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发散小学学生数学思维的探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9246665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发散小学学生数学思维的探究 车为民摘要:由于教材知识呈现内容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渐养成了“接受”的习惯,不去质疑,不去思考,完全依赖于教师和教材知识因此,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中,学生“假动脑”、“假思考”的现象普遍出现归根结底,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转变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逐步发散思维本文就其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有效策略,帮助小学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关键词:假动脑;小学数学;发散思维G623.5A1005-8877(2020)20-0185-02所谓思维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间接地反映出來从数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新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多方面发散学生的思维1.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不仅涉及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越来越吃力。

      而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注重对学生的机械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从而获得数学高分而在数学思维的学下,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更好地串联和理解,从而形成系统学习如,小学低段数学就有等量代换这个知识点,比如,天平两头有小动物,通过等量关系让小朋友们知道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但一般教师在教授知识点的时候,是不会有数量上的变化,只是单向数量代换,比较单一教师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讲授代换知识点,训练学生,但是少有教师会在这个过程中拓展出去,让学生有机会积累不一样的数学思维方式,尝试不一样的数学能力输出正因为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使现在多数学生拿到原生态的比较灵活的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没教过,不会做;而接触过数学思维的学生即使不能马上做出来,他也可以触类旁通套一些题来找到解题方法;但掌握数学思维的学生是真正有自信、有把握用自己的逻辑把知识点在脑子里形成一条能够串起来的线,找到解题思路2.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要想发散小学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鼓励学生多用脑、多提疑、勇质疑,将课本中的“死”知识用活,从而不盲目迷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呢?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知识,创设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质疑的环境,使学生积极探究、思考。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教材内容的编写比较贴近于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际的场景中,引导学生从实物中理解抽象的角首先,教师创设实物场景,把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一些教具拿上讲台,请学生辨认各种图形,加深对图形的了解,为接下来所学知识做好铺垫随后,教师领着学生认识角以后,在多媒体上出示一幅校园生活场景图,让学生们找找一共有多少个角的存在经过一番探究之后,学生答案参差不齐之后,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鼓励学生重新查找,验证答案最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的数,踢足球的弧度、做操的手臂……得出最终的结论,推翻之前教师答案,既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对自己更加自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有时候教师的答案也会马虎,出现错误所以,应该多多依靠自己,获取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予学生质疑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就,让学生在思考中发散思维3.设计数学小游戏,诱导学生产生数学兴趣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这也就是说,“真探究”最本质的驱动力就是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呢?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倍的认识》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首先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小游戏师:我们在上课前先进行一个拍手游戏吧师做示范:拍两下学生完成之后,师:拍3个两下师接着问:谁有更好的办法让所有人一听就知道是三个两下呢?学生积极给出答案:2下2下的拍,拍三次两下师:你们真棒!教师的夸奖和游戏的进行,使学生兴致更加高昂,不仅仅拍两下,又继续拍三下、四下……学生在层层的游戏进行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利用游戏对倍数进行初步感知后,学生很自发的询问,还有什么可以表示倍数等问题,真正地融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真正地打开思维的大门,不断探索求知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小游戏进行知识的导入,细心引导学生、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发散,长此以往,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一题多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所谓一题多问,就是指在教学中,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提出多种问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问,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苗,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课堂。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内涵在课程进行时,教师设计一道这样的问题: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妈妈将一块大月饼平均切成10块,小华吃了其中的4块,那么,小华同学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同时,就本道题目继续小组讨论:如果余下的月饼平均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可以吃到多少块?小华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爸爸妈妈吃了多少,谁吃的多呢?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样分这个大月饼呢……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知识点,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加数学分数5.进行小组学习,加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倾向于和同龄人表达,好胜心也更重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将班级学生根据不同的性格、数学方面的长处进行划分,并布置相应的作业,留给学生进行课下讨论学生可以在组内讨论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数学题找到不同的解法以及对这个问题的困惑。

      再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教师可以在学生分享过程中,记录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点,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加强自己与同学的沟通合作能力并找到自己与他人的不足6.结语教师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将课堂学习中的“假动脑”逐渐变成“真探究”,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向更深处的知识世界探索,同时,还可以使每位学生都逐渐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数学成绩,为以后数学的学习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参考文献[1]岑家伟.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8[2]孙文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9(08):113[3]董艺玲.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26[4]靳学军.如何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06):56[5]刘桂花.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81-384[6]黄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1).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員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70-17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