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doc
19页1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2008 年 4 月 24 日 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二、形象意境类????A. 形象????[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B. 意境????[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三、语言特色类????[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2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四、思想内容类????[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2008 年 4 月 24 日 一、形象:身份+性格 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金钗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3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七、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八、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九、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例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5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1.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⑴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 、含蓄蕴藉等 ⑵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 、寄托、衬托 、烘托、渲染、侧面描写 、对比、 起兴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 、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词藻华丽等 。
(4)风格类 沉郁顿挫 、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 (5)文章结构 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6)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2.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 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 (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 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 古代诗词的分类 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 二、 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象征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6(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3、 鉴赏作品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