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docx
4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中学校 刘明辉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 作者介绍投影: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写作背景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四、 诗文赏析(一)聆听感受1、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2、 读准字音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二)整体把握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2、解释词句,理解诗歌大意3、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线索——一天的雪景变化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三)赏析咏雪部分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①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②概括咏雪部分写胡天的雪的特点和作者的心情雪的特点: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情感: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诗有何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五、 布置作业1、 背诵默写2、 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