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稿-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白皮书35.pptx
32页技术白皮书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白皮书(2021 年)2021 年 12 月目 录录前 言.- 1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现状与企业实 践. 1(一)平台连接设备 遍布多个行业及地区,数量呈逐步攀升态势. 1(二)平台沉淀海量工业模型,模型分布类型尚不均衡. 2(三)工业 APP 布局聚焦企业内部管理,应用场景辐射产业链 上下游. 5(四)平台服务企业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赋能行业程度存在差异. 8(五)平台快速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效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11(六)“平台+金融”深度融合形态日益丰富,合作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13(七)多元化资源汇聚助力产教融合,多方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15(八)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百花齐放”研制特色指数,打造“中国经济晴 雨表”. .16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框架. 17(一)评价框架. 18(二)指标体系. 19三、对策和建议. 25(一)建设平台数据监测 与运行分析系统,绘制行业、区域发展水平“数字 地图”. .25(二)强化工业机理模型的供给能力,推动工业知识沉淀复用. 25(三)加速工业设备 和业务 系统上云上平台,推动数据全面汇聚. 26(四)加强高质量工业 APP 培育,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 26(五)聚焦典型应用场景,促进新模式应用推广. 27(六)以测促用以测促建,加速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构建. 27前 言一、白皮书编书编 制背景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 人、机、物、系统等 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 、全价值链 的全新制 造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提供了实现 途径,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 业链 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2017 年,国务院 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 意见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 网平台”,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打造工业互联 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抗击新冠 肺炎和复工复产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出互联互通和资 源链接的能力, 有力支撑全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物资高效调用 2020 年 12 月 2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21-2023 年),为新时期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2021 年 11 月 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 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 划,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是“十四五”两化深度- 1 -融合发展规划的工作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 、全价值链 全面连接、汇聚、配置的枢纽,亦是制造业数字 化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 字化转型的机制尚未成熟、发展路径不明确为系统梳理工业互 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落地路 径,提出一种用于评价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中 国软件评测 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基于国家工业互联网监测 分析平 台的相关数据分析,在对全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深度 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能力评价白皮书,旨在为平台企业、制造企业、行业组织、政 府等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科学评价平台赋能制造业数 字化转型成效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二、白皮书书主要内容白皮书详细 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 发展现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基础支撑、数据汇聚、新模式应用、服务 创新、可持续发 展 5 个能力域,具体到每个能力域,白皮书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平台企业的实际 应用,给出了 6 个方 面的对策建议一)工业业互联联网平台赋赋能数字化转转型现现状- 2 -该部分主要结合国家工业互联网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相关数据分析,从平台设备的连接情况、平台沉淀工业模型情况、平台工业 APP 提供及应用情况、平台服务企业情况、产教、产融、融 合应用以及企业实 践等方面,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 化转型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二)工业业互联联网平台赋赋能数字化转转型能力评评价框架该部分提出一种用于评价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框 架,从基础支撑、数据汇聚、新模式应用、服务创 新、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评价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和作用其中,基础支撑作为基本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开发、 技术、安全底座;数据汇聚能力体现平台采集数据、交换数据、 分析数据、应用数据水平,衡量数据要素作用和价值;平台通过 基础支撑和数据汇聚迭代形成多样化新模式新应用并拓展服务创 新能力,有效驱动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最终在双向 循环下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对对策建议议该部分主要回答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 落地实施路径针对发展现状及能力评价框架相关内容,从平台 运行监测、提升工业机理模型供给、加速上云上平台、培育高质 量 APP、促进新模式应用、开展平台测试测评 