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论文.doc
13页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论文摘 要:牡丹是原产我国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贵花卉,并以其花大色艳、树姿优美成为一种象征高贵的观赏花卉主要介绍了牡丹生长特征、繁殖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牡丹;生长;栽培;病虫害防治Abstract:Peony is pruducted as a kind of rave flower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It is known as a valuable plant for its bright color and beautiful shape.Mainly introduced the Peony biology characteristic,the reproduction,the oultural technique,the pest control and so on.Key word: peony grow oultural pest control目 录1.栽培简史………………………………………………………12.牡丹生长特性及生活条件……………………………………13.繁殖技术………………………………………………………34.栽培技术………………………………………………………45.病虫害防治……………………………………………………66.参考文献………………………………………………………8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1 -牡丹繁殖栽培要点1 牡丹的栽培简史河南省是中国牡丹重要发样地之一,其种质资源丰富,且栽培历史悠久。
河南西部、西北部、东南部的伏牛山区、太行山、桐柏山、大别山及临近地区有野生牡丹广泛分布,种类有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矮牡丹及卵叶牡丹河南洛阳从隋代起就有牡丹栽培,并多次成为全国牡丹栽培中心,另有陈州(今河南淮阳)也曾是牡丹栽培中心洛阳牡丹经过了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牡丹栽培盛地,是中国中原牡丹品种群的重要栽培中心之一除洛阳外,河南省各地亦多有牡丹栽培1949 年前,开封禹王台、鄙陵县姚家花园、安阳龙泉乡、名胜寺院、官宦庭院有零星栽培20 世纪 60、70 年代,少数园林部门的公园、郑州黄河迎宾馆等开始引种牡丹近 3000 株,十几个品种进入80、9 年代后,牡丹栽培在全省逐年增多,多引自洛阳、菏泽目前,全省各地牡丹栽培面积约有 359.35 公顷,1230 万株,品种 610 多个,建大小牡丹园20 多处牡丹栽培始于隋代,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牡丹栽培中心隋亡后,唐定都长安,长安牡丹逐渐兴盛起来安史之乱后,洛阳宫殿园林多遭破坏,直到五代,后唐庄宗、明宗年间才有所恢复至北宋,中国牡丹栽培中心再一次转移到洛阳文学家欧阳修曾在洛阳做西京留守推官三年,对洛阳牡丹印象尤为深刻,遂就其所见,于景祐元年(1034)写下了《洛阳牡丹记》 。
书中列举洛阳牡丹名品 24 种,并总结了牡丹栽培、育种经验,记述了洛阳人种花、赏花习俗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十余年后,欧阳修写下的长诗《洛阳牡丹图》也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北宋末年,由于战乱与沉重的赋税,使人们无心种花赏花,洛阳牡丹品种数量大减宋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洛阳花市渐无,花农逐渐改种其他以后,金兵南下,洛阳牡丹更备受摧残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牡丹经历了恢复和发展阶段, 1999 年底,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 200 多公顷,1000 多万株,610 多个品种洛阳牡丹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瑞士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2.牡丹生长特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2 -2.1 生命周期牡丹在其整个生命(活)过程中,具有两个周期性的变化一个是生命周期的变化;另一个是年周期的变化 牡丹生命周期的变化也象其它高等植物一样,具有阶段性生命始于胚的形成,而终于植株的死亡中间需经过胚胎(种籽成芽)阶段、幼年阶段、弱年阶段、壮年阶段和老年阶段胚胎阶段开始于胚的形成,止于种籽发芽,中间需经过 0~10℃的低温 60~90 天;幼年阶段由种籽发芽到实生苗生长第二年,此阶段地下根生长快而明显,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仅生出 3~5 片小叶;弱苗阶段从实生苗生长第三年开始到开花,中间需要经过 2~3 年,此阶段地上地下生长迅速,根部变粗变长,地上开始茎并开花结籽,较肥沃的地块可进入开花结籽的盛期,根部生长充实,皮厚粉足,丹皮酚含量最高,可收刨牡丹根加工入药;壮年阶段从实生苗开始开花到茂,花大色艳,树姿优美,是最佳观赏时期;老年阶段开始于生长发育的第 15 年,即所谓, “牡丹籽生者,二年曰幼,四年曰弱,六年曰壮,八年曰强。
