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理论研究综述.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6799396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理论研究综述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陈青松许艳娜Reference: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理论研究,在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后,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但纵观现有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体系本文力图对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明确理论的最新进展,同时也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照Keys: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计价货币选择F832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9年,Mckinnon指出在选择计价货币时,受商品差异性影响很大,从供求规律来讲,当贸易的商品为差异性较大的制成品时,由于生产商处于优势地位、拥有定价权利,则一般以出口国货币交易计价( PCP);Grassman( 1973)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Crassman法则本文就是在Mckinnon和Crassman的基础之上做出的进一步研究一、国外计价货币理论综述1.以市场份额为角度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PhilippeBacehetta、Eric van Wincoop (2002)认为出口商在出口国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越倾向于以对自身有利的本国货币作为贸易计价货币,通过美国、德国、日本市场份额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元与德国马克在国际结算中的比例与其国际贸易份额匹配,而日本几乎一半的贸易与美国发生,因此相对市场份额较小,从而验证了本币结算比例与市场份额正相关;同时Bacehetta和Wincoop也认同,计价货币选择具有历史惯性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计价货币的选择不受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只取决于其自身的利润函数对汇率的凸性。

      2.以汇率的波动影响为核心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Philippe Bacehetta、Eric van Wineoop (2002)在考虑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之上指出,相比于由生产者的PCP定价,购买方的LCP定价,更容易受汇率制度的影响Devereux和Engel (2001)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经济下,两个国家的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作出不同的假设后,发现出口商和进口商都希望选择具有最稳健货币政策的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当本国货币政策比较稳定时,出口商就会选择PCP,国外进口企业会选择LCP;而当本国货币政策变化较大时,出口商会选择LCP,外国进口企业将选择PCP3.市场选择规律和商业谈判能力作用下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Patrik Anckar、Saeed Samiee( 1998)根据市场交易的货币选择理论和商务谈判理论,从出口商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了出口贸易中货币的选择:消费者导向型出口商受制于消费者意愿,倾向于选择LCP;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市场替代性不强的产品出口商,能够选择PCP;进口国进口量占本国产品出口份额较低时,出口商能够选择PCP;有定价权的出口商,能够选择PCP:在商业谈判中,具有相对谈判能力的出口商,能够选择PCP;产品在市场上遭受竞争压力大,出口商一般将选择LCP;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强的时候,出口商一般选择PCP;如果该产品所在的行业已经有确定的货币计价方式,则出口商一般都遵循行业惯例,沿用已有的货币定价。

      4.金融市场交易程度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Rey(2001)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引入货币交易成本,从贸易关系实力和交易成本大小,从理论上证明结算货币选择的存在有多重均衡,她发现在外汇市场存在该货币的大量交易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该货币的使用,并指出由于外汇市场存在着多种均衡,货币成为媒介货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货币具有“历史惯性”,一旦成为结算货币后,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增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巩固了其结算货币的地位;Rey还发现国际货币的需求量受一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或国际市场对其商品的需求量影响;Hiroyuki0i、Akira Otani和Toyoiehrou Slurota (2003)研究认为当一国企业既要从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资本融资又要从事国际货物贸易时,更倾向于使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货币币种很多只能在国际货币市场上获得美元融资的国家,在选择国际贸易计价货币时就会更加倾向于使用美元5.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Fukuda、Ono (2006)通过研究认为,一国经济实体规模越大,不仅可以增加出口商的国际影响力,还将影响进口商对其货币的接受程度,一国经济实体规模越大,将越有能力选择本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Munden( 2003)指出人们对该货币长期稳定的信心是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而信心主要来源于货币流通的规模化、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强大的货币发行权等;Devereux、Engle( 2004)通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波动与汇率波动密切[来自wWw.lW5u.Com]相关,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供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汇率波动对物价的冲击,将增强货币持有者的信心,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们选择用该种货币进行结算。

