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
7页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定向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2、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个?( )A.冬天水结成冰 B.春天树叶上有露珠C.秋天的早晨有雾 D.冰箱冷贮室里有霜3、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4、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5、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A.积雪融化 B.雾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露的形成6、冬季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下述自然现象中与冰花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霜 B. 雾 C. 露 D. 雨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8、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9、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10、祖国山河美景如画,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千里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提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就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选填“加快”或“减慢”),冬天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白霜是由水蒸气 而成的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自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 来使食品降温4、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 ,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5、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6、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上结有一层冰花,这是 现象,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 7、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除去白纸上的黑色碳粉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8、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9、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______,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0、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三、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明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1)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_______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3)小明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2、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5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B“固体粮虫净”是固态物质,过一段时间变小说明变成了气态,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是升华.故选B.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减慢、凝华2、答案:凝华 放出3、答案:吸热4、答案:升华吸热 提示:干冰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直接变成蒸气5、答案为:凝华,吸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6、答案:凝华,放热7、答案:升华8、答案:升华,凝华9、答案:升华 凝华 解析:钨丝变细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的缘故,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蒸气在遇冷后又发生凝华,附着在了灯泡壁上的缘故10、答案:凝华 放出 三、实验探究1、答案: 紫 升华 水的沸点小于碘的熔点,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 【详解】(1)把“碘锤”放入热水中,碘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 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2)由题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小于碘的熔点,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3)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是因为碘升华较慢,可以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可使碘升华加快,现象明显2、答案: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 ℃),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低于常压下碘的熔点,即可避免固态碘熔化为液态、再由液态碘汽化为碘蒸气向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利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至烧杯中的水沸腾,对固态碘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碘蒸气,而并未出现液态碘因为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低于固态碘熔点,所以碘在加热过程中不会熔化,由此可证明紫色碘蒸气是从固态直接变化而来。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