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7866353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0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晨鸟教育 Earlybird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 【热点链接】 2020 年 3 月 11 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 2019 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 2019 年我国全年共完成造林 706.7 万公顷、森林抚育 773.3 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 314.7 万公顷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 2.2 亿公顷2019 年新增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什么? 提示 新增的森林为人工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水平 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植被类型 水平 2:根据景观和影像图,归纳主要植被类型的景观特点 水平 3:根据图表资料,说明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水平 4: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说明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布局植被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分布地区 地理实践力:观察校园植被,总结其特征,探讨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 认识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01下层、岩石圈的□02上层和整个□03水圈。

      2.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对□04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晨鸟教育 Earlybird (2)具有□05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 1.判断正误 (1)生物圈是最厚地球圈层×) (2)生物圈不能影响地表形态×) 2.生物圈能够促进地表环境的形成,根本原因是绿色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合成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 B 解析 生物圈能够促进地表环境的形成,根本原因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举例说明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物质迁移过程 提示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圈进行物质迁移;通过植物根吸收及生物体死亡与岩石圈进行物质迁移;通过根吸收与叶面蒸腾与水圈进行物质迁移 二 识别植被类型 1.森林植被 森林类型 典型特征 分布 常绿阔叶林 四季□01常青;树冠浑圆,叶面多呈革质 □02温暖湿润的热带、□03亚热带气候区 落叶阔叶林 夏季葱绿,□04冬季落叶;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湿润、半湿润的□05温带气候区 针叶林 叶子呈□06针状 寒温带(□07亚寒带)气候区 2.草原植被 植被类型 分布 特征 热带草原 主要分布在□08南北纬 10 度到20 度的热带大陆 植物具有耐旱性,湿季时□09郁郁葱葱,干季时□10凋萎 温带草原 主要分布在□11温带半湿润、半群落结构简单,仅有草本层, 晨鸟教育 Earlybird 干旱地区 植物具有□12耐旱的特征 1.判断正误。

      (1)常绿阔叶林一般分布在水热充足的地区√) (2)低纬地区没有针叶林分布×) 2.在我国,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 A 解析 在我国,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3.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哪些? 提示 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3.荒漠植被 (1)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2)特征:植物叶面□13缩小或退化,具肉质茎或叶,茎叶覆盖茸毛,根系□14发达 三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自然环境影响植被的种类与分布 气候 不同的热量、降水及组合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 降水□01丰富的地区——森林植被 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02草原植被 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03荒漠植被 其他因素 土地、地形 碱性土壤利于□04紫薇等植物生长, 晨鸟教育 Earlybird 酸性土壤利于马尾松、 □05茶树等植物生长 (2)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苔藓植物—□06阴湿环境,铁芒萁—□07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碱性土壤环境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环境功能如下: (1)□08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2)□09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10生物多样性 (4)□11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1.判断正误 (1)决定植被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2)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2.仙人掌可指示( ) A.寒冷环境 B.炎热环境 C.干旱环境 D.湿润环境 答案 C 解析 仙人掌可指示干旱环境 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提示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主题探究 生物圈 晨鸟教育 Earlybird 下图为生物循环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按图中环节简要叙述生物循环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中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迁移、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________界和________界联系起来。

      [成果展示] (1)①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 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成为动物的食物 ③动植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 (2)化学元素 能量 有机 无机 生物圈的作用 (1)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各种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各种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着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 晨鸟教育 Earlybird (2)生物圈对于地表环境具有调节和稳定的作用 生物圈使地球表层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使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地面气温 15 ℃左右) 生物圈是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据此回答 (1)~(2)题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2)下列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 ②生物促使了自然界中化学元素的迁移 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环境的根本原因 ④生物影响着土壤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①②④ 生物圈和生物与环境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生物圈 生物圈属于外部圈层,且不占有独立空间。

      生物圈位于地球表层, 占据□01大气圈下层, □02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层 生物与环境 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重要作用,根本原因是绿色植物的□03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生物通过□04新陈代谢使化学元素迁移,影响水体、土壤和岩石风化 [答案] (1)D (2)D 晨鸟教育 Earlybird 主题探究 植被类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植物种类占全国的 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 1/4,森林覆盖率 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左图为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模拟图,右图为西双版纳森林景观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将植被分为哪两类?两图分别属于哪类植被? (2)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要说明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形成的原因 (4)西双版纳生物物种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 [成果展示] (1)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左图为人工植被,右图为天然植被 (2)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3)根据阳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依照不同种类的经济林喜光程度的差异,分层布局相应的经济林,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效果。

