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上第六单元文言复习 孟子 愚公移山 周亚夫军细柳.ppt
31页八上第六单元文言复习 二章富贵不能淫 生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 周亚夫军细柳孟子富贵不能淫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一、非大丈夫(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顺从迎合君王的喜好总结二、大丈夫讲仁德、守礼节、合道义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层次:个人国家结论对偶(处)在犯错误如果在国外译文: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受到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领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这样之后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总结: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列子愚公移山 愚公:目光长远 积极奋斗 全面 发展 智叟:目光短浅 冷漠逃避 片面 静止愚公与智叟愚公的精神不惧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为什么要用神话结尾?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探究学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营戒备森严,将士严阵以待“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军纪严明,不可通融“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军礼面圣,铁骨铮铮结构脉络周亚夫军细柳点明背景匈奴入侵驻守边关劳军情况霸上、棘门细柳以军礼见直驰入先驱不得入治军有方刚正不阿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将士送迎天子不得入按辔徐行文帝盛赞真将军劳军反应群臣反应皆惊探究学习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发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由此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明文帝是一个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胸怀宽广的人。
八上第六单元文言检测 二章 愚公移山 周亚夫军细柳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士,出则无敌国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句子翻译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长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就集合全家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凭借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二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3.遂率子孙荷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愚公移山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5.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8.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的南部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下属都骑着马迎送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于是文帝就派遣使者手持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问军队周亚夫军细柳 4.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披甲戴盔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5.天子为动,改容式式车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6.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