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评(A)(含解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433588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测评第二单元测评(A)(A)(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ǎn) 珠玑(jī) 竞豪奢(shē)暮霭沉沉(ǎi) B.料峭(qiào)蓑衣(shuō) 周公瑾(jǐn)还酹江月(lèi) C.鲈鱼(lú)巷陌(mò) 佛狸祠(cí)玉簪螺髻(zān) D.梧桐(wú)薄雾(báo) 憔悴损(sǔn)乍暖还寒(huán) 解析:A 项,“堑”读 qiàn;B 项,“蓑”读 suō;D 项,“薄”读 bó 答案:C 2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高低不齐 B.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连续不断 解析:D 项,“次第”的意思是“光景、状况” 答案:D 3 3.下列对联写的是李清照的一项是( ) A.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B.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C.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D.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解析:A 项,“忧乐关乎天下”出自《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可知写的是范仲淹B 项,“继东 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可知是辛弃疾C 项,“樽中酒,篱下诗”可知是陶渊明D 项,“漱玉集” “金石录”可知是李清照 答案:D 4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 转向山水,而是 ①一个特殊的代表 ②扎到市民堆里 ③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转向市井深处 ⑤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⑥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②⑥③⑤① C.②①③④⑥⑤ D.③⑥④②⑤① 解析:从“转向”到“扎到”,从“成就”再到“代表”,按句意的逻辑关系排序 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 该深谙乐理。

      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 填词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谱与歌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 人独自作谱作词的究属少数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或者是 一人作谱,一人填词,共同合作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 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又如《碧 鸡漫志》卷二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为制 词,故周集中多新声 ”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 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如《玉梅 令》,姜夔《玉梅令》词序说:“石湖(范成大的号)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 ”又如 《明月逐人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说:“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 持正制词 ” 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如姜夔《长亭怨慢》词序说:“予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 又如《鱼游春水》一词,《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政和中,一中贵 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

      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 赐名《鱼游春水》 ”不过这种先有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按谱填词,往往会为了迁 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 满地表达出来所以《碧鸡漫志》卷一说:“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 ”先作词 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达但是这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 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 杨缵《作词五要》说:“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者能依句者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 二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张炎《词源》卷下也感叹道:“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所 以望望然而去之 ”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不 多一般词人作词,本来并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他们大都只是选取前人的 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填之他们把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来 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义了 (摘自中华书局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5 5.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一般是先有乐谱再填作歌词,不过也有先作了歌词再配上乐谱的情 况。

      B.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匮乏,只能根据现成的乐谱填词,或找能作谱的人合作,自己填词C.能够独自作谱作词的作者并不多,因为既要求作者通晓音乐,能独自创调制谱,还要会填词D.按谱填词,因在语言上受句法声调的限制,不如先词后谱更便于如意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情 解析:B 项,“因为音乐知识匮乏”表述有误,且“只能”与原文中“只是”意思不尽相同 答案:B 6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柳永与教坊乐工的合作,一词一谱,相得益彰,使其作品盛传于世,这也是柳永名声大噪的 缘由之一B.周邦彦与江南某氏有瓜葛,使他常常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频频为新谱作新词,因而词集中新 调新谱更多 C.范成大自创新曲《玉梅令》,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只好请姜夔出手相助,为其 新谱填词 D.吴曾所记《明月逐人来》由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也是宋词中歌谱与歌词分别出于二 人之手的范例 解析:C 项,范成大“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属无中生有 答案:C 7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词人同时又能作曲,或者能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就可以先作词,再配上谐美的歌谱,从 而创造出传世经典。

