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伦理》课程学习报告.docx
10页《工程伦理》课程学习报告第1章 课程学习内容概述 1.1.工程和伦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保证人类的当前需求和长远利益,除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工程建设外,人类开始逐步思考工程活动领域中的一些伦理问题,即工程与人、社会、自然之间如何才能更好地协同发展的问题 1.1.1 理解工程和伦理 对工程的定义大致可以描述为: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有目的地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将自然物转化为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物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工程:1、哲学维度,工程师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工程的本质、意义、价值、合理性以及工程师自身的责任; 2技术维度,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技术打造具有时代性和标志性的新的人工建筑物; 3、经济维度,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性,尽可能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4、管理维度,协同工程相关的各方,进行科学的工程管理; 5、社会维度,需要处理好工程师群体的执业规范和行为规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6、生态维度,在进行工程建设要全面考虑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 7、伦理维度,与具体工程相结合,考虑其中涉及到的伦理问题 伦理则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遵循的规则。
其涉及到“该”与“不该”的问题伦理规范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解决“该”或“不该”问题的一系列准则可分为:1、制度性伦理规范,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权利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约束; 2、描述性伦理规范,没有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的定义,只是进行了适当性的描述,因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上的争议 1.1.2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工程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有: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环境伦理问题对具体工程存在的伦理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具体分析,一般我们可以从其发展阶段、利益主体以及其他多元混合因素去考虑 1.1.3 如何处理伦理问题 依据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个基本伦理准则,在不同的工程领域当中“将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工程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培养伦理意识、结合相关准则化解伦理问题、综合决策、及时修正相关准则和规范、建立相关保障制度 1.2.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工程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有序系统,如果不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或受内外因素影响,就会逐渐回归无序状态,这一过程往往会伴随着风险的发生。
1.2.1 风险的来源与防范 大多数工程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而造成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首先,需要依靠智能操控系统和操作者的灵活处理; 其次,工程设计需要具有一定抵抗自然气候突变的能力; 最后,工程设计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标准、严格进行质量监管 工程建设总是伴随着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从分析风险来源出发,对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进行全面、统筹、系统地评估,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 1.2.2 风险的伦理评估 在工程风险的评估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还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工程风险的最大可接受性程度具体我们可以依据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整体主义、制度约束等伦理评估原则,并采用专家评估、社会评估、公众参与等有效途径进行公平、和谐、战略的工程风险伦理评估 1.2.3 风险中的伦理责任 风险中的伦理责任有职业伦理责任、社会伦理责任、环境伦理责任在工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工程师的个人职业伦理责任与社会伦理责任会发生一定的发生冲突,此时,我们应当提升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遵循社会伦理责任,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1.3. 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 工程活动在不同领域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包含正面价值、负面价值,二者通常会同时存在,主要涉及多或少的问题有价值就有开发动力,工程发起方都期望能从中实现自己的利益,但有利益就有付出和代价从而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利益公正分配问题 1.3.1 价值及其特点 价值具有导向性:工程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实力的根本除产生经济价值外,还会在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产生许多与人类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价值 价值的多元性:工程除具有直观的经济价值外 ,往往还具有科学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其中每一个方面都不容忽略,因为一项工程往往包含着多种价值我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权衡取舍、协调优化 1.3.2 服务对象与可及性 不同的工程项目服务对象不同,如果说是主要追求经济价值的经济领域的工程,其主要服务对象通常是预期受益者,如顾客、员工等一项工程要想获益,需要合理制定其产品价格,充分考虑产品的可及性,并且工程师应该努力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其性价比 1.3.3 攸关方与公正原则 对工程活动中利益受到损害的攸关方,我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基本公正原则、利益补偿原则、公众参与协调机制等公正原则,采取一系列相应的令攸关方满意的补偿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邻避效应”规避。
