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最新的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痞**
  • 文档编号:283193219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5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语(lùn yǔ)十那么(nà me)教案(jiào àn)(精选多篇) 第一篇:《论语(lùn yǔ)十那么(nà me)》教案 《论语》十那么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 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 理解各那么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 4、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那么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本文来源公文素材库W )频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 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以下填空题 〔1〕论〔〕语 . 〔2〕不亦说〔〕乎 .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吾身 . 〔5〕传〔〕不习乎. 〔6〕学而不思那么罔〔〕 . 〔7〕思而不学那么殆〔〕 . 〔8〕诲〔〕女〔〕知之乎 .. 〔9〕是知〔〕也 . 〔10〕弘毅〔〕 ..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2〕其恕〔〕乎 . 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 明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生自由诵读加深影响,培养语感 三、文意疏通〔前五那么〕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前五那么文义每个小组派代表答复,如果可以翻译清楚,讲清意思,那么教师直接出示明确答案假设不能讲明文义,那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先让其他学生答疑,如果不能寻求真确的解答,再轮到教师讲解 明确: 1、 亦:也是朋:同师曰朋,同志为友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人不知:别 人不了解〔我〕 2、 身:自身,自己为:替、给忠:尽心竭力 3、 可:可以以:凭借。

      为:做、当 4、 罔:通“惘〞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而无所解 5、 诲:教,教导知之:对待知道与不知道的正确态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前五那么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3、翻译前五那么文义 4、研读后五那么文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 抽查背诵情况 2、 考察句子的翻译和重点字词的翻译 二、文意疏通〔后五那么〕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前五那么文义每个小组派代表答复,如果可以翻译清楚,讲清意思,那么教师直接出示明确答案假设不能讲明文义,那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先让其他学生答疑,如果不能寻求真确的解答,再轮到教师讲解 明确: 1、 善者:长处,优点 2、 士:泛指读书人 3、 然:这样 后:以后 4、 可:可以以:用来行:奉行 三、深入探讨 〔一〕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探讨体验 1、让学生反思生活,自由站起来谈论那一那么名言警句感悟最深,自己做的最为接近,哪一条做得较为欠缺然后说说该怎样改良 2、自主讨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分组讨论:该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点: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

      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②透过外表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提点:岁寒三友是松竹梅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岁寒:比喻浊世松柏:比喻清高之物 五、课外延伸 联系所学知识翻译以下句子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厮夫,不舍昼夜〞 六、课文总结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关于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研读中国传统典籍,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提高自我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前五那么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2、翻译前五那么文义 3、课外阅读《论语》,摘抄喜欢的句子 第二篇:《论语十那么》教案 《论语》十那么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辉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那么》这篇课文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有关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奉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布置学生划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语句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根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拟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明确: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 ⑴通假字: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愉快 ②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 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明,智慧 ⑵多义词: ①而: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并且〞等,如:“学而时习之〞 、 “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关系,相当于“却、但是〞等,如“学而不思那么罔〞、“人不知而不愠〞 ②以:凭借,如“何以谓之‘文’也〞;用来,如“以思,无益〞;因为,如“是以谓之‘文’也〞 ⑶多音多义字: 论:论语乐:不亦乐乎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舍:不舍昼夜 ⑷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读完课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学生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 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