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析幼儿师范舞蹈教育的境遇与面临的挑战基础教育论文0.doc
3页析幼儿师范舞蹈教育的境遇与面临的挑战_基础教育论文 内容 摘要:幼儿师范舞蹈 教育 面对的是全国幼儿园的舞蹈 艺术 教育,在体现师范特点和教育特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幼儿的特点如何放下对专业知识高、精、尖不切实际的追逐,向宽、广、泛的舞蹈教育者、组织者转换,使之 科学 、合理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突现舞蹈在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 键 词:教育 幼师舞蹈 探索 素质教育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多年光景了,过去,舞蹈教育在教育领域一直处于被轻视、被冷落的境地, 中国 教育改革的 发展 和逐步深入,给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使艺术学科的美育功能得到强烈突现,舞蹈教育也终于争得了一席之位,进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美术和 音乐 一统天下的局面舞蹈教育蓬勃发展,幼师舞蹈教育在普通学校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 目前 国内大部分幼师专业已由原来的中等教育晋升为高等教育,这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为舞蹈高等教育所应具备的结构和内容作些 研究 和思考,为幼师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作些建设和安排幼师舞蹈教育一方面有来自师范类教育自身的 问题 ,另一方面还有舞蹈学科从母体(专业教育)吸纳后自身消化不良的障碍,同时还有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后的不适,三者的叠加越发使幼师舞蹈教育荆棘丛生而富有挑战性。
一、从“教”的角度看幼儿师范舞蹈教育 幼儿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等以下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阵地,与强调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为目标的专业舞蹈学院,在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极为不同幼儿师范舞蹈面对的是全国幼儿园的舞蹈艺术教育,体现师范特点和教育特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幼儿的特点如何放下对专业知识求高、求精、求尖不切实际的追逐,向更宽、更广、更泛的舞蹈教育者、组织者转换,使之科学、合理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1.教材幼儿师范舞蹈教育的教材建设要贴近全国幼儿园的实际,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法,以适应教学对象的特殊需要由于幼师是从中等教育晋升为高等教育不久的“新”学科,教材建设尚在摸索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材都是在沿用师范类教育的同时再加上从职业教育中剥离再生出来的内容进行磨合,随意性放大,使得对师资的要求和舞蹈课程的设计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新兴故缺乏经验和 历史 的参照,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教材上的冲突是显然的,但任何专业的完善都离不开深入的研究,都需要一个不断自我破立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是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材构建既要具有 理论 性又要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目前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 科技 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和舞蹈文化相关的课程,使舞蹈教育的教材更加丰富和系统,以满足学校多元、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比例的内容能够对应当今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贴近幼儿园的实际教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和反复验证的过程,从学术角度保证教材建设的合理性,使“师”“教”“幼”同步发展 2.教师素质 教育 的 时代 , 社会 对人才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舞蹈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舞蹈教师应该符合时代 发展 的要求,即:一方面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和审美等基本修养,另一方面还应具备适应教学水平发展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多方面素质教师要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他们的文化和审美判断力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要加强基础 学习 ,对丰富的舞蹈文化要有传承和发展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有创新能力,舞蹈教育的思维要由“形式思维”转向“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教育者的目的;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和 分析 的能力,要有深刻、开阔和灵敏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示范能力及组织能力教师要对舞蹈教育身体力行,精心 研究 ,要身心健康地去传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尊重、开掘学生的个性和优长,注重后延性,强化和突现素质教育的立体性和整合性 3.教学 方法 。
教学方法要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在设计或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重视认知、情感、技能、身体与各项目标的协同达成,注意在侧重实现某一目标时,兼顾其他目标的达成,做到目标达成的全面性在舞蹈训练过程中不拘泥于职业舞蹈训练的 内容 和标准,进行简单的删减和修改,尤其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训练内容、强度上的不同要进行严格的区分,避免造成运动损伤,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在民族民间舞素材的选择上,将不同民族的儿童舞蹈进行加工,寓教于乐,加强风格性的掌握和训练;在不同民族舞蹈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地域特征,选择相关民族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在舞蹈创编课上,强调舞蹈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观念及方法,在不断发展变异的文化语境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动作的组接、融汇、变异中探索动作与形象、表现内容与方式背后的文化支撑点 二、从“学”角度看幼儿师范舞蹈教育 幼儿师范舞蹈教育,作为一门应幼儿园舞蹈教育及非职业化群众普及教育之应运而生的学科,在招、考、学一系列环节上应紧扣其特有的标准录取 考试 先进行专业考试再统一进行文化考试,在专业过线后按文化课分数从高逐一录取这样,在保证专业过关的同时加强了文化的比重 艺术 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也是舞蹈所必需提及的话题。
社会上对舞蹈学生有偏颇的认识,认为舞蹈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不然虽然舞蹈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要求技术性很强,而且有其自身的艺术 规律 及特殊性,但舞蹈学科滞后于其他学科,关键就是文化强调技术,重视文化,在幼师舞蹈教育中加强文化比重的结果让教育者真切体会到往往那些舞蹈好的学生文化也是不差的从专业上讲,一张白纸,没有太多障碍,保持着原始的本真反而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容易文化课好的学生同时其自律性和主动性也强随着 中国 经济 和社会体制的急速发展和变化,唯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后劲,才有潜力,才能缩短学生能力、素养和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的距离,否则舞蹈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舞蹈教育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和教育现象,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和锻炼让幼师舞蹈教育在舞蹈和教育之间寻找平衡与和谐,用理智的方式使幼儿师范舞蹈教育名副其实、掷地有声 参考 文献 :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 音乐 出版社,2000.4. [2]于平著.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美)约翰·马丁著,欧建平译.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