路基宽度4.5米,行车道宽度1X3.5米,路肩2X0.50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采用公路TI级。
2、路线总体走向项目全长1.800km主线起点位于横盘路与既有已硬化道路(农村公路)顺接,终点位于楠木园,与既有已硬化道路(农村公路)相交,路线全长1.333km:支线一起点位于吴家坪与既有已硬化道路(农村公路)相交,终点位蔡家湾,路线全长0.300km:支线二起点位于支线K0+275右侧,路线全长0.039km;支线三起点位于蔡家湾与既有已硬化道路(农村公路)顺接,终点位蔡家湾与既有己硬化道路(农村公路)顺接,路线全长0.128kmβ3、路线平、纵面线形3.1 路线难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2015);(二)设计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国标GB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以及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等作为基本依据,适当借鉴近几年行业内形成的各种规范的送审稿或报批稿如《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的规定2 .安全性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安全设施设计的成败,以能否保证安全性作为第一检验标准。
3 .经济实用性原则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力求降低造价4 .舒适原则本项目设置的波形梁护栏端头尽量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外展后埋设于土中,既保障行车安全,又给人舒适的感觉)设计理念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5 .以人为本在本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用者行驶舒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落实到安全设施设计上,舒适性体现在各种引导设施科学完善、清晰明了在能满足使用者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方位、及时了解前方路况的最低标准前提下,还通过合理的设置标志、标线等,使道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体会到美的感受设计过程中引入“宽恕”的设计理念,即对于犯错误的车辆驾驶员,我们尽量从工程的角度尽量纠正错误,减小事故严重程度,例如在路侧危险路段设置护栏,在急弯路段采用振荡标线,提醒驾驶者减速6 .确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在道路的主体已经建设好的前提下,为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将主动诱导和被动防护本项目主线为新建道路,按照四级公路(II类)标准执行,其余路段为原道路硬化,按照原道路纵坡既有标准执行。
在纵断面设计中我们采用多次拉坡,进行工程量比较,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量本项目沿线地形较陡,纵断面设计时尽量在挖方和做挡墙之间做一个经济性的平衡,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主线纵断面设置变坡点14个,平均每公里10.5个,最大纵坡13.86%,母小坡长45米,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80米,IUl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6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19.028%7 .7指标论证本项目为轻型交通,通行车辆较少,无大中型载重货车和大中型客车通行由于地形环境较差路线难以延展开来,导致部分路段线形较差项目两个回头曲线间隔距离最短处为52米,该两处回头线处地形较陡,受山型限制导致回头曲线间隔距离较短,由于本项目无大中型载重货车和大中型客车通行且增加护栏及标志牌等安全设施后,行车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指标实施可行项目最大纵坡为13.86%,超过13%坡度共计两段,共152米,占路线总长的11.4%该两处纵坡较大处地形较陡,受山型限制导致坡度难以降缓,由于本无大中型载重货车和大中型客车通行且增加护栏及标志牌等安全设施后,行车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指标实施可行二、安全设施说明(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采用33m∕sβ单柱式标志板选用3003铝合金板。
为加强标志板的强度和便于同立柱连接,铝合金标志板后附有滑动槽铝,滑动槽铝用钾钉钾固在标志板上,玻璃钢标志板与扁钢采用钾钉连接,钾钉头打磨平滑标志立柱采用热轧钢管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厚度为50Hm.其余均为600g∕m2,厚度为85HmI)路基路段的标志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上基础,强度等级为C25o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规定,为保证夜间标志板的反光效果,本路所有标志板的反光膜均推荐采用11类反光膜4)标志安装柱式标志的标志内边缘距路肩边缘N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11)o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标志的角度为0〜45°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做适当调整标志柱长度均按填方边坡1:1.5设计,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立柱长度5)标志加工及施工要求标志底板和滑动槽铝均采用牌号为3003的铝合金板制作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采用e5X10铝合金聊钉钾接,抑钉间距不大于15cm:抑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钾钉沉头而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
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2.波形梁护栏设计相结合,同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减少横向干扰,达到确保安全行车的目的四)设计内容设计内容有: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防撞护栏:波形梁护栏;1.1、 设计(1)布设原则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提供特定信息八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交通标志设计,应主要以完全不熟悉本路段的司机为对象,其主要作用是在为驾驶员提供适时、准确的诱导的同时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本路段交通标志的布设上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a.综合考虑周边路网情况,合理布设地点距离标志和交叉口系列标志b.全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并前后协调,形成整体系统,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c.及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信息,并且充分考虑交通参与者的行动特性,即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依据人体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规律确定各个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
d∙本项目部分路段道路两侧房屋较集中,行人干扰较大,因此将在这些路段设置限速、村庄等相关的警告、禁令标志e.为保障主线行车安全,在支线上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让行标志f∙标志的布设与交通标线、其它沿线设施、环境等协调配合使用2)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应以司机在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本路段交通标志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要求进行设计,标志颜色:一般圆形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或黑字(图案压杠)、白衬边;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黄衬边:其它标志的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施工3)结构及反光材料波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