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课件.ppt
20页1.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人们初次结婚的年龄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人们初次结婚的年龄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大大. .那么,实际情况是否的确如此呢?请进入本节那么,实际情况是否的确如此呢?请进入本节的学习!的学习!1.1.让学生经历让学生经历““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作出推断””的统计活动的统计活动, ,体验统计活动体验统计活动的全过程的全过程. .2.2.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解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20052005年年3 3月月2929日教育部新公布的日教育部新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定》》保障了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利据悉,从今年保障了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利据悉,从今年9 9月月新学年开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新学年开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只要达到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年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只要达到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年龄即可登记龄即可登记. . 新新《《规定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取消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未作规定。
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未作规定《《婚姻法婚姻法》》规定规定男男2222周岁以上、女周岁以上、女2020周岁以上可自愿结婚原周岁以上可自愿结婚原《《高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条文与中的条文与《《婚姻法婚姻法》》不一致据教育部在据教育部在7070多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目前多数高校多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目前多数高校对在校生能否结婚已不作要求,且并未出现有关管对在校生能否结婚已不作要求,且并未出现有关管理问题,因此新的理问题,因此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 父父 辈辈母母 辈辈祖父辈祖父辈祖母辈祖母辈初次结婚年龄初次结婚年龄/ /岁岁对于新课导入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来对于新课导入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进行这个统计活动进行这个统计活动. . 1.1.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的父母辈和祖父母辈全班同学的父母辈和祖父母辈. .2.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每位同学收集自己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初次结婚年龄每位同学收集自己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初次结婚年龄(例如,调查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初婚(例如,调查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初婚年龄),按照以下方式记录下来(如下表)年龄),按照以下方式记录下来(如下表). .3.3.整理数据整理数据((1 1)先将本小组成员收集到的数据按下表汇总)先将本小组成员收集到的数据按下表汇总. . 第第 小组小组成成 员员父辈父辈母母 辈辈祖父辈祖父辈祖母辈祖母辈小组成员小组成员1 1小组成员小组成员2 2小组成员小组成员n n初次初次结结婚婚年年龄龄/ /岁岁((2 2)再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数据按照小组进行汇总,)再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数据按照小组进行汇总,得到下表得到下表. .4.4.分析数据分析数据适当表示适当表示((1 1)将上面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将上面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并与同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伴进行交流. .你觉得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你觉得哪种统计图更合适?((2 2)分别估计父辈、母辈、祖父辈、祖母辈的初次)分别估计父辈、母辈、祖父辈、祖母辈的初次结婚年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并进行比较,以利于数结婚年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并进行比较,以利于数据的分析据的分析. .5.5.作出推断作出推断 根据上面的数据,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根据上面的数据,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 从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它与从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它与你在从事这个统计活动之前的猜想一致吗?你在从事这个统计活动之前的猜想一致吗? 通过本节的统计活动,你能判断出随着时代的通过本节的统计活动,你能判断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初次结婚的年龄是否在增大发展,人们初次结婚的年龄是否在增大? ? 这个结论是通过调查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初次这个结论是通过调查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初次结婚的年龄得到的,它反映的只是较长一个时间段结婚的年龄得到的,它反映的只是较长一个时间段内人们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内人们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 刚才从同学们调查的数据中分析得到的结果刚才从同学们调查的数据中分析得到的结果, ,可能不太容易看出初婚年龄增大的趋势,但从全国可能不太容易看出初婚年龄增大的趋势,但从全国的平均趋势来看,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为此,教科的平均趋势来看,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为此,教科书给出了书给出了19951995年~年~19991999年全国各地区女性平均初次年全国各地区女性平均初次结婚年龄的数据.同学们再仔细分析一下是不是有结婚年龄的数据.同学们再仔细分析一下是不是有那样的规律那样的规律. .同学们课下也可以上网或翻阅书籍查同学们课下也可以上网或翻阅书籍查找相关的资料找相关的资料, ,看能否得到刚才的结论看能否得到刚才的结论. .思考思考1.1.对整理好的数据对整理好的数据, ,常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常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提示提示: :①①先用适当的统计图先用适当的统计图( (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频率分布直方图等计图、折线统计图、频率分布直方图等) )表示出来表示出来. .②②尽可能多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尽可能多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如求出数据的平均如求出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等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等).).思考思考2.2.如果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如果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 ,其可能存在的原因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 ?提示提示: :①①样本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样本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 . ②②表达和分析数表达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不合理据的方法不合理. .1.1.对某中学的高中学生作专项调查对某中学的高中学生作专项调查, ,该校高一年级有该校高一年级有320320人人, ,高二年级有高二年级有280280人人, ,高三年级有高三年级有360360人人, ,若采取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层抽样的方法, , 抽取一个容量为抽取一个容量为120120的样本的样本, ,则高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依次为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依次为( )( )A.40A.40、、3535、、4545 B.35B.35、、4040、、4545C.45C.45、、2525、、50 D.2550 D.25、、4545、、5050A A2.2.在一次歌手大在一次歌手大奖赛奖赛上,七位上,七位评评委委为为歌手打出的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分数如下:9.49.4,,8.48.4,,9.49.4,,9.99.9,,9.69.6,,9.49.4,,9.7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据的平均值值和方差分和方差分别为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59.5,,0.0160.0163.3.统计某校统计某校1 0001 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得到样本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规定不低于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规定不低于6060分为及格,分为及格,不低于不低于8080分为优秀,则及格人数是分为优秀,则及格人数是____________;优秀率为;优秀率为______.______.【【解析解析】】由已知不低于由已知不低于6060分及格,则及格的频分及格,则及格的频率为率为0.0250.025××10+0.03510+0.035××10+0.0110+0.01××2020=0.25+0.35+0.2=0.8.=0.25+0.35+0.2=0.8.所以及格的人数为所以及格的人数为1 0001 000××0.8=800.0.8=800.不低于不低于8080分为优秀,则优秀的频率为分为优秀,则优秀的频率为0.010.01××20=0.2.20=0.2.所以优秀率为所以优秀率为20%.20%.答案:答案:800 20%800 20%通过本节通过本节的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统计活动遵循的一般学习我们掌握了统计活动遵循的一般步骤:步骤:步步骤骤1.1.从调查的问题出发,确定调查对象从调查的问题出发,确定调查对象. .2.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 .3.3.整理数据整理数据. .4.4.分析数据分析数据. .5.5.作出推断.作出推断.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亚里士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