      (4)地处热带雨林(季雨林)地区,水热充足,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 1.森林植被 主要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典型的森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等 类型 特点 举例 常绿阔叶林 由常绿的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一般分布在温暖湿润的热樟树林、椰子林等是常绿阔叶林 晨鸟教育 Earlybird 带、亚热带气候区,植物茂密,树冠浑圆,树叶叶面多呈革质,具有光泽,无毛,稍硬 落叶阔叶林 由落叶的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常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 常见的落叶阔叶树种包括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 针叶林 由针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叶子呈针状,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和耐旱、喜温和喜湿等不同类型分布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大规模成片分布的针叶林主要在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 针叶林主要由云杉、 冷杉、落叶松等一些耐寒树种组成 2.草原植被 草原植被是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 类型 特点 分布区 热带草原 耐旱,生长着很高的草类,并零星点缀着树木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植物的季节变化,引起动物的大规模迁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 ~20° 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在500~1 000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干季几乎没有雨水 温带草原 群落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树木,仅有草本层。

      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 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3.荒漠植被 晨鸟教育 Earlybird 概念 指植物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分布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特点 ①有的植物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无叶,以减少水分蒸腾;②有的具有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③有的茎叶覆盖茸毛,以抵抗灼热;④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以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 300 mm;大西洋 B.大于 300 mm;印度洋 C.小于 300 mm;印度洋 D.小于 300 mm;北冰洋 区分荒漠和草原的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类型 根据□01降水量和干湿状况判断 图示地区降水□02稀少,以□03荒漠和草原为主,□04丙降水最少,以荒漠为主 晨鸟教育 Earlybird 降水 根据□05等降水量线和地形判断。

      丁地降水□06大于 300 mm, 水汽主要来自□07大西洋 [答案] (1)B (2)A 主题探究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下图为植被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此作用把地理环境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联系起来 (2)箭头 a 表示植物叶片的________作用;箭头 b、c 分别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________,释放________ (3)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哪些? [成果展示] (1)有机界 无机界 (2)蒸腾 二氧化碳 氧气 (3)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 1.植被的分类 根据人类影响程度 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根据植物群落类型 森林、草原、荒漠 2.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光照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热量和水分对植被分布有显著影响 晨鸟教育 Earlybird 光照 喜光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分布在向阳的地方,占据林中的上层 喜阴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少量的阳光,分布在背阳阴蔽的地方,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热量 影响植被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3.自然环境对植物特征的影响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被,它们在个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1)水生植物:生长在水域中,形成水生植物,如莲花等,叶子硕大,根系不发达 (2)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地区,形成旱生植物,如骆驼刺、仙人掌等,叶片细小,根系发达 4.植物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自然环境长期的依赖作用,使植物产生某些适应性与其生长的环境保持统一,使植物能够指示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因而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如树冠可指示风向,根系发达可指示干旱环境,植被茂密可指示温暖湿润环境等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植被类型属于( ) 晨鸟教育 Earlybird ①天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草原 ④荒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关于图示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根系发达 B.高大繁盛 C.茎叶退化 D.旱生植物 植被类型及环境特征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类型 植被可划分为□01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也可划分为森林、□02草原、荒漠 图示地区□03荒漠广布,有少量的植物,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环境 根据环境特征判断植被特征 沙漠地区植被为旱生植物,根系发达,植物很小,茎叶退化 [答案] (1)C (2)B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 45 页问题] 思路点拨 图中有温带草原和荒漠植被,反映了库布齐沙漠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材第 46 页活动] 思路点拨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从空气(大气圈)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岩石圈)中吸收水分,氮、磷、钾等化学元素,同时制造葡萄糖和氧气生物生存需要呼吸,此过程中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将其释放到大气中 [教材第 49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根据常绿阔叶林一年四季常青,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因此冬季 晨鸟教育 Earlybird 判别较容易 2.常绿阔叶林一般分布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落叶阔叶林通常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常绿阔叶树树冠浑圆,树叶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常见的树种有樟树、椰子树等落叶阔叶树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常见的树种有桦树、杨树、榆树、银杏树等 [教材第 52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根据库布齐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图示景观可知图中的植被类型温带草原、荒漠植被 2.该照片在冬季南京紫金山拍摄,南京紫金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照片中部分植被没有落叶,该类植被属于常绿阔叶林;部分植被已经落叶,该类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 3.可根据旅游时间、地点及旅游地所属气候类型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 1 人地协调观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下图为团城设计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1.冬季时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适宜古树生长的温湿环境 答案 D 解析 冬季,北京降水少,土壤中水分含量少,A 项错误;含水涵洞的水补 晨鸟教育 Earlybird 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较小,B项错误;对于北京而言,冬季不是古树主要的生长季节,且含水涵洞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是水分,不是养分,C 项错误;结合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的生长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D 项正确 2.团城所在城市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C 解析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素养提升 2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读我国植被分布图,完成 1~2 题。

