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委文明办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docx
120页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委文明办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十二五”时期前三年,我国能源产量是“八五”时期的:_____A: 1.5倍B: 1.6倍C: 1.7倍D: 1.8倍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条形可知,所求为(75.8+8.9+4.4+9.9)÷(42.5+10.3+1.1+3.1)=99÷57≈1.7倍,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_____A: 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B: 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 经济停滞倒退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在当时,中国国内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农耕生产方式无法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虽然当时中国确实受到了西方殖民者的侵扰,但是在当时的后果并不严重,不足以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
故B选项错误当时,明、清两朝都是统一的王朝,国力较为强盛,康乾盛世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盛世故C选项错误当时中国的经济并非停止倒退,是先前进再停滞,只不过外国发展较快才产生了中国经济倒退的假象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_____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何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题干加了“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其用意是迷惑考生,其考点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本题所属考点-《马哲》4.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_____A: 秘书人员修改定稿的日期B: 秘书部门负责人核稿完毕的日期C: 公文封发的日期D: 领导人签发的日期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系统解析:成文日期指成文的具体年月日,是公文的生效日期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5.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明_____A: 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B: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C: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D: 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体现了人的巨大主观能动性A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过分扩大了主观能动性;C没有正确认识到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下列不属于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的是_____A: 试验法B: 会议法C: “决策树”技术D: 经验判断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决策树”技术、试验法及模拟法会议法属于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本题所属考点-《管理常识》7.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査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査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_____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过于自信的过失D: 疏忽大意的过失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题中甲为逃避检查,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重伤,甲明知其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根据题中条件,甲只为摆脱乙,并不具有杀人的直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也不构成过失故正确答案为B8.15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对欧洲以及全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美术三杰”最为后人推崇,其中不包括:_____A: 达?芬奇B: 但丁C: 米开朗琪罗D: 拉斐尔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 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_____A: 研究态度B: 价值取向C: 道德水准D: 兴趣爱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 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B项“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考点点拨】“颜色”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示某种借代义,暗含某种倾向如有色眼镜,表示的是看待人或 事物所抱有的成见又如,举白旗,表示的是选择投降再如,颜色革命,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所以,在看到“颜色”这个 词语或表示色彩的词语时,考生需联想到它的借代义,结合相关颜色词语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段含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_____A: —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_____A: 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B: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 处理好计划和宏观调控的关系D: 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_____A: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B: 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C: 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D: 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可以看出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流通中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因此,如果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价格总额等于待售商品数量乘以商品价格水平因此,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待售商品数量及商品价格水平都应成正比,故C、D两项不能选,B项与之无关故正确选项是A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_____在《伪君子》中塑造了著名的伪君子形象达尔丢夫A: 但丁B: 契科夫C: 莫里哀D: 塞万提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书中莫里哀通过对教会骗子达尔丢夫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教会的虚伪和丑恶。
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_____A: 肯定中不包含否定B: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C: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辩证的否定观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15.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公式计算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_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C: 上位学习D: 相关类型学习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公式计算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上位学习本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16.“Squirt” has all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XCEPT_____A: cheapB: tinyC: smartD: fast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对Squirt的描述见第三段zipacross the floor and duck under a chair可见其行动fast scarcely a cubic inch in size 可见其 tiny第四段提到 the idea is to invent micro-robots that are fast and cheap and that work without human supervision也可以看出机器人具备fast和cheap的特点,又因为整篇文章一直强调 micro-robot,也就是tiny因此只能排除C项smart—词出现在最后一段中,a “smart” car, make your home “smart”等,可见smart并不是形容机器人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法院在审理某药品行政处罚案时查明,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拒绝听取被处罚人甲的陈述申辩下列关于法院判决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A: 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B: 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程序瑕疵,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C: 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无效D: 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第57条第2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药品监管局未听取被处罚人的陈述申辩即作出处罚决定,属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无效,所以C正确,AB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