1.4. 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伦理 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我们应当处理好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一个好的工程往往需要满足环境伦理的基本要求 1.4.1 环境伦理观 人们对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环境伦理观念产生对保护自然资源,当前有两种主要的思想,资源保护主义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而自然保护主义则是保护自然本身的利益在处理工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环境伦理观决定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处理态度拥有不同环境伦理观的人在应对相同的环境问题时会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1.4.2 环境价值与伦理原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价值和重要性从长远来看,为了人类的长期发展利益,我们需要在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相应的平衡点,使工程与自然协调发展不能为了一些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一昧的开发生态环境,要树立积极的环境伦理意识,重视生态环境本身的内在价值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各方面的潜在价值,审慎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在现代工程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循以下伦理原则:尊重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补偿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原则、需要性原则。
1.4.3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规范 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工程师需要对多方负责,比如职业、雇主、顾客、同事环境和社会等,并且这些责任时常会相互冲突随着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程师环境伦理规范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可以在工程师面临环境保护困境时提供一个行动指南 1.5.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工程师需要全面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工程师的职责和义务有哪些,需要相应的职业伦理章程来进行系统地规范化 1.5.1 工程职业 工程职业包含知识的高度专业化与关乎公众的福祉两个方面首先,职业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伦理; 其次,职业工程师通过职业社团进行职业自治(建立职业的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 然后,职业工程师需要将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 最后,职业工程师从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工程师职业准入制度考核 1.5.2 工程职业伦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来对从业人员进行道德和行为上的约束,工程伦理就是作为一种预防性伦理存在,为工程师的行为指明了方向伦理章程则对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具体的细化首先,伦理章程是工程师个人责任的承诺; 其次职业伦理章程是工程师作为工程社团对社会公众作出的承诺,保证以促进公众利益的方式,更有效地进行职业的自我管理。
1.5.3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工程团体的职业伦理章程对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主要包括1)首要责任原则,工程师需要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2)工程师的权利与责任,在工程活动中工程师需要统筹做到权责平衡; 3)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工程师需要在形成诚实可靠、尽职尽责、忠实服务等职业美德以更好地从事于工程实践活动; 4)正确的伦理决策,在不同的工程实践活动当中,工程师需要依据相关伦理章程,正确决策并处理好相关的伦理冲突问题 1.10. 信息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多受信息技术影响的伦理问题,其中受广泛关注的是信息与大数据中的伦理问题 1.10.1 数据伦理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许多尚未明确解决的社会性、伦理性主题,如人际关系虚拟化中的真假性真实性问题、信息应用中网络行为的正当性问题、网络空间中的平等与公正问题、数字化信息中的知识产权争议问题信息技术中的全球化信息交互与治理困境问题除这些早已存在的问题外,还衍生出许多数据提供方与使用方之间的伦理新问题,像身份困境、隐私边界、数据权利、数据治理等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1.10.2 个人隐私与数据权利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轨迹往往都会被系统采集下来用户信息采集还有很多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涉及到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但当前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仍面临着很多挑战:1)可信性与可靠性; 2)快速扩散性与放大器效应; 3)挖掘技术与关联发现; 4)身份盗用与冒用; 5)恶意攻击因此,保护用户信息和隐私的法律付诸实践,旨在通过立法预防或威慑不法分子的不正当数据窃据和利用行为,从而有效实现用户正当权益的保护 用户网络行为通常会产生大量有用信息,但在这些信息数据的权属问题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由于权属划分机制的不完善不论数据权利如何分配,我们都应该遵循尊重原则、诚信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并且防范数据滥用与垄断问题 1.10.3 数据伦理责任 大数据创新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表现在尊重个人自由、强化技术保护、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行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等大数据从业相关人员需严记自己应当承担的伦理责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公司和社会 第2章 工程伦理的应用 2.1 工程案例描述 人肉搜索第一案 ------ 北京一位女白领写下“死亡博客”后跳楼身亡,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却引出中国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
姜岩在怀疑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自杀前,曾在自己的博客日记中显示出了丈夫的具体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等信息致使后来网民对王菲发起“人肉搜索”,使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详细个人信息逐渐被披露; 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对王菲进行指名道姓的谩骂; 更有部分网民到王菲和其父母住处进行骚扰,在王家门口墙壁上刷写、张贴“无良王家”、“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20**年3月18日,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三家网站起诉至法院,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判,并由北京法院网进行了网络直播最终,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菲获赔精神抚慰金8**元而法院则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该部对“人肉搜索”等新生网络事物进行引导 2.2存在的伦理问题分析 首先,相关网站工程师没有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伦理规范,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按照主观意愿非法上传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在刊登的部分文章中披露了其“婚外情”以及姓名、工作单位、住址等个人隐私,并包含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严重侵犯了其隐私权和名誉权 此外,还违反了大数据从业人员的数据伦理规范,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客观地尊重公众的个人自由; 其次,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