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共10页).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
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B.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C.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D.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追求“向善”,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诠释来看,儒家没有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B.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让大众接受。
C.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礼仪文化可以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B.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C.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D.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有助于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1) 文言文阅读(19分)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对答B.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素:向来C.天祥夜亡入真州 夜:在夜晚D.天祥临刑殊从容 殊:不同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C.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D.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6分)(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7分)(2) 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8.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9.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6分)(3) 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述而》)(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
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
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