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语文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37273454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语文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1]把文中缺的词句补充完整[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为设果(________)答曰(________)[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甚:_____  诣:_____  乃:_____  曰:_____[4]上面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陶 侃 励 志司马光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庐江太守张夔(kuí)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pì)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译文)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城人迁家到庐江的寻阳。

      陶侃很早成了孤儿,家境贫穷,后来当了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有名声,升为主簿 一次夔妻有病,将到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请命前去,众人都被他的道义所折服陶侃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励志勤勉努力,都是像这类的事情[1]写出下列词语中“故”的意思①人问其故(    ) ②过故人庄(   )  ③温故而知新(  )[2]“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一句让你想起哪些描写冬天的成语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都说陶侃是个重道义的人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再用两个成语夸夸他[4]陶侃运砖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在正确的说法后打“√”①陶侃为官后,能勇于助人而不畏艰难。

        )②陶侃任几个州的都督,好逸恶劳,臭名远扬  )③陶侃励志勤勉努力,升调广州刺史也不意外  )3.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匡衡苦学[汉]刘歆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⑦以书,遂⑧成大学⑨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及.达到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邑人:同县的人④大姓:大户人家⑤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⑥佣:做工⑦资给:资助,供给⑧遂:于是,就⑨大学:大学问家[1]下列词语中的“逮”与“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   )A.私逮刑讯 B.狗逮老鼠 C.逮捕犯人 D.力有不逮[2]“主人怪问衡”主人“怪”的原因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B.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D.(匡衡)勒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3]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4]在匡衡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理解。

      董遇“三余”读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①:“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①言:此指董遇说 ②苦渴:苦于[1]根据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人有从学者 a.从中  b.跟从 c.想要(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a.明白  b. 看见 c.显现(3)或问“三余”之意 a.又,再 b.或者 c.有的人[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B.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C.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3]文中说的“三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篇文言文中,我们得到了关于读书的启示:不仅要(____),还应该(_______)5. 课文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6. 文言文阅读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④;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⑤坊肆⑥中发⑦书而对勘⑧之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⑫复之[注释]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②自随:跟随自己③厄塞:险要关口④曲折:详细情况⑤即:靠近,引申为走向⑥坊肆;街市中的客店⑦发:打开⑧对勘:核对校正⑨径行:任意而行。

      ⑩无足:不值得⑪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⑫熟:认真仔细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7.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_____》[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  )A.言过其实的人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鲧禹治水尧舜①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鯀②(gǔn)治水,鲧用壅(yōng)堵③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④治水,禹开九州⑤,通九道⑥,陂(bēi)九泽⑦,度(duó)九山⑧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注释:①尧舜:尧和舜据说都是中国上古时代的贤明君主②鲧:人名禹的父亲③壅堵:堵塞④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理洪水⑤开九州:开通九州传说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后来九州就成了天下的代名词⑥通九道:疏通九州的河道⑦陂九泽:修建九州的湖泊陂,水边、岸这里是修筑河岸的意思。

      泽,湖泊⑧度九山:测量九州的大山度,计算,测量[1]“十三年终克水患”中“克”的意思是(   )A.能够 B.制服,压制 C.攻下,战胜 D.限定,约定[2]禹治水“因势利导”中“导”的具体措施是(   )A.开九州 B.通九道 C.陂九泽 D.度九山[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的意思[4]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一写9. 重点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C Story time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B Let’s talk优质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B作业课件.ppt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作业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talk精讲精练课件2.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知识讲练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优质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learn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精讲精练课件1.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精讲精练课件2.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talk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spell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A Let’s learn精讲精练课件2.pptx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单(附答案)(附答案)42.doc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第5课时 除法(2)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知识梳理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作业课件(2025秋新版).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