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建与二十四节气.doc
57页月建与二十四节气正文 第一篇:月建与二十四节气古代先贤把一年分四季,又可分十二个月十二个月与十二辰有关月建即月令,掌一月之权,可三旬之令,一月三十日当权得令,掌管万物之提纲,操生杀之权柄六爻预测中月建能助卦爻之衰弱,克制卦爻之旺相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直到清代未年,现今使用的旧历、阴历都是夏历夏历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斗柄指寅为正月(一月),斗柄指卯为二月,斗柄指辰为三月,斗柄指巳为四月,斗柄指午为五月,斗柄指未为六月,指申为七月,指酉为八月,指戌为九月,指亥为十月,指子为冬月(十一月),指丑为腊月(十二月)所以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在预测中古书有以正月为“立春”节后到“惊蛰”节前中间经过一“雨水”中气为寅月() 二月为“惊蛰”节后到“清明”节前中间经过一“春分”中气三月“清明”节后经“谷雨”中气到“立夏”节前;四月“立夏”节后经“小满”中气到“芒种”节前;五月“芒种”节后经“夏至”中气到“小暑”节前;六月“小暑”节后经“大暑”中气到“立秋”节前;七月“立秋”节后经“处暑”中气到“白露”节前;八月“白露”节后经“秋分”中气到“寒露”节前;九月“寒露”节后经“霜降”中气到“立冬”节前;十月“立冬”节后经“小雪”中气到“大雪”节前;冬月“大雪”节后经“冬至”中气到“小寒”节前;腊月“小寒”节后经“大寒”中气到“立春”节前。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下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将,冬雪雪冬小大寒节令含义: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上面所述也是十二月安十二地支法。
十二月安十天干法如下:年上起月法: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水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第二篇: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后来,春牛用竹篾扎成牛状,以纸糊成,内装花生、核桃枣,于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食散出之果以庆贺春季之到来,也有内装五谷的,像征五谷丰登之意现在没有打春牛的活动了,但社旗周围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生”,“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的农谚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有民谣“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 “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
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的说法对于一年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雨水: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雨水过后,开始植树,并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有“春雨贵如油”、“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的农谚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惊蜇:像征气温上升,天气变暖,地下蜇伏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蠕动农事活动主要是埋红薯母、育种开始有“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蜇不过不下种”,“惊蜇点瓜,不开空花”之农谚是日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蜇谷米贱”,“惊蜇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蜇节,耕地莫停歇”,“前晌惊蜇、后晌拿锄”,指天气连阴,“雷打惊蜇前,高岗能种田”、“不过惊蜇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 “雷打惊蜇后,河湾能种豆”,预示雨水不多惊蜇打雷,小满发水”,“惊蜇云不动,寒到五月中”预示有倒春寒惊蜇不放蜂,十笼九笼空”春分: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麦子生长迅速,开始起身,有“麦过春分昼夜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俗谚。
应加强麦田管理,施肥、中耕,严禁牲畜吃青春分有雨,兆人们身体康健,有“春分有雨,病人稀”之俗谚清明:气候清新,草木茂盛,是植物播种的大好时光有“清明前,去种棉”,“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十天种高粱”,“清明去播种,早五天不早,晚五天不晚”,“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喂个饱(上肥),瘦苗能长好”,“清明种高粱,六月接饥荒”等农谚清明节忌讳天阴、下雨是日天晴,兆大丰收有“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明清明,暗谷雨”,“清明无雨多吃面”之说法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西北风,主旱,有“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之说但也有“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北”的俗谚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谷雨:每年4月2021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一般天气变暖,断霜雪,雨量也较前增多,是春作物播种出土的重要季节,开始种高粱、谷子、春玉米、红薯等早秋作物此时枣芽萌发,春播棉花开始种植谚曰:“枣芽发,种棉花”,“谷雨栽秧(红薯),一棵一筐”,“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下谷种,不敢往后等”,“谷雨前,清明后,种花正是好时候”,“谷雨麦怀胎”。
