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03709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小抄自考笔记自考串讲.doc
9页3709 -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绪论和第一章样本,完整版12页〕 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完整版请联系1273114568索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 〔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锋利化 〔4〕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2.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表达〕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别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别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别离 3.英国古典经济学: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主要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些根底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展 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开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体系,它能正确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做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开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2.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中不断开展的科学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根本观点、根本立场、根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局部,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本,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1〕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去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 〔3〕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开展而不断开展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根底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1.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表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1〕坚持党的思想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创新 〔3〕实践根底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3.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 4.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议的重要性 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开展而开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完整版请联系1273114568索取义的本质特性列宁所:“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社会实践是不断开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展的一条根本规律一句话,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开展的学说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人类社会的开展规律是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展开的,科学的理论就应该能够随着实践的开展而开展,否那么,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不科学的理论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开展着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总结和概括,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不断开辟认识开展的新道路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自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脱离历史的客观进程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尽管?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种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无疑成为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主观原因和自身动力。
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不断创新的勃勃生机,就是因为它始终与时代、实践的开展相一致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客观上是由时代特点和时代进程决定的,它的创新和开展都具有客观必然性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近期的具体理想就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根底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4.理想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关注过去、向往未来、设想未来 5.过去、现在、未来这时间的三个向度的关系,展示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极端重要性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2〕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开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2〕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3〕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4〕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那么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那么,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实用主义的方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 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那么,所以,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决信念,树立和坚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抗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效劳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开展而开展 2.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开展机遇 3.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答复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开展 4.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根底,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开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答复的重大问题完整版请联系1273114568索取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开展的最一般规律 〔2〕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 〔3〕哲学的根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4〕掌握哲学根本问题的意义: ①掌握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答复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