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时期的韩国德育人性教育的发展趋势.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9674068
  • 上传时间:2022-07-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时期的韩国德育:人性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术研究@新时期的韩国德育:人性教育的发展趋势◆文/李水山韩国德育的最大特征就是生活化和具体化.德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节,秩序,清洁教育.比如孩子每天对父母问安,一家人吃饭时都是有礼节要求的,而这些在韩国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学校的德育似乎更注重思想层面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较少.韩国很多地方有青少年野营,研修活动中心,这里就是着重对孩子进行德育的地方.韩国学校还设置一门"奉献活动"(社会服务)课,学生必须对他人或社会作奉献才能获得学分,有了这个学分才能升学.韩国教育开发院的学者具滋亿认为,韩国社会文化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作用更大于学校.韩国的家庭很注重对孩子的礼节教育,安全教育和经济教育.比如在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时,一方面会限制孩子的零花钱,让他们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另一方面会带他们到街头去感受一下流浪者的生活,让他们懂得经济窘迫的残酷;韩国社会有不少团体会开设经济教育的讲座,家长也经常带着孩子去听课.具滋亿建议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储蓄的习惯,支配自己日常的开支,获得钱来之不易,不能乱花的概念.韩国高考的严峻程度决不会亚于中国,但这几年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大家不再一味地追求名牌大学,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选择的越来越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一,韩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与内容在韩国,学校德育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一是通过规范的道德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二是通过自律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三是通过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一)道德课程教育韩国的道德课设在小学三年级到高一,各年级的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包括五个教学要素,根据要素编排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其内容体系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家庭,近邻,学校生活"部分包括敬爱,家庭礼节,校内礼节,宽容,热爱家乡等;"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相互协助,公益,公正,民主秩序;"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围绕这些教学要点,韩国的道德课按照年级特点安排具体教学内容.道德课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而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因此可以说,道德课的存在价值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内化道德品质,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小学和中国嚣宵,第叁卷2008年第8期初中的道德科目领域包括尊敬生命,诚实,正直,孝道,礼节,合作,爱校,爱家乡,关心他人,环境保护,正义,共同体认识,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安保意识,和平统一,热爱人类等;而高中则开设了选修课程——市民伦理课程,让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程认识到身为民主市民在社会中应如何正确地遵守伦理规范.(二)自律活动自律活动的目的是赋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来说,韩国学校开展的自律活动内容包括:(1)民主市民教育,包括制定共同生活秩序等:(2)信息化教育,了解电脑的构造,巧妙运用花瓣,练习打字和写日记等:(3)观察教育,例如动物观察,植物观察等;(4)课堂自律,就是课堂自主教育,例如通过了解家乡的面貌,增强自主,自立,自强意识,树立热爱家乡,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态度;(5)发明教育,如折纸;(6)统一教育,从中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7)环境教育,学习如何再次利用废品等;(8)整体性教育,例如制订假期计划等.(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包括自由活动,适应活动,系列活动,志愿活动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1—2年级的学生要形成在这个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生活习惯和礼节及遵守规范的能力和态度.内容一般包括五个范围:(1)自己的事自己做;(2)遵!@eL节;(3)为别人着想;(4)遵守秩序;(5)热爱国家.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道德教育都是为了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让学生认识自己,懂得日常生活所遵守的规范和礼节,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身为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要明确自己的存在,位置和作用.二,人性教育的背景,涵义,特征与规律(一)传统的道德教育向人性教育转变的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世界处于冷中国德宵,第叁卷2008:'F第8期战时期,各国无论社会体制如何,都在加强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后,世界各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活跃而有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拉近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距离,专制,封闭,等级社会在土崩瓦解.