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典故.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16296866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8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历史上有名的教子典故 篇一:古人教子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0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才能,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指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导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导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十分喜好钻研学问,四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有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逊小心,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爱好,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说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 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挡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觉门外的两个雪人!此后,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究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恳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后把它给吃掉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擅长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画荻教子 北宋时候,有个优良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卓越,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话说清康熙年间,山东即墨县有个叫高东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丢下个不到五岁的男孩长福高东方一个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万般无奈,高东方也只好再娶了。

      长福的继母叫细柳,年方十九,嫁过来后,细柳和高东方是举案齐眉,百般恩爱难得的是,细柳对长福也关心得很,从不打骂有一次,细柳要回娘家,小长福冒死大哭,一定要跟去,高东方怎么劝也不听见他们母子如此情深,高东方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是落地了,特别安慰 一年后,细柳也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取名长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幸福的时候,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高东方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回家的路上从立刻跌落而死,细柳和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寡母 光阴似箭,一晃长福就到了十岁,细柳将他送至私塾学习但是,长福特别贪玩,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动不动就逃学,而且一逃学就跟着一群放牛娃疯玩,经常是三天两头也见不到他的人影细柳先是痛骂长福,随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长福每次挨打时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古怪的是,长福根本不怕挨打,仍旧逃学,好了伤疤忘了痛,仍旧贪玩,细柳根本拿他没辙 一天,细柳将长福叫到跟前,对他说:“长福,你既然不愿读书,我也不能勉强你,反正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过,我们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养不起吃闲饭的人从今天起,你得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了,你不是热爱放牛吗?这样吧,你脱下身上的衣服,换上旧衣服去放牛。

      记住,你一天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我还要狠狠揍你!〞 于是,从这天起,长福穿上破旧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没有可口的食物等着他——他得自己热细柳和长怙吃剩的残羹冷炙就这么过了十来天,长福实在受不了了,这样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着跪在细柳的面前,说:“娘,还是送我去读书吧,我一定好好学习〞细柳面若冰霜,好像压根儿就没有听见,转身就到了里屋长福跪了半个时辰,见继母不会回心转意,只好拿着牛鞭、含着眼泪去放牛 深秋了,寒风阵阵,长福还是穿着那身破单衣,而几个脚趾全部从破鞋子里露出来了;冷雨绵绵,长福冻得缩头缩脑,就像一个小叫花子邻居们看见了,都纷纷摇头:“没亲娘的孩子,可怜啊!世上的后娘,没一个好心肠的!〞细柳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但还是那副铁石心肠,根本不心疼长福 可怜的长福终究没有方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邻居王大妈听说后,拄着拐杖问细柳:“孩子他妈,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啊!〞细柳眼都没抬:“脚长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方法!〞这下,邻居们更是在背后指责细柳心肠狠毒 三个月后,长福在外面讨饭也吃不饱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进自己的家门,于是他乞求邻居王大妈帮自己转交细柳。

      细柳说:“他假如能挨一百棍子,就来见我,否则,他还是不要进这个门槛!〞长福听了,猛然冲进家门,痛哭流涕:“我乐意挨打,只求娘肯让我回家!〞细柳问:“你知道悔改了?〞长福说:“我知道〞细柳说:“既然你已经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长福大哭:“娘,我乐意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让我继续读书!〞细柳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决不同意:“让你读书,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经过长福一再苦苦乞求和王大妈的劝告,细柳才勉强同意 不是细柳心狠,而是她宁愿背负骂名,用她的激将法,换醒了长福对学习的渴望和珍惜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往往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当学习的,心里很欣喜,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导,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 岳母刺字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

      他的父母想: 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欣喜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特别艰苦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由于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日的指导,没有允许,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一再劝告,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状况告诉了母亲,母亲欣喜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 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理由孟母责怪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务必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假如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化,深感惭愧。

      此后以后一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化,终究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计划?〞“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复,特别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假如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此后,“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正如他的诗中所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强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 篇二:名人教子故事 名人教子故事 1、崔永元和父母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有人这样概括他的形象:潜藏在冷峻外表下犀利的批判,时常有不经意而来的经典妙语,缜密的思维和不动声色的 引导,冷静自信潇洒的风度,这就是新一代TALKSHOW主持人最正确的诠释。

      除了这些,崔永元还有他另外宝贵的一面,就是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工作间里 有着这样一幅对联:说天说地莫若说真,话东话西不如话实真实和坦诚地做人,是崔永元一贯遵循的准则崔永元的背后,是父母对他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 响 提起他的父母,崔永元感慨颇多崔永元告诉笔者,这一生对他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他父母的爱他把这爱打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父爱就像日出,那样光明磊 落,真挚情深;母爱就像月亮,那样温柔无私,和蔼无边崔永元1963年生于天津,3岁时,全家跟随父亲所在的工程兵部队迁往北京良乡,小时候许大量多难 以忘却的故事就发生在那片乡村里记得是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次逢年过节学校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节目丰富,独唱、合唱、表演、舞蹈一应俱全 崔永元有一次排练的是群舞《地道战》,构思很巧,二十多个学生手拉手在旋律中变换队形,忽而是地道的墙壁,忽而是运动的民兵,通过手与胳膊的组合,还出现 堡垒和洞口等等由于表演难度过大,只好不断调换演员,最终崔永元落选了崔永元很忧伤,回家后一向闷闷不乐当他的父母知道状况后,拍着崔永元的肩膀笑 着安慰他:小小挫折算什么呢?并激励他说今后有的是机遇其实,生活中坎坎坷坷的事情总会发生。

      结果经过努力,崔永元出演了压轴节目的主角,在歌舞剧《野 营路上》中扮演部队指导员 当时崔永元穿的是他父亲借来的军装,他父亲在部队当政委,借来的军装大约是小文艺兵的演出服,帽子太大,帽沿经常和眼睛不呈一个方向戏的结尾是高潮,群 众让战士吃甜瓜,战士不愿吃,相互推让,僵持不下时,崔永元所扮的指导员迈上台阶,和战士们一起唱起一首歌:军队和人民/鱼水不能分/发扬好传统/永远记 在心?? 演出特别成功,于是其次轮就到附近的大队、部队、家属院巡回演出到崔永元父亲所在的部队演出终止时,他的父亲作为政委 走上台逐一和演员们握 手,庆贺演出成功,当然也握了指导员的手在崔永元的印象中,他们父子正式握手只有这么一次崔永元记得,父亲握他的手,感觉父亲的手好重也很温和, 并从父亲的赞许的目光中感受到了猛烈的父爱,这爱是那样炽烈,那样沉重??崔永元还对笔者说:我们家庭环境很正规、很正统父亲是部队军人,做政治工作 的父母对我的教导,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诚恳他们认为这是第一位的不能说谎,不能骗人,不能去占人家的低廉这些要求十分严格,直到现在,父母依旧这样 要求我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崔永元他们家曾经养了一只大花猫,一天早上,发觉大花猫守着两条大黄花鱼自鸣得意。

      崔永元就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全家人顺着脚 印一查,知道黄花鱼是大花猫从屋后墙外的国营菜市场叼来的崔永元他妈妈二话不说,就带着黄花鱼和崔永元直奔菜市场,说明状况后,把黄花鱼的钱付给了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