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再见了,亲人.doc
6页14 再见了,亲人14 再见了,亲人一、学习目标1 学会本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理解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 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二、学习准备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三、学时安排2 学时四、学习过程第一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的脉络2、学习,感悟志愿军战士依依难舍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 2、整体感知,理清的脉络教学过程:1、介绍抗美援朝战争(190 年 6 月 2 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 月 1 日又纠集 1 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 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 10 月 2 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 193 年 7 月 27 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8 年是最后一批 )2、审题,提问题 (这话是谁说的?——“再见了,亲人”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说的话,又可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说的话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 ……)3、同座相互检查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4、听两组(4 人)读,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 的读音) ;、自学第一部分⑴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事 (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⑵结合说说“雪中送炭” 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总结出, “雪中送炭” 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体会“唯一” 的含义 (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 )⑶这篇是一篇抒情散,感情真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应该怎么读?(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读好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 祈使句,恳求大娘不要再送)要读出恳求的语气,读时句尾声调要下降 “能支持得住吗?”(疑问)读时句尾语调要上升,要带上关切的感情读感叹句时,句尾语调先上升后下降, “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反问句时应注意重音, “你说,这比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记?”应把“怎么能”读得重一些,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⑷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6、质疑14 再见了,亲人 战役 友谊 跺脚 噩耗 硝烟 第二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理解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 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 理解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 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过程:1、背诵第一部分2、听写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3、学习第二、三部分⑴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①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事;②结合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读;④背诵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 结合重点理解 “同归于尽”、 “噩耗”、 “代价”等词语⑶分组交流、讨论⑷大组交流、讨论4、学习第四部分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的含义 (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所以称为“亲人” 为什么叫“亲爱的土地 ”?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 ”正因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 )、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1)画出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2)开头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这比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先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体会二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更强烈 ) ()反复朗读体会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 )(6)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6、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小金花16 再见了,亲人 大嫂大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