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3篇).doc
8页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5、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2、具体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二)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国家的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____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6、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9、基本内容: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④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⑤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0、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权力统一;(3)有力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10、如何认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及关系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党委并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职能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三)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1、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3、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4、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5、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7、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第二框题: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①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片面性2)有利于促进公民:①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第三框题: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一、村民委员会2、村民自治的内容:①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二、居民委员会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3、居民自治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第四框题: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1、民主监督方式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