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探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39388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探究=“news_bd”>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提出了迫切要求潍坊医学院( 以下称该校) 是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为培养医德高尚的卓越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在2012 级开始试点设置的卓越医师班,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渗透、相关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见习实习环节等方面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初步形成了全过程、共参与、多途径、强实践的立体化卓越医学人才职业精神培育模式  1 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的基础  1. 1 入学教育阶段  大学生刚入校,对于今后所接触的专业、职业取向和环境等大多比较迷茫,因此,入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启蒙阶段  1. 1. 1 医学生入学典礼医学生入学典礼让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有一个感性认识它是医学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第一步通过入学典礼让其更加全面了解学校及学院的历史、办学特色、教学师资力量、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对未来医学及医生提出的新挑战  1. 1. 2 医学生宣誓仪式。

      医学生宣誓仪式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隆重而庄严,郑重宣读《医学生誓言》,这些誓言都在传递着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是医学生要恪守的人生信条,是对将来从事的医学事业的一份承诺总之,通过医学生宣誓仪式,让医学生体会医学职业的神圣感,增强其责任意识  1. 1. 3 实地参观与交流通过各专业的实地参观和与专业课教师、新老同学的交流互动让新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前景,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1. 2 课堂理论学习阶段  课堂理论学习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基础环节按照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为培养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一方面,学校应安排相关的专业课程、医学人文课程、政治理论类课程,尤其要增加《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法学》《社会医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伦理认知基础; 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目前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PBL 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讨论式教学、情境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将伦理认知与联系实际相融合,逐步强化他们的伦理实践能力  1. 3 临床见习实习阶段  临床见习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医学生转变为医师的过渡阶段,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

      临床见习实习不同于课堂理论学习,在见习实习期间,医学生会接触到一些鲜活事例,所接触的人和面对的事都是复杂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有病与无病的医学判断,而且还是复杂的应该与不应该、能够与不能够的伦理判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医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多的是人性的传递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诊疗、护理的技术和方法,更需要能够巩固、深化所学医德理论知识,培养自己高尚的医德,深化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认知和理解  1. 4 毕业离校阶段  毕业离校阶段需要持续地巩固和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医学毕业生可以通过重温医学生誓词、学习经验交流、临床见习实习经验分享,进而培养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医疗权利和健康利益的精神  1. 5 毕业跟踪调查反馈阶段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不仅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且还需要遵循延展性规律医学生职业精神延展性教育,主要是指医学生职业教育不是单凭学校教育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动态发展和内化的过程来实现基于此,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医学生的在校教育,而是要继续推进,延续到毕业跟踪调查反馈阶段,以最后培养的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表现来检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

      在这一阶段,医学院校应加强和教学医院的沟通和协调,做好毕业生的医学职业精神调查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进而与所在医院共同来完成医学生职业精神的继续教育,保证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连续性,不断拓展医学职业精神的时间和空间来增强实效性  2 共参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的保障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师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在当前,需要构建由专业课教师、人文课程教师、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员教师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通力协作做好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  2. 1 专业课教师  医学专业课教师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疗工作者的重要前提医学专业课教师不仅单纯地传授医学知识,还应结合育人目的,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有效引入医学职业精神的渗透教育,使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职业道德境界得以升华如通过介绍医学学科发展史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如在教授解剖课、生理课时可以介绍哈勒、达尔文等人的伟大贡献,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激发医学生为维护人类健康做贡献的高尚精神再如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介绍,分析恶化的医患关系的症结所在,运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学生认同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精神教育,提升其教学效果。

        2. 2 人文教育课程教师  人文教育课程教师是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主力,他们直接向学生讲授医学职业精神相关理论与内容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从医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符合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人文教育课程教师不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医学人文知识,而且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医学生解答医学伦理相关的困惑,形成正确的伦理认知,为良好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如在该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提出案例主导式教学,运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讨论的方式教授医学伦理知识,以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心转化  2. 3 实习医院带教教师  在实习阶段,医学生大多跟着带教教师通过问诊、诊断、治疗等方式接触临床、接触病人,带教教师是实习活动的组织者、沟通者、心理者、权益维护者、信息收集者,同时也是医学生的榜样带教教师的医疗服务态度、治学精神、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是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养成的最好素材各科室选派出医德好、医术精、服务佳的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培育和指导,带教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2. 4 员教师员负责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管理、活动组织等,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相对较大,对医学生价值观、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定位具有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

      员用自己人格的魅力、高尚师德影响学生,更会以对学生关爱、关心和关怀的仁爱精神带动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形成员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  3 多途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的核心  3. 1 深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精神起源于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重要基础因此,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深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 1. 1 树立医学人文信仰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应深入到哲学层面,形成医学职业的人学认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关爱与怜悯,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对从事医学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体会,只有依赖具有哲学内涵的人文教育才能使医学生最终懂得仁爱、爱人,施行以患者为中心和救死扶伤的仁术  3. 1. 2 设置系统优良的医学人文课程  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信仰,医学院校要在完善专业课讲授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同时应避免与其他德育课程、医学知识课程相冲突,制定合理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计划,完善医学生人文教育  3.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院校普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人文课程教师偏少的现象,从而导致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效果不佳。

      因此,为适应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实效性,医学类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2. 1 配备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较少,而且一般为大学德育的兼职教师,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效果较差医学院校配备职业精神教育的专职教师是改变当前状况的有效方法专职教师讲授的课程、所研究的内容完全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为主,简单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医学院校应给予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专职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保障他们专心从事医学职业精神的研究,避免转向其他领域的研究  3. 2. 2 设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专项经费  任何课程的教育,都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研究、教学经费,医学院校的医学职业精神培育也不例外医学院校职业精神的培育需要设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可以用于购买教学、科研资料,开展相关活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3. 2. 3 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医学院校必须对专职教师的工作成果进行恰当评价、总结和反思,这不仅是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监督和考核,也是其改进的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待遇提升方面的重要依据。

        3. 3 加强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医学院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沃土校园文化主要由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部分组成,基于此,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3. 3. 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规划建设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基础设施时,适当建立医学伦理参观基地、医学家雕像、医学家事迹长廊等,让学生感受到医疗卫生行业的文化氛围和积淀  3. 3. 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其一,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不断传承优良学风和校风,让校训、校徽等学校文化符号深入学生内心其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医学生职业精神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医学技能比赛、辩论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执业能力,陶冶其职业情操其三,主动开辟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网络阵地,让学生围绕相关话题借助网络论坛、贴吧、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展开讨论等  3. 3. 3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通过以人为本的原则创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保障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顺利推进。

        3. 4 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其进行反思和完善其一,在医学生职业精神监督评价内容方面,对课堂理论学习内容、课堂互动内容、临床见习实习实践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等进行监督评价其二,在医学生职业精神监督评价主体方面,主要有教师、见习和实习时期的医务人员、患者、学生等其三,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评价过程方面,主要有新生入学初、中期、毕业前、毕业后阶段的评价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评价体系不断地推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3. 5 建立自我教育体系  医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它是将外在他律性的被动教育模式转变为内在自律性的主动教育模式主体自律与外在他律的统一是医学职业行为的一个特点,然而,他律只有通过自律才能够发挥长远有效的作用因此,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应加强医学生的自我教育医学生自我教育体系不仅需要营造浓郁的医学职业精神培育的氛围,用身边实实在在的榜样的力量打动学生心灵,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到医学实践和服务中,深化其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  4 强实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