      B.填词讲究歌韵合协,即曲谱与文字语句协调,但真正能做到乐句与词句合拍的少,能依谱用 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C.好多词人谈及音律望而却步若不能通晓音律,文学功底再好,要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 也是难于登天的事 D.一般词人作词,并不要求合乐歌唱,往往不协律腔,仅依前人作品的字句声韵仿作,事实上 已经把词诗律化了 解析:A 项,原文是“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 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转为“如果……,就……”,逻辑错误 答案:A 三、课内诗歌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8~10 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 8 8.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两首词开头都具有宏大磅礴的气势,“雨打风吹去”与“浪淘尽”意思相同 B.两首词都采用了景物描写,苏词以壮阔景抒敬慕情,辛词以衰颓景抒抑郁情 C.两首词都写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苏词是为了反衬,而辛词是为了正衬 D.两词同出于豪放派大家之手,都借景寓情、托古喻今,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 解析:C 项,“辛词是为了正衬”说法错误,联系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可知,辛词也是用在京口 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反衬南宋朝廷 答案:C 9 9.下列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苏轼赞颂周瑜与辛弃疾赞颂孙权一样,两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抗击外敌入侵时卓有 成效B.两首词都写人物,辛词不像苏词那样倾向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 的叙述 C.苏轼感慨“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辛弃疾感慨“廉颇老矣”,都有英雄老去、功业无成 的悲伤 D.这两首怀古词中所用典故,都与登临的地点有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有关不应以多寡论 优劣 解析:A 项,理解分析错误,苏轼《赤壁怀古》没有认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抗击外敌入侵时 卓有成效”,只是以周瑜的年少反衬自己的年老而功业难成。

      答案:A 1010.近代学者王国维评论苏辛二人的词风时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你赞同这种说法 吗?结合这两首词,谈谈你对“旷”与“豪”的理解4 分) 解析: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但二人风格有细微的不同,可以结合苏轼和 辛弃疾的思想与处境分析 答案:我赞同这种说法苏词写的是个人心胸的旷达,是在个人遭遇仕途挫折后的豁达,“旷” 的意思是“开朗,心境阔大”,形容恰切辛词写的是英雄情怀、报国之情、不得志之愤, “气魄大,直爽痛快”是其鲜明特点 四、课外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 11~12 题 诉衷情 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捼①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注:①捼:揉搓 孤雁儿并序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 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①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 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吹箫人:《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秦穆公就把女儿弄玉嫁给他。

      后两人在凤凰台 吹箫引凤,后随凤飞升,双双成仙 1111.这两首梅花词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5 分) 解析:鉴赏诗歌的情感,除抓住诗歌的意象外,还要抓诗歌中的“情”词第一首从“春睡” “梦远” “酒醒” “悄悄” “依依”等词可知,是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后一首从“藤床 纸帐” “疏雨萧萧” “吹箫人去” “没个人堪寄”可知是寡居时对亡夫的思念 答案:第一首蕴含的是少妇李清照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苦,第二首蕴含的是寡居时李清照对 亡夫的怀念之痛 1212.简析两首词是如何借梅写情的6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人借景抒情手法的理解抓住词人所写的梅花的特点以及词人的心情分 析即可 答案:第一首借“梅萼插残枝”,表现少妇的借酒浇愁之后的慵懒放任;借梅香“熏破春睡”,让 少妇无法入眠,深陷思念;“更捼残蕊,更捻余香”,反复揉搓梅花以打发光阴,暗示内心的寂 寞无聊第二首以梅花三弄之曲引发愁思,“梅心惊破”将冬梅之开进行拟人化展示,暗写 自己闻笛后内心的震动和不尽的遗憾;词末借折得梅花,却无人可寄,暗示丈夫亡故,隐含怀念之痛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16 题 在惠州遇见苏东坡 谢有顺 ①有一处地方,我不算熟悉。

      但我却是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惠州它位于珠江三角 洲东北端,素有“岭南名郡” “粤东门户”之称,有江,有海,有瀑布山泉,还有西湖我喜欢 有水的地方,水多了,人就活得滋润第一次去惠州,游西湖,湖山相连,想到的不是杭州西湖,也 不是福州西湖——尽管这三大西湖,各有娇媚我想到的却是苏东坡 ②死去了近千年还能常被人记起的人,苏东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