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建筑艺术民族化思考.doc
5页现代建筑艺术民族化思考[摘要]我国现代城市建筑在形式上趋于重复与单调,缺少一定的审 美意识、文化品位,本文就现代建筑艺术如何民族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现代建筑只有赋予民族特征,才能体现建筑的美与城市的个性[关键词]现代建筑艺术民族化建筑,黑格尔称之为“最早的艺术”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巴特农神 庙,还是中世纪的宫殿或贵族庭院、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西藏的布达 拉宫、天安门广场的金水桥等,都折射出建筑美的光华,突显出城市的个 性,升华了民族文化的价值,满足人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所居住环境的艺 术质量心态然而看看今天的中国的城市,我们发现,所谓的现代城市都克隆成了 一个模样我们到任何一个城市去,走在任何一个城市街道上,都有相似 的影了大量的建筑千篇一律,重复着不同的“顶”与“脚”,建筑师也 东拼西凑,抄袭模仿城市的现代建筑的形式趋于单调与西化,缺乏一定 的审美意识、文化品位和文化根基,缺乏传统的建筑与文化的民族性,因 而也脱离了中国大众的审美追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贝聿铭曾说:“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耍,但对建筑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来说,新的形式,新的创造道 路,正是要从中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格局里产牛。
高科技与传统的结合,现 代建筑无论从内外空间还是从形体语言上,都应被赋予民族的根源特性, 从而达到用新的技术与材料秉承和创新民族性的东西思考Z-:传统形式的创新这里以位于上海浦东88层金茂人厦为例它是我国目前最高的建筑, 在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中是一个中心焦点这座“塔”楼可谓名副其实,双 轴对称的68平面使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均可获得全景观其造型 从传统和文脉出发,期望唤起人们对古塔的联想,这属于一种传统形 式的再牛阶梯状体型随高度增加而逐段向内收缩,以逐渐加快的节奏向 上伸展,直到高耸的塔尖它用强化透视学方法,增加了建筑的高度感 建筑轮廓刚劲而优美,凸现古代密檐寺塔的新风貌,具有强烈的传统 外形印记这种从我国传统建筑造型创新变换而來的高层建筑形象塑造是 非常新颖而富有民族烙印的,其全玻璃幕墙的外貌又显得晶莹剔透,充分 体现了雄伟壮丽与精致典雅的有机结合,也是传统文化体现现代建筑神韵 的佳作建筑离不开形式的追求,而且最终也是走向美的形式的创造真正的 建筑源泉存在于深层结构,而影响建筑创作的几个主要因素蕴含于:日常 的愿望,文化,气候,技术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是恒定时,而愿望则总是 动态的,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体现在建筑艺术上也是巨大的,但对于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最重要的一个 力量是来自文化的力量。
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在利用现代钢材、玻璃、混凝土等材料 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隐喻的形体,体形通过变换的三角形由下至上不断 收缩退进它隐藏着这样一个内涵:中国古代商贾图吉之言:芝麻开花节 节高这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和借喻中国古代的塔式建筑滕王阁相 比今天的高层虽高度有限,但由于其屹立于重台之上,雄踞于江水之畔, 一切的意境均凸现于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金茂的文化底蕴与滕王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上面几例都来自于建筑形体传统语言的再创新,都属于一种文化范 畴,形象用以表意,属于浅层范畴,而深层次的建筑创作源泉来自于文化 底编.O思考Z-:传统空间营造的创新利用首先以印度建筑师柯里亚的创作为例柯里亚(Charles Correa)认为, 现代建筑创作的道路应该从现代要求出发,对传统做转变,创作适合本民 族地区的特色建筑他在新孟买住宅的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结合印度的 气候,吸取民间经验,并由此发展了一种利用自然通风原理的“管形建筑”, 甚至把它应用于高层住宅中在住宅区的规划中,他提出了多层次室外空 间的构思,在每个院落中,又考虑了各户可以口行生长的布局。
柯里亚的创作思路来自于他的创作观他认为:人的牛存环境有三个层次存在:一是实用的,二是形象的,三是文化的,后者以一种不断更新 的地区潜意识作为深层结构而存在这与吴良铺先牛的“影响建筑创作源 泉的几个因素”的观点是相合的针对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所采取的建筑处理措施,传统手法是有效的、 经济的,同样,这也可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室内空间组织马來西亚建筑师 杨经文(Ken Yeang)博士从马来西亚骑楼、平台、通风屋面得到启发,采 用“生物气候学”的设计方法,经过创新将之用于高层建筑类型,建设了 “雪兰莪州梅拉纳商厦”、“吉隆坡中央广场”等生物气候大厦,创新性地 发展了高层建筑在马来西亚的新形式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讲:“它能替代 现有的摩天楼类型并成为这一建筑类型未來发展的新基因杨经文的生 态高层理念正是从马来西亚传统建筑技术中吸取养分,并借助于现代科 技,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成果由此可见传统技术文化在现代建筑建设领 域中的传播在营造现代建筑艺术空间的过程中,植入传统文化的意念是一条创新 之路在这方面,西萨?佩里的处理可谓得心应手在设计马來西亚吉隆 坡贝崇纳斯双塔的处理过程中,他注意与当地的气候及占传统地位的伊斯 兰文化的特征相呼应,两座塔楼修饰丰富,并且均匀对称,在它们之间创 造了一种丰富的空间,每座塔楼有其完整的形象和垂直轴线,但是整体构 图的轴线在空问的中央。
支撑结构的天桥创造了一个通向天空的入口,成 为一扇通向无限空间的大门结语在我国现代建筑创作中,较多地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但缺乏民族与地 域特征,造成千篇一律而缺少美感没有了文化,艺术成了无根的浮萍 因此,探讨在现代建筑艺术创作领域中如何与民族文化结合,是一个十分 重要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