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绪论.docx
8页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是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可概括为六个字:历史、含义、方法即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学习方法:本章是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跨度大,涉及知识点多,全面理解有一定难度建议学习中要注意掌握总体的知识结构,不要被过多的知识点所困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的知识点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应试提示:注意把握要点,常以多选、论述题方式出现1、(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②资本主义 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③无产阶级以 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 人类解放的科学, 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 统一整体3、(论述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产物2 )资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 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 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因而迫切需求一种革命理论能够正确地阐明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给它指明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方向和道路所以,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需求的产物4、 (单选)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为马克 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5、 (单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6、 (多选)三大工人运动:1831 年和 1834年,法国里昂 工人先后 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 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 年,在英国开始了“ 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 西里西亚的工 人发 动了起义,提出了 消灭私有制的口号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应试提示:此处知识点较多,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 世纪的英 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 表了 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单选)(多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 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 定之否定规律的哲 学家3、(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 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4、(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 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 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5、(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 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6、(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7、(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 17世纪后半期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 19 世纪初,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 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 ,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
8、(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 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 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9、(多选)19 世纪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 和转化定律与生物 进化论这自然 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10、(论述题)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不仅仅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还包含其他一些思想成果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并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3)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11、(简答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1)任何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涉猎过各种门类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 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12、(简答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是什么?答: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创立马克思主义,也与他们的主观条件分不开1)马克思、恩格斯都树立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他们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激情2)马克思、恩格斯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较多的学科领域,在很多学科都颇有建树3)马克思、恩格斯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越性: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和渊博的学识;而比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实践经验和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能力正是这种主观条件,使他们能够抓住时代脉搏,解决人类面临的任务,回答时代所提出的理论课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应试提示:注意把握要点,常以多选、简答题方式出现1、(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 1845 年春天 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 克思、恩格斯1845-1846 年 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2、(多选)1847年 7 月发表的马克 思的《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 2 月发 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3、(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 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 ,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4、(单选)马克思主义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 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5、(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简答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2)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3)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7、(论述题)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 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应试提示:注意全面准确把握要点,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简答题)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应试提示:此处理解有一定难度,注意理解把握要点,常以单选、简答题方式出现1、(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 革命性的 统一2、(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3、(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4、(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 础的5、(单选)实践的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6、 (简答题)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体征?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