此外,谷雨无雨,亦为荒年之兆,民间忌之有“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有雨棉苗肥”之俗谚也有“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的说法雨后开始糙场,“三月不糙场,麦打土里扬”立夏:是为夏季之始,小麦齐穗,开始养花上浆农谚有“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红薯芽普遍移栽下地,并继续播种旱秋作物,黄瓜成熟农谚有“四月八,鲜黄瓜”,“立夏种棉花,有苗无疙瘩”本县有“立夏见三新—大蒜、樱桃、豌豆”之说立夏日忌无雨、无风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高挂犁耙”,“立夏刮东风,药铺把门封”,“稻花要雨,麦花要风”小满:部分早冬作物开始成熟俗云:“小满见三新”,即大麦、油菜、蚕茧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小满不满,芒种不忙”,“小满不种棉,种棉也枉然”,“小满十八天,不熟也要干(指小麦)”,“小满种谷,憋满仓屋”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75°时开始全县农事活动主要是收割小麦,抢种晚秋,管好大秧农村大忙开始,故有“打春一百,掂镰割麦”,“芒种忙,三两场”,“春争日,夏争时”之语。
夏收、夏种、夏管统称“三夏”三夏生产突出四个“抢”字,即一是抢收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小麦蜡黄就收,“麦穗发了黄,绣女也下床”,“七成收,八成丢”,“麦熟八九动手割,甭等熟透籽粒落”,“等了一粒青,损了十粒黄”,“要保粮食大丰收,一粒一穗不能丢”,“麦天弯弯腰,拾个白卷糕”,“夏收有五忙,收、运、打、晒、藏”;二是抢种,小麦收后趁墒抢种秋作物收麦不顾种,秋后难顾命”,“麦茬耩芝麻,苗出快灭茬”,“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三是抢打(脱粒),夏至前要打完场夏至不打场,再打是把糠”,“拉到场里算一半,装到囤里才收完”;四是抢管,“种子落地,管子上马”,及时定苗,锄草保墒一种得九管,收成才保险”,“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锄头有火,锄头有水”,“夏天撞破皮,胜似冬天犁一犁儿”,“人勤地不懒,全在人照管”夏收时,进场不带火,不吸烟,不许光肚娃儿进场,忌 “净光”,“少见”、“没风”、“净啦”等话,过去有“妇女不进场,进场不吉祥”的说法夏至: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天气变热,开始锄头遍地春争日,夏争时,中耕锄草不宜迟”,“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朵花,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夏至三庚入伏,伏有30天或40天,分头伏、中伏和末伏每伏10天,中伏有2021民间有“热在中伏”和“三伏里头加一秋”之说俗以为夏至天气变化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农家在夏至里忌讳很多夏至最忌有雷雨俗谚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掏钱难买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棒”,“夏至西北风,十雨九场空夏至翻白云,平地见鱼鳞”,“夏至风从东南起,夏秋不断雨淅淅”还有夏至赶逢在五月前期,后期的占侯禁忌谚云:“夏至五月端,麦子贵三千”,“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也吃油”,“夏至五月终,十个油房九个空”不种芝麻也吃油,说明其他庄稼长得好,丰收了十个油房九个空,则表示出整个年景的歉收、萧条小暑:天气逐渐炎热,汛期到,作物旺长,主要是加强秋作物管理可犁炕地农谚有“小暑前后种绿豆”,“小暑种芝麻,头顶一串花”小暑忌旱,俗谚云: “六月怕干,九月怕淹六月旱,喝稀饭”,“六月要雨难得雨,八月要晴难得晴”,“小暑南风十八天,坑里泥巴都晒干”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小暑泥鳅赛人参”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谷子甩大叶,黄豆二棚楼,头二茬地均中耕完毕注意治虫、防旱、防涝等事。
农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小暑大暑,热死老鼠”,“小暑不算热,大暑压草肥”,“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大暑到立秋,割草压肥不能丢”,“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伏里种豆,收成不厚”,“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六月六,芽子红薯线穗粗”立秋:秋季开始,时在三伏之中农事有“立了秋,挂锄钩”之说意为庄稼不再锄了,还有“立罢秋,万事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意为此时各种作物不能再种了但亦有“立秋前后,燕瓜绿豆”,“立秋栽葱,白露种蒜”,“六月秋,老秧丢,七月秋,老秧收”之谚,是说在立秋时绿豆还可播种(收成不多),可栽葱育的秧苗如果立秋在六月,不能再栽了,立秋在七月,移栽的秧苗还能有收成立秋是当地农家的大节气,是庄稼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