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9页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材料,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的含义是“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即团结国内各民族,反抗国外异族的侵略,C项正确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的民族主义2.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水利工程的兴建 D.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从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水利工程的兴建便于农田的灌溉,C项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但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秩序不稳定,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正确。
3. 如果你是一位军事评论家,你认为在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中,最能保证其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A.士兵的出身来源B.军官的提拔标准C.严格的军队纪律D.士兵的武器装备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治军之道中,严格的军队纪律,才最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别的选项相对来说作用不如C项大,故选C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治军之道4. 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他可能在向这位学生解释( )A.三段论 B.中庸之道 C.唯物论 D.伦理学参考答案:A5. 有学者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做了研究统计发现,战国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春秋时期这种变化反映战国时期A.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贵族阶层退出政治舞台D.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参考答案:A【详解】由“战国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春秋时期”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故选A;初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贵族是官员的主要来源,平民政治尚未代替贵族政治,排除BCD。
6. 观察下图,图②与图①所示服饰的不同主要是A.经济发展的结果B.民族融合的结果C.孝文帝迁都的结果D.实施官吏俸禄制的结果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北魏孝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鲜卑族移风易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民族融合,其中包括了改穿汉服故选B项审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的“主要”这个限定语,根据分析ACD均错误考点:孝文帝改革点评: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明进程和推动北方社会的发展,孝文帝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同时,经营农业生产,也进入到农耕文明阶段7. 李玮,这个名字成为了今年夏天的一个微妙的代表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快乐男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参考答案:C8. APEC的成员国国家是A.亚洲国家 B.发展中国家C.西方国家 D.环太平洋国家参考答案:D9.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参考答案:B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监察的对象是官员,体现的是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并且还是最早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例如,通判是对州府的长官是有监察的责任,但不是最早的。
10. 《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人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材料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政府机构繁多B.国家干预经济C.政府资金雄厚D.社会经济繁荣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罗斯福政府广设机构,拨款众多,雇佣大量无业人员,说明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AC说明罗斯福政府具有大规模国家干预经济的实力,不符合题意;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当时美国社会经济萧条,故D不符合题意11. 曾任巴西共产党副主席的阿尔多?雷贝洛指出,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思想和实践不但对中国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对全世界,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思想”确立为我国改革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参考答案:C1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参考答案:A13.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不会威胁到民主政治,排除A.D;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因此不会遭到流放,排除B;资助贫穷公民虽然属于正义行为,但一旦为个人赢得政治声望,就有可能导致个人权力上升,威胁民主政治,故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14. 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参考答案:C材料中林则徐认为英国“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虽然林则徐不为英国的富强所吓倒,主张坚决斗争,但林则徐这时对英国的认识还说不上十分深刻,在有些事情上只见其表象,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此时的认识谈不上清醒;B选项只是浮于表面,没有理解材料真实内涵;D选项是林则徐得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被历史证明15.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16.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参考答案:C 考点: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A项错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D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始皇时期,B项不符合史实17.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反映老子()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C.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D.强调无为而治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
材料当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思主要是积少成多,强调是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实现向他的对立面转化的过程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家的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18.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B.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参考答案:B19. 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于1928年写成《中国大众》一书,对毛泽东著作部分内容做了简介这本书内容不会包括A.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情况B.有关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情况C.遵义会议的情况D.有关湘赣边区的状况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28年”,美国记者1928年写成的《中国大众》,可知,书中涉及的内容肯定发生在1928年以前。
结合选项分析:A、B、D三项均发生于1927~1928年;C.遵义会议的情况,发生于1935年1月,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20.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其意在( )A.加强东西欧的政治经济联系 B.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C.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 D.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参考答案:考点: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发展.需要掌握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状况,解题时注意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解答:联邦德国并不能代表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1969﹣1974年”可知,处于冷战时期,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紧张,勃兰特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不是为了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应排除.从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的内容看,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政策,说明联邦德国逐渐要求独立自主,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故D项正确.故选D.21. 康德生活在严格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