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政治分析.doc
2页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政治分析www. wenxuelunwen. com发布时间:2013年12月6日17:01:33【导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国等西方世界的封锁和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 策,中国加强了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贸易、投资活动以及政治文化交流 为此产生了大量的债权债务清算问题,因此确定清算方式与合理的汇率水平就显 得非常重要为了节省西方可兑换货币,减少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约束,社会主义国家 之间实行双边易货贸易的办法双边贸易的进出口额是平衡的,均以某一固定货 币(如清算卢布、贸易人民币、清算瑞士法郎、外汇人民币)计价,并通过记账方 式进行支付和清算的,双方相互以对方名义开立贸易清算一号账户,记载相互间 进出口货款的支付;非贸易往来款项(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直接、间接从属费用和一 般非贸易往来款项),则是以某几种货币计价并通过记账方式进行支付和清算的, 双方相互以对方名义开立贸易清算第二号账户和非贸易清算账户,分别记载贸易 从属费用和非贸易款项的支付每年将贸易清算二号账户和和非贸易支付清算账 户的余额,按一定比例转至贸易清算一号账户最终,贸易清算一号账户上形成 的差额,将由逆差国在下一年度以出口货物偿还。
其实,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清算方式也是分阶段变化的这种变化,在很大 程度上受着政治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到1970年以前,我国同原社会主义 国家的清算大部分以卢布记账清算1967年、1968年分别对阿尔巴尼亚、越南 贸易由原来的以卢布计价清算,改为以贸易人民币计算后来,中苏交恶之后, 情况有所变化1970年,对其他原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蒙古除外)的贸易 也相继由原来以卢布计价清算改为以瑞士法郎计价清算;而对罗马尼亚、蒙古则 由原来以卢布计价清算改为以出口国货币计价1975年开始,我国对原社会主 义国家的协定贸易换货的作价原则又进行了根本的改革,取消了原来多年固定不 变的卢布传统价格,改为按国际市场价格计价与清算体系相适应,我国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汇率均以政府协定的方式确 定最先是中苏两国制定了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以后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通 过对卢布套算而成也就是说在原社会主义阵营里,卢布是关键货币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确定人民币与卢布的比价关系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有两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其一是金平价,但是两种货币都没有含金 量;其二是根据双方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之比,即购买力之比来计 算,但中苏贸易开始之时,选择商品上有一定的困难。
最后还是找到了美元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关键货币作为基础,双方同意按照两种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来 套算看来,从制度经济学来看,人民币与卢布要建立新型的汇价关系无法摆脱 对美元的路径依赖直到1951年6月,中苏两国重新确定汇率,由于卢布后来 规定了含金量,于是人民币也按黄金的收购价、卢布按其规定的含金量来确认两 种货币的汇率,几经调整直到1961年,人民人民币对卢布正式汇率确认为100 元人民币=45卢布同时,人民币对卢布还有一个非贸易汇率,这也是经过一系 列复杂的计算确定下来的此外,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经过卢布汇率套算 而成°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汇率安排的基本特征:一是原社会主义阵营中是以卢布为关键货币的,但是没有形成与布雷顿森林 体系这样自由兑换的货币体系与汇率体系,这种建立在清算安排下的汇率决定有 着一套非常复杂的公式复杂的官方汇率体系,正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计划经济 的体现二是这种汇率安排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波匈事件、布拉格之春、珍宝 岛事件,都对汇率安排产生影响,有些事件使汇率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然 而,正是这些事件也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民族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三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汇率的调整过程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历史演变, 汇率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中苏关系从密月期到七年之痒最后到分道扬镣的 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