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 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迷****
  • 文档编号:146163394
  • 上传时间:2020-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2017年高考地理 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2017年高考地理 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试题例 题试题1 大气的保温作用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8分/3 min)1.H的数值应为(   )A.40 B.60 C.125 D.134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   )A.A的数值 B.B的数值 C.I的数值 D.G的数值【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答案】1.B 2.A基 础 回 归“三过程”说明保温作用原理过程一——“太阳暖大气”: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过程二——“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过程三——“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例 题试题2 热力环流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百帕),回答 1~2 题8分/3min)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M→N→P→O B.M→N→O→P→MC.M→N→P→O→M D.N→M→O→P→N2.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N的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 A. B. C. D.【解析】第1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位于N、M上空;M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B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N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同一高度,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D项正确答案】1.B 2.D基 础 回 归2句话决定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冷热不均,“热胀上升,冷缩下沉”2)水平方向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如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气温高的地方(如甲地),空气膨胀上升,则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温低的地方(如乙地、丙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图中①②③④处)4)垂直方向温压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例 题试题3 大气环流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1.5min)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B.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C.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D.东北风 天气晴朗【解析】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多雨,日较差小答案】A基 础 回 归“0369”记忆大气环流的形成原理(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分和热量分布——直接影响各地气候的形成2)形成机制: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以及地球自转,导致了三圈环流(在近地面表现为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形成下面以北半球为例进行说明①0~30低纬环流:赤道上升气流→高空高压→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30N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气流辐合上升②30~60中纬环流:30N处气流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向北流偏转成西南风→60N处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向南流→30N处气流下沉。

      ③60~90高纬环流:极地上空气流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60N处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水平向北→极地上空气流下沉例 题试题4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016年12月20日某船只因遭遇暴风雪被困图中海域读图完成1~2题8分/3min)*船只被困位置1.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导致该船只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B.极地东南风带强风所致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据风向可判断,①②均为北半球,③④均为南半球,图中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①图中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②图中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③图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④图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故②④图符合第4题,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图示地点受西风带控制,带来降水天气;极地东南风由高纬吹向低纬,不易形成降水;极地高压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东南信风不影响该地区例 题试题5 季风的形成基 础 回 归“太阳走我也走”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规律: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3)应用:判定季节,确定气压带和风带,纬度分析,天气分析,气流性质判断,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等【答案】1.D 2.A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2题8分/3min)1.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A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第2题,图中显示B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南亚季风影响范围,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时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西南季风,为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例 题试题6 锋面基 础 回 归利用海陆温压关系理解季风的形成(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热容量不同),导致北半球气压带不完整(1月前后大陆上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7月前后大陆上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季风环流。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如东亚东南季风冬季:陆地温度低于海洋,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如东亚西北季风,南亚东北季风3)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赤道两侧,随季节的变换,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会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风向发生变化,如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答案】1.D 2.D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题8分/3min)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 ③至④ B. ④至⑤ C. ⑥至⑦ D. ⑨至 于⑩2.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解析】第1题,根据探空气球1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第2题,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⑦、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答案】1.A 2.B基 础 回 归“冷暖自知”学会锋面的判断(1)锋面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的冷气团前进,暖气团后退”为冷锋;“暖气团前进,冷气团后退”为暖锋;“进后退前”即前进的气团在锋后,后退的气团在锋前2)天气与锋面我国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是由冷锋形成X”形气温、气压变化看冷锋、暖锋: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为冷锋过境;气温升高,气压下降为暖锋过境 规范训练一、选择题(44分/16.5min)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D.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D.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少,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多,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所以D正确。

      第2题,大气环流、大洋环流能促进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能量交换,因此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所以C正确答案】1.D 2.C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南半球 东南信风带C.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北半球 东北信风带【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雾霾的形成需要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弱等条件乙地近地面上空,气温随高度从-2℃上升到了0℃,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即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此时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上升气流形成,加上该区域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B项正确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温越低,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排除C、D两项;由材料可知,此时为最冷月,则图中丁地最低月均温小于15℃,大于0℃,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排除B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项正确。

      答案】3.B 4.A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5~6题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青岛 D.重庆6.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   C.降水较多 D.日温差大【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哈尔滨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偏北风,青岛盛行偏东风,重庆盛行偏东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课件.ppt 数组-参考答案.doc 材料力学习题册参考答案.docx 什么是专利族、同族专利和基本专利-.doc 首饰设计制作全过程.docx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3讲 数词、代词及主谓一致的5个歌诀与3种方法.doc 小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课件.ppt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0讲 非谓语动词的5种题型设计及3种解题方法.doc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4讲 与形容词、副词有关的4个高频考点、6组易混辨析和2个常见的解题方法.doc 网络接入和互联设备.pptx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2讲 定语从句的4个易错点以及解题的3种方法.doc 高考地理 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专题三 水体环境与陆地环境试题.doc 什么是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情报-有什么作用-.doc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8讲 5个必考点与4种解题方法拨开情态动词的迷雾.doc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5、3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ppt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状语从句的5个高频考点及2种解题方法.doc 高考地理 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专题一 地球运动试题.doc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PPT课件.ppt 高二英语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5讲 与介词有关的9组易混辨析与3个解题技巧.doc 企业临时工劳动合同 (2).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