      1.甲、乙、丙三类植被分别是( ) A.森林 草原 荒漠 B.森林 荒漠 草原 C.草原 森林 荒漠 D.荒漠 草原 森林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甲类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该区域降水较多,为森林;乙、丙两类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丙类植被所在地距海更远,故乙为草原,丙为荒漠,A 项正确 2.造成甲、乙、丙三类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 C 晨鸟教育 Earlybird 解析 甲类植被所在地距海近,降水多,为森林;丙类植被所在地距海最远,降水最少,为荒漠故造成三类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C 项正确 素养提升 3 地理实践力 1.寻找中国(或世界)植被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2.调查当地主要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类型,说出其环境特征 3.调查当地可指示环境特征的典型植被 4.调查当地城市绿化植被,总结其主要作用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探究点 题号 生物圈 1,2 植被类型 3,4,5,6,7,9,11,13(1)(2) ,14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8,10,12,13(3)(4)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中 A 是绿色植物。

      读图回答 1~2 题 1.(综合思维)图中所示的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风化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A 是绿色植物,且有氧气放出,因此表示光合作用 2.(综合思维)图中所示内容的影响是( ) 晨鸟教育 Earlybird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 ④与水圈的关系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与水圈也存在着密切联系 某类植物(右图)不跟土壤接触, 其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 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读图,回答3~4 题 3.(综合思维)该类植物为( ) A.藤本植物 B.附生植物 C.草本植物 D.寄生植物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和图示信息可知,该类植物为附生植物,故B 项正确 4.(综合思维)该类植物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A 解析 附生植物主要出现在热带雨林,故 A 项正确。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 5~6 题 晨鸟教育 Earlybird 5.(综合思维)该景观图反映的植被是( ) 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B 解析 据景观图可知,该地区树木高大稀疏,草原广阔,且主要动物为斑马等大型动物,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故B 项正确 6.(区域认知)该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巴西高原 D.东非高原 答案 D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为热带草原,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和巴西高原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但图中有斑马,故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东非高原,D 项正确 读某国植被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 7~8 题 7.(区域认知)甲、乙、丙植被类型分别是( ) A.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B.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C.荒漠草原 荒漠 草原 D.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答案 A 解析 由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甲、乙、丙均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水分条件稍好的甲为草原,水分条件最差的丙是荒漠,乙为过渡性植被荒漠草原 晨鸟教育 Earlybird 8.(综合思维)造成甲、乙、丙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答案 B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导致三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的水分条件不同,故 B 项正确。

      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树从当地分布广泛且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大乔木中选取湖南郴州市树为樟树,河北石家庄市树为国槐据此完成9~10 题 9.(区域认知)樟树和国槐分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常绿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答案 A 解析 湖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北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国槐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 项正确 10.(综合思维)导致湖南和河北两省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 D 解析 湖南和河北两省纬度差异明显,造成热量差异大,从而导致树种差异,故 D 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植被景观图,完成 11~12 题 晨鸟教育 Earlybird 11.(人地协调观)图示植被类型属于( ) ①天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草原 ④森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当地茶农正在从事采茶活动图示植被为茶树,茶树属于森林;茶树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属于人工植被。

      12.(区域认知)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 D 解析 我国茶树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 13.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属于人工植被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8 分) (2)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是什么?(8 分) (3)指出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4 分) (4)指出甲、丁两类植被的显著区别4 分) 答案 (1)乙 丙 甲 丁 (2)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 晨鸟教育 Earlybird 花和板根现象 (3)枝叶退化为针状适应干旱寒冷的环境 (4)甲秋冬季落叶,丁四季常绿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乙为热带雨林,丙为亚寒带针叶林,属于自然植被;甲为苹果树,丁为柑橘树,属于人工植被第(2)题,乙为热带雨林可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第(3)题,丙为亚寒带针叶林树叶退化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第(4)题,甲为苹果树,属于落叶阔叶林;丁为柑橘树,属于常绿阔叶林显著区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落叶,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 14.读非洲植被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A 为________________,所在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 在 南 美 洲 的 ________________ , 非 洲 的 ________________ 和 亚 洲 的________________10 分) (2)B 为________________,所在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有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 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 高原、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高原等10 分) (3)C 为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8 分) 答案 (1)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平原) 刚果河流域(盆地) 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 (2)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东非 南非 巴西 晨鸟教育 Earlybird (3)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非洲北部(北非、撒哈拉沙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 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分布地区。

      第(2)题,B 为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地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巴西高原等第(3)题,C为热带荒漠,主要分布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最大分布区为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