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电荷数-详解.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78098719
  • 上传时间:2022-04-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分类: 电力 属性: 技术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分两层)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有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对于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基本概念  简介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离子内则要去掉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核电荷数的测定  1913年,莫斯莱(HenryMoseley)用不同元素作为产生x射线的靶子,测定其波长他发现,每种元素能产生特征x射线,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不同他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公式:  1=λa(Z-b)2  式中λ为特征x射线的波长,Z为原子序数,即元素在周期系中排列次序,a、b为常数该式表明,λ倒数的平方根与原子序数成直线关系  莫斯莱的研究成果  莫斯莱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元素在周期系中的“位置”具有其内在根据,它是由元素的本性决定的,通过特征x射线波长的定量数值表现出来这项成果确定了元素周期系的严格顺序,从氢到铀依次排列92种元素;同时解决了按原子量顺序排列的不协调问题,即揭开了元素排列顺序中原子量倒置之谜。

      例如,碲的序号为52,碘的序号为53,碲理应排在碘的前面  发现历史  荷兰物理学家提出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  1913年,荷兰物理学家范登布洛夫提出,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1920年,查德威克(J·chadwick)做了不同元素的α散射实验,测定核电荷,证明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由此可以解释一系列问题首先,解释了位移定则和同位素现象元素放射出α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减少α,相应的,原子序数减少α,元素在周期系中向左位移两个位置;放射β粒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放射出一个电子,核电荷数增加一个单位,元素在周期系中向右移一个位置原子核电荷相同,在周期系中即处于同一个位置,不论其原子量是多少,这就是说,同一元素核电荷数相同,原子量不同其次,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元素原子的电子数第三,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使后者得到了物理解释  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由核电荷数决定的  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使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获得了具体的物理意义;同时,它具体说明了“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即由核电荷数决定的因此,元素可以被理解为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形式,或者说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1919年,卢瑟福(E·Rutherford)用α粒子轰击氮,实现了人工核反应  放射性元素、非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转化的  由此证明,元素,无论是放射性元素还是非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转化的,前者可天然转化,后者可通过人工方式实现转化以前那种认为元素是绝对不变的、不可转化的观点,最终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  现代化学中的元素概念的演变,是在19世纪元素周期系的元素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表现为对周期系中“位置”的特征的肯定、确证、充实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演变中,元素是在周期系中占据一定位置的原子形式,这是在19世纪确立的,它作为一个基础,是进一步演变的起点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没有动摇这个基础,相反,以元素天然转化性说明了这个基础的可靠性同位素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基础的牢固性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及两者在数值上相等的发现,则进一步揭示了“位置”的本质,充实了它的内容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