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52页中学数学二模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在0.3,-3,0,-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0.3 B. -3 C. 0 D. -32. 如下字体的四个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 十九大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八十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0000000000000元( )A. 8×1014元 B. 0.8×1014元 C. 80×1012元 D. 8×1013元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3) 4=x7 B. (x-2)2=x2-4 C. 2x2⋅x3=2x5 D. x2+x3=x55. 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那么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 )A. 8 B. 10 C. 21 D. 226. 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的正弦值是( )A. 55B. 510C. 255D. 127. 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x-by=12ax+by=3的解为y=-1x=1,则a-2b的值是( )A. -2 B. 2 C. 3 D. -38. 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x>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B. C. D. 9. 如图,AB为⊙O的直径,CD是⊙O的弦,∠ADC=35°,则∠CAB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5∘10. 如图所示,是反比例函数y=3x与y=-7x在x轴上方的图象,点C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过点C作AB∥x轴分别交这两个图象于A点和B点,若点P在x轴上运动,则△ABP的面积等于( )A. 5 B. 4 C. 10 D. 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 若∠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3=45°,则∠1的度数为______.12. 因式分解:mn(n-m)-n(m-n)=______.13. 方程2x-3=3x的解是______.14. 甲、乙、丙3名学生随机排成一排拍照,其中甲排在中间的概率是______.15.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AB=5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则∠DHO=______度.16. 如图,C为半圆内一点,O为圆心,直径AB长为2cm,∠BOC=60°,∠BCO=90°,将△BOC绕圆心O逆时针旋转至△B′OC′,点C′在OA上,则边BC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结果保留π)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7. 计算:(-12)-1+12-(π-2018)0-4cos30°18. 解不等式组:x-1≤2-2x2x3>x-12,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0分)19. 如图,在△ABC中,AB=AC=8,BC=12,用尺规作图作△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并求线段AD的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0. 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分别连接BE、DF、BD.(1)求证:△AEB≌△CFD;(2)若四边形EBFD是菱形,求∠ABD的度数.21. 我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每位学生听写汉字39个,比赛结束后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听写结果,以下是根据抽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组别正确数字x人数A0≤x<810B8≤x<1615C16≤x<2425D24≤x<32mE32≤x<40n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在统计表中,m=______,n=______,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3)有三位评委老师,每位老师在E组学生完成学校比赛后,出示“通过”或“淘汰”或“待定”的评定结果.学校规定:每位学生至少获得两位评委老师的“通过”才能代表学校参加鄂州市“汉字听写”比赛,请用树形图求出E组学生王云参加鄂州市“汉字听写”比赛的概率.22. 为落实“美丽抚顺”的工作部署,市政府计划对城区道路进行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工作效率的32倍,甲队改造360米的道路比乙队改造同样长的道路少用3天.(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2)若甲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7万元,乙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5万元,如需改造的道路全长1200米,改造总费用不超过145万元,至少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23.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过点C作⊙O与边AB相切于点E,交BC于点F,CE为⊙O的直径.(1)求证:OD⊥CE;(2)若DF=1,DC=3,求AE的长.24. 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mx与y=nx(x>0,0<m<n)的图象上,对角线BD∥y轴,且BD⊥AC于点P.已知点B的横坐标为4.(1)当m=4,n=20时.①若点P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②若点P是BD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四边形ABCD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此时m,n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试说明理由.25. 如图,在矩形OABC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0,8),点C的坐标为(6,0).抛物线y=-49x2+bx+c经过点A、C,与AB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Q为线段AC上一个动点,AQ=CP,连接PQ,设CP=m,△CPQ的面积为S.①求S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②当S最大时,在抛物线y=-49x2+bx+c的对称轴l上,若存在点F,使△DFQ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3<-<0<0.3∴最大为0.3故选:A.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比较即可本题考查实数比较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答案】A【解析】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为轴对称图形. 故选:A.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要求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答案】D【解析】解:80000000000000元=8×1013元, 故选:D.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答案】C【解析】解:A、结果是x1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结果是x2-4x+4,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结果是2x5,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x2和x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根据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合并同类项法则等知识点,能正确求出每个式子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5.【答案】D【解析】解:∵共有4+10+8+6+2=30个数据,∴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22,故选:D.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到数据的总个数,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6.【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得,OC=2,AC=4,由勾股定理得,AO==2,∴sinA==,故选:A.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根据正弦的定义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7.【答案】B【解析】解:把代入方程组得:,解得:,所以a-2b=-2×(-)=2,故选:B.把代入方程组,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能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是解此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A、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B、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D、当x>0时,y随x的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大,错误; 故选:C.需根据函数的图象得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求出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答此题时,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问题变得直观化了,降低了题的难度.9.【答案】C【解析】解:由圆周角定理得,∠ABC=∠ADC=35°, ∵AB为⊙O的直径, ∴∠ACB=90°, ∴∠CAB=90°-∠ABC=55°, 故选: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BC=∠ADC=35°,∠ACB=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和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A【解析】解:设点A(a,)∵AB∥x轴∴点B纵坐标为,且点B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点B坐标(-,)∴S△ABP=(a+)×=5故选:A.设点A(a,),可得点B坐标(-,),即可求△ABP的面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点A(a,),利用字母a表示AB的长度和线段AB上的高,是本题的关键.11.【答案】135°【解析】解:∵∠2的邻补角是∠3,∠3=45°, ∴∠2=180°-∠3=135°. ∵∠1的对顶角是∠2, ∴∠1=∠2=135°.根据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性质求解.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定义,是一个需要熟记的内容.12.【答案】n(n-m)(m+1)【解析】解:mn(n-m)-n(m-n), =mn(n-m)+n(n-m), =n(n-m)(m+1). 故答案为:n(n-m)(m+1).先整理并确定公因式n(n-m),然后提取公因式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准确确定公因式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运算符号的处理,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13.【答案】x=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