      二、国内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理论综[来自www.lw5u.CoM]述自本世纪初开始,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的学术研究中,有关人民币在贸易中的支付结算作用己受关注巴曙松(2003)指出,推进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支付结算功能,从而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程度,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务实策略郑凌云( 2006)研究了从周边国家本币结算扩展到非毗邻国家的必要性、可行性,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边贸结算职能起步,在一定程度的积累后扩大到一般贸易中履行结算功能,最终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许少强( 2006)通过对人民币对外执行结算货币职能的思考,指出在放松外汇管制、维持人民币稳定汇率和较低的通胀率的前提下,建设并放开金融市场,人民币将成为对外贸易结算货币,且与资本管制并存曹勇( 2007)谨慎的认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将面临很多的制约因素:首先是受制于本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只有占据世界贸易足够大的比重,方有可能使用本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张立群( 2008)认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结算体系,是和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人民币在短期内想获得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是不现实的,可以在周边贸易中,尽量推行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交易,逐步准备条件。

      在2009年前后,受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政策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多了起来:张宇燕( 2008)认为由于我国在世界出口额比重的增加,特别是正逐渐取得东南亚出口市场的主要份额,而现有国际货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遭遇信任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具备初步条件,正是推行“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良好时机吉晓辉( 2009)认为,由于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外部需求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稳步趋升以及国内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为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有很多学者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状况提出了担忧,黄泽民( 2009)认为受制于对外贸易占本国经济的比重,中国经济过分依靠外贸出口影响本币地位,中国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成功转型是人民币跨境结算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孙立坚( 2009)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取决于我国结算体系的先进程度和运作效率,以及能否解决、引导和控制人民币头寸盈余状态下结算过程中非居民的“保值”需求、“增值”需求;同时认为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将受制于现有国际货币的“历史惯性”,人民币品牌宣传也需要很长的消化时间,应继续加强人民币国家结算货币功能宣传,同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也应坚持走周边化、区域化的道路。

      谭雅玲( 2009)认为交易规模影响交易成本,目前人民币交易规模过小,交易成本较高,降低了人民币的使用意愿,同时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受其币值稳定性的制约余丰慧( 2009)认为人民币不断升值为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人民币能否在跨境贸易中顺利推进,主要取决于非居民贸易对象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和使用意愿赵庆明(2009)认为,美元贸易结算方式根深蒂固和买卖双方更看着差价利润的心理制约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赵庆明还指出以哪种货币结算主要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地位赵锡军( 2009)也认为目前中国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根本制约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相关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技术问题的尽快解决也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进程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而言,货币计价选择理论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关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论述,西方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及其产生的影响,而我国大部分学者更偏向于从我国跨境贸易的现实出发,来展开论述,这些都会对计价货币选择的经验研究的推动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我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Reference:1. Grassman, Sven. Currency Distribution and Forward Cover inForeign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3(6):215 - 2212. Bacchetta, Philippe and van Wincoop, Eric.A Theory of theCurrency Denomination of Imemational Trade[J].Joumal of Intema-tional Economics, 2005( December) 67 (2): 295 -3193. Copinath, Cita, Oleg Itskhoki and Roherto Rigobon. Curren-cy Choice and Exchange Rate Pass - through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2009 forthcoming4. McKinnon, Ronald I.After the Crisis, the East Asian DollarStandard Resurrected: An InterpretaLion of High Frequency ExchangeRate Pegging. in J.Stiglitz and S.Yusuf 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5. Munden, Robert. Currency Areas, Exchange Rate Systems and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 Paper delivered at Universidad del CE-MA, Buenos Aires, Argentina, on April 17, 20006. Munden, Robert.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A一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Vol. 51, September, pp. 657 -6657。

      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的边贸之路[J].浙江经济,2003 (15).8.陶士贵,人民币的“国际可接受性”策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9 (09)9.曹勇.国际贸易发票货币的选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 (4): 41 -4710.孙立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机遇与挑战[J].金融博览,2009 (08): 16收稿日期:2011 - 07 - 14:关宏锐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