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docx
17页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C.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 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参考答案:C2. 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信息传递 B.物种丰富度 C.年龄组成 D.种间关系参考答案:C3. 食品添加剂中的鲜味剂和色素分别是( )A.谷氨酸、胡萝卜素 B.苹果酸、红曲素C.高果糖浆、胡萝卜素 D.肌苷酸、柠檬酸参考答案: A 食品添加剂中的鲜味剂通常是谷氨酸,色素通常是胡萝卜素4. 白化病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两个孩子,则两个孩子中出现白化病的率是 A.1/8 B. 1/4 C.1/2 D.3/4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排出的尿中含有H218OB.给水稻根提供3H2O,水稻根细胞中可出现3H的有机物C.给花生提供15N的硝酸盐,则在其种子的油脂中可能出现15N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少数含32P参考答案:C略6.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参考答案:B再分化发生在c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7.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②所用的技术手段不相同 ③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④都能形成杂种细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8.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旋→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DNA连接酶完成的C.延伸过程中需要耐高温DNA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PCR技术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参考答案:B9.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组是.A.ATP、DNA、RNA B.生长素、生长激素、性激素.C. 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参考答案:A10. 转基因植物的营养成分可能发生改变的根据是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可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参考答案:D11. 生物体具有生殖现象,其主要意义是( )。
A.增加生物的变异性 B.保证种族的延续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促进个体的生长参考答案:B12.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生长激素分泌正常,人体生长正常B.缺I引起甲状腺肿大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产热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等几乎全身的细胞参考答案:A13. 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ATP B.酶 C.蛋白质 D.葡萄糖参考答案:A14. 能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参考答案:D 15. 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都有的单糖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参考答案:C16. 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原因是( ) A.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B.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确保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供应 D.防止分割而来的两个体性状差异大参考答案:A略17.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
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0 B.25% C.50% D.100%参考答案:D18.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描述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参考答案:D8.下图表示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获得免疫力比较好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采用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参考答案:B解析: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采用方法①可快速直接杀灭病毒,效果较好,而方法②中抗体生成慢,不利于疾病治疗但由于方法②可以形成记忆细胞,所以其免疫维持时间长,较适合用于疾病的预防通过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20. 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
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参考答案:A略21. “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把“落花”转化为“春泥”中无机盐的生物是( )A. 生产者 B. 次级消费者C. 初级消费者 D. 分解者参考答案:D【分析】“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秋风吹落叶本是件无奈的事,但来年春天可以化作肥料,滋润花朵生长详解】能把“落花”转化为“春泥”中无机盐的生物是分解者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22.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同学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学生操 作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甲根尖1~3mm处-+++乙根尖1~3mm处+-++丙根尖5~7mm处++++则甲、乙、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参考答案:C 23. 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参考答案:A24.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于培养的细胞最好取自健康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稀释制成细胞悬液培养 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D、传代培养的细胞在传至40—50代左右时,增殖会逐渐减慢,以至于完全停止,所培养的细胞全都衰老死亡参考答案:D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 B.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D.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参考答案:A26.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参考答案:A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兴奋传递到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相继发生的,A项错误,B项正确;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该间隙即为突触间隙,C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7. 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②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①正确;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清属于血浆的组成成分,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②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发生粒体基质中,③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进而和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④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⑤错误;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⑥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呼吸、体液免疫、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8. 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其中B为细胞表面的受体各种分析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