但是,因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带来了不同文明之问的冲突,世界各国又不约而同,不同程度地回归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政治民主化趋势更加明显,和谐,文明秩序和普世价值观逐步被世界各国接受,汇成以人为本的人文,和谐,文明价值体系.在这种国际社会背景下,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逐步转化为既保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相适应,与国际社会同步发展的人性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到来,已经跨进先进国家行列大门的韩国同样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金钱万能""享乐主义"的蔓延,以及韩国社会难以克服的应试教育和学历,学阀社会的现状也正在考验着韩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2007年,马山咸浦高中退休教师金容泰(音译)先生拒绝接受国家授予的教育勋章,他批评韩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入试教育"(应试教育),一时成为话题.所以,韩国教育向人性教育转变,也是其内部发展的需要.(二)人性教育的科学涵义人性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能动结构,是决定个体特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心理一生理架构体系.在人性的形成中,比起遗传等先天作用,后天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更大.人性的形成在幼年时期变化快而大,而且具有因人而异,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增长点和连续发展等特点.人性教育,是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教育,比起传统的道德教育更加包容,开阔,内在和深化,不仅体现在语言,态度,行为等方面,更是孕育着情感,动机,无意识等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人性教育是以德育为基础,提高素养与能力的教育.(三)人性教育的特征与规律韩国学者将人性教育的核心分解为三要素,即知,情,意."知"是认知与判断事物的基础:学术研究④"情"是表现形式;"意"是要做什么的心理活动."知"又分解为:伦理,解决问题,分辨,决定,创意,初步认知,判断,洞察,批判."情"分解为:健康,美,爱,生命,自然,良心,真实,幸福,环境."意"分解为:谦虚,共感,公正,宽容,关怀,诚实,信赖,勇气,自我控制,自重,正义,正直,和谐,遵守法则,责任,协同,自信,自我实现,参与,义务.在这三者内的诸多要素中,决定,创意,批判,尊重人,珍视生命,幸福,环保,关怀,勇气,正义,和谐,遵纪守法,责任,协同,自我实现,参与,义务是人性教育的重点.这三者必须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健全,完整的人品和人格,人性的和谐,统一就是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家庭,学校,社会的人性教育,就是帮助儿童,青少年完成这一和谐,统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教育就是人的心灵教育.正确魅的人生,就是实现正确的道德价值的过程,因此说,术人性教育是广义的道德价值教育.廓韩国一直强调人性教育的"自律性"原则,冗就是尊重人类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人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始至终是自我判断,自我思考和自我行动的过程,亲身体验,心领神会,最终成为个体发自内心的自觉惯性行为.不断提高青少年自律的自觉性,这是人性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根据这一特征和规律,为克服过去政治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弊端,实现人性教育的科学化,生活化和具体化,韩国人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发展成为现在的"以实践和体验为主的人性教育".三,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的人性教育如前文所述,韩国人性教育目前发展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开展与学校,年级,班级实际情况相匹配的人性教育,如道德,社会性,情绪等教育,并纳入正规的课程系列推广.具体的实施范围是:(1)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强化礼节,基本秩序(交通秩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2)小学四年级至初中:强化民主市民教育(尊重人,公共秩序,合理化倡议及决定等).(3)高中阶段:强化世界公民教育(对其他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和平教育,国外旅游,礼仪等).2.由过去单一,机械,说教,指令式或以知识,技术传授为中心的道德伦理教育向平等参与,对话,讨论,协商,社会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转变,丰富民主公民伦理内涵,在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人性教育,增强学校的人性化,和谐的教育氛围.3.经常组织开展青少年文体与社会服务活动.扩充青少年野营,研修等设施,开发编制青少年活动项目,活跃活动形式和内容,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人性化,国际化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和经验.4.加强家庭教育.对父母进行培训,通过家长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进行礼节,秩序,清洁,环保等以社会实践为主的人性教育.通过社会与媒体的作用,加强青少年人性教育,鼓励和资助研发青少年人性教育教材与项目,预防青少年的吸烟,滥用药物等不良习性,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法规.5.面向世界和未来,加强青少年的世界公民和国际化教育,加强自主创新教育,建立和完善就业与创业社会,培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使参与者人人都分享成功的喜悦.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向人性教育转变,并不是一概排斥和取代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向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国际化教育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全体公民的意愿在教育中的正确反映,也是面向和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北京,100088]责任编辑/赵煦中国德育,第叁卷2008年第8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