等多个方面提出了 应对策略 3 -一、工业业互联联网平台赋赋能数字化转转型现现状与企业实业实 践(一)平台连连接设备设备 遍布多个行业业及地区,数量呈逐步 攀升态态势势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 也是实践推进的关 键时期,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接入平台设备数量持续走高,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 接数量已突破7000 万台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种类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 发展重点平台现连 接设备 涉及电力、交通、电工/电子、冶 炼、 仪器仪表等十几个重点行业, 其中电力设备接入平台数量 相较其他设备尤为突出,交通设设备备、电电工/电电子设设备备接入平台 数量也处在领先位置, 三类设备连接数量占比占接入设备总量 的半数以上图图 1 工业业设设备备连连接分类类数量分布图图重点平台接入设备区域分布存在梯度差异 其中山东、浙 1 江、上海、福建、广东等东南部沿海工业强省拥有较多双跨及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提供设备连接服务方面存在天然优势 , 这些区域设备连 接数量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西南区域四 川、 重庆积极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孵 化培育出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这两个区域在设备连接数量方面表现突出,在全国位居前列 同时, 部分中部省份、 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设备连接数量 方面与第一梯队存在较大差距, 体现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和 应用呈现东部沿海、南方发达省份引领,中西部、北方省份跟 随的发展态势图图 2 工业业设设备备连连接分类类区域分布图图(二)平台沉淀海量工业业模型,模型分布类类型尚不均衡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 平台累积大量工业模型 以支撑工业微服务和工业 APP 的开发迭代,当前重点平台沉 2 淀工业模型已超 50 万个在工业模型分布方面,主要涉及数据算法模型、研发仿真模型、行业机理模型、业务流程模型四个大类, 其中重点平台中数据算法模型占比最大, 行业机理模 型和业务 流程模型稍逊, 研发仿真模型占比最少, 随着数字孪 生等技术的深度应用,研发仿真模型有望迎来显著增长图图 3 工业业模型类别类别 分布图图 3 表 1 工业业模型赋赋能数字化转转型企业实业实 践案例平台名称实实践案例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数字化带来的海量多维度工业数据,将企业生产和资源配置的优势通过AI模型的方式沉淀下来,并通过深度学习能力持续优 化。
目前平台已经沉淀了36083个工业模型, 包含视觉质检、智能调度、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化模型,覆盖了20个行业 9大重点领域其中,为泉州水务集团打造水务大脑,基于平台构建了 用水量预测模型、加压泵站精准调压模型和安全巡检模型,孵化了加压 泵站智能调度、安全生产综合告警、厂区安全巡检等智能化业务应用系 统通过“泉州水务大脑”建设,整体人员效率提升5%以上,制水供水 单位能耗下降8%,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提升了5%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芯片半导体行业沉淀了上万个机理模型和算法模型,平台通过模型的封装和调用,在晶圆制造、液晶面板等行业快速支撑了应用系统的快发部署在某液晶面板企业,依靠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缺陷识别、定位与智能分类,使得缺陷检测人员缩减 60%,效率提升5倍以上,实现综合收益上千万美的M.IoT工业互联网平台美云智数作为美的工业互联网对外输出服务的载体,在世界500强企业美的集团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覆盖制造业全供应链,提炼总结中国传统 制造业的特点, 沉淀了包括数字孪生、协同制造、工艺仿真、物 流规划,机器人设备、价值流分析等不同场景的工业模型,已覆盖40 多个细分领域。
其中,基于M.IoT自研的工业仿真产品,助力全球领先 的某光伏行业龙头公司实现自动化改造、新工厂规划、新建仓储、物流 效率提升等多个领域问题的解决, 双方联合锻造了中国光伏行业智能化 建设的典范,其中生产效率提升12%、物流效率提升15%,运营效率提升 30%以上海创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创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矿山、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积累1055个工业机理模型在某纺织化纤企业,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和丝饼的外观 检测模型,减少传统工人手工检验造成的偏差,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 效率提升150%,准确率提升到99%;结合机器臂、机器视觉 和丝饼 品质 识别模型,自动实现AA、A+混搭装箱“按需分配”,兼顾不同规格丝饼 的装箱需求,可以实现从6-24粒装的不同需求,达到了机器换人,该环节人员节约 2/3航天云网INDICS平台航天云网自主研发了云端生产资源调度优化模型, 为企业提供基于有限产能、企业资源的车间级优化生产排程型模型应用于航天电器云端生产资源调度系统, 使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 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6%, 能源利用率提高21%同时,构建机械设备 运行监测 、故障诊断和预测 性维护模型,支撑工业机器人电机预诊断与健康管理,现已在华数机器 人公司应用,接入740台工业机器人,减少30-40%设备维护时间 ,故障 事故率下降约25%。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沉淀工业机理模型2374个, 其中在冶金行业研发工业机理模型713个并广泛应用,在某钢铁 企业,基于卷积神经 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废钢检验远程监控、废钢的智能判级以及扣 杂数量的智能判定使得废钢定级人员减少50%、卸料时间减少5min/车、判级准确率大于95%、预计成本降低1000余万元/年忽米H-IIP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HICV基于工业机理和云计算开发工业产品视觉检测系统, 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和工业机理进行视觉表面缺陷检测 通过高清工业相机 4 对产品表面进行取像,并基于工业机理、AI模型分析、物理技术快速精确判定工业产品外观是否存在缺陷, 针对泛半导体、 机械制造、 新能源、 食品医药行业广泛提供服务华能AIdustry工业互联网平台华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人、设备、物料等生产要素的网络化连接,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生产实时数据的采集、 分析、 预测, 可与生产要素进行建模与计算, 突破了原有控制系统的静态局限与维度限制,实现了生产、运营的动态 协调、 设备故障智能诊断、 状态自动检测, 为发电领域设备预测性维护、 状态检修、经济运行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截至目前,平台实现了 水电板块覆盖三个区域公司32家电站, 火电覆盖9个区域公司18家电厂, 新能源覆盖25个区域集控170个厂站,部署工业APP4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