”“分栽者,一年曰弱,二年曰强,八年曰艾,十二年曰耆,十五年日老 ”但是,牡丹生长开花 15 年后,并不意味着牡丹整个生命周期快结束了,而是说它的旺盛开花从而转弱了如果花农能细心培育、加强管理,牡丹生长四、五十年乃至百年以上也是常有的牡丹周期的变化,根据它的活动规律显然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即生长发育期(包括生殖)与相对休眠期生长发育期即从每年春季 2 月间鳞芽萌动开始到 10 月底叶片枯落为止;相对休眠期则从枯叶时起到翌春芽萌动为止2.2 生长特性 春季气温升高稳定在 3.6℃以上时,包有鳞片的芽开始萌动膨大,顶端开裂,露出叶尖和出现花蕾60℃以上叶芽抽茎放叶,花芽萌动抽出花茎,茎上长叶,顶端开花花谢后在叶腋处又重新开始分化出花芽,花芽分化一般从 4月底或 5 月初开始,9~11 月间基本形成 花茎为一年生枝,其长度即为枝条的年生长量年生长量因品种或栽培地带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牡丹的年生长量为 10~30 厘米,花茎当年不能全部木质化,冬季到来之前从上向下干枯一段,实际长度仅为年生长量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即所谓“年长一尺缩八寸” 牡丹芽萌发后,鳞片开始脱落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3 -下鳞芽痕,所以,可根据鳞芽痕来鉴定牡丹株龄的太小。
2.3 花芽分化特性 牡丹开花后在果实、种籽发育的同时,新的花芽也随之开始分化单瓣花芽分化需要的时间短,复瓣花芽分化需要的时间长一般来说,单瓣品种只段三个半月即 8 月底 9 月初就完成花芽分化;而重瓣品种的花芽分化较慢,有的要经过 5~10 个月才能完成花芽分化的全过程 2.4 开花特性 气候正常年份,我国中原一带每年“雨水”前后,鳞芽开始萌动膨大, “惊蛰”前后顶端破裂显蕾, “春分”前后抽出花茎,叶片展开;“清明”左右花蕾迅速增大;“谷雨”左右开始开花春季我国南方气温稍高,牡丹在三月底四月初就可开花,北方气温回升较晚,要到五月初才可开花 早开品种由鳞芽萌动到花开,一般需 55~60 天,晚开品种有的需 65 天以上花期 7~15 天,盛花期 5~7 天开花气温条件为:3~5℃时冬芽开始萌动膨大,6~8℃时抽茎、显蕾、放叶,12~15℃时则花蕾增大发暄,16~22℃时花开,超过 26℃时生长变慢,30℃以上时呈半休眠状态温度虽然能影响整个开花过程,能使牡丹提前或推迟开花,但牡丹的积温对花开的早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积温不足,即便达到开花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也不能开花,所以,适当提高温度能加速积温的积累,使牡丹提前开花。
牡丹开花所需积温,如以 3.6℃为其生物学起点温度,则积温为 315.2℃ 另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开花虽有早晚之别,但不论在温室、塑料大棚内催花或露地栽培,牡丹开花的温度要求 16~18℃之间是一致的低于 16℃则不开化 2.5 根的生长特性 牡丹种子在“处暑”播种后,胚根经 30 天左右生长发育长出幼根,40 天幼根长到 0.5~0.8 厘米,60 天主根长到 5~7 厘米,并开始分生出侧根 3~5条,90 天根长达 7~10 厘米当地温下降到 4℃以下时停止生长,呈半休眠状态,直至来的“立春”至“雨水”间,气温高于 4~5℃,在幼苗开始萌发的同时,地下根部也开始生长,以后随温度的上升生长加快到了夏季高温季节(30~50℃)生长陷于半休眠状态秋季“白露”前后,气温降至 30℃以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4 -特别是在 25~18℃期间,根部生长最快,以后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根的生长活动逐渐转弱,直至地温降到 4℃以下停止生长 2.6 年生长发育的十三个时期 我国中原地区的花农,习惯把牡丹从开春萌发至秋末落叶休眠的生长发育年周期,细分为十三个时期 2.6.1 萌芽期 我国中原地区的二月中下旬,在平均气温稳定在 3~5℃时,越冬鳞芽开始膨大,并逐渐绽裂。
2.6.2 发芽期 三月上旬,气温达 6~8℃,鳞芽尖端涨裂,俗称“蚊子咀” ,露出鳞芽,俗称“蚂蜂翅” 花芽则可看见花蕾尖,多呈土红、黄绿、暗紫等色2.6.3 现蕾期 三月中旬,气温达 10℃左右,花蕾长出鳞片包,茎上叶序基本形成,花蕾直径 1 厘米左右,幼枝长 3 厘米左右 2.6.4 小风铃期 三月下旬,当年新枝长至 10 厘米,叶片叶柄紧靠新枝并随茎直立生长,并逐渐展开花蕾直径一般在 1.5~2.0 厘米之间,和“小风铃”大小相似,传统称为“小风铃期” ;在此期间,气候常忽冷忽热,变化异常,有些不抗寒的品种,易爱冻害,花蕾停止生长或发育不良,出现只长雄、雌蕊而无花瓣的异常现象2.6.5 大风铃期 四月上旬,当年新枝长至 15 厘米左右,叶柄离开新枝斜伸,叶片平展,由暗红转为绿色带紫晕;花蕾(除短颈品种外)高于叶面之上,直径一般为2~2.5 厘米,内部组织器官发育已经完成2.6.6 园桃透色期大风铃期后 5~7 天,花蕾已基本发育成熟,圆满硬实如桃形,萼片下垂,并逐渐完成着色过程,从花蕾顶端可看出花的颜色这时当年新枝长势极慢,达到 20 厘米左右后,一般不在伸长 2.6.7 开花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5 -四月中下旬, “谷雨”前后,气温稳定在 17~22℃时,花蕾泛暄(发软)绽开,至花瓣的凋谢,称为“开花期” 。
在此期间,常会出现一段明显的回暖气修,最高气温可达 25℃左右,促使牡丹花蕾很快开放 2.6.8 叶片放大期 五月上旬,花凋谢后,叶片迅速放大,习称“叶片放大期” 此时叶片增大增厚,颜色加深,呈绿或深绿色 2.6.9 鳞芽分化期 随着花的凋谢,叶腋间已孕育着新的鳞芽,五月下旬至七月底八月初,鳞芽开始分化在此期间,营养生长相对变慢 2.6.10 种籽成熟期 八月初,骨 果由绿变黄,呈蟹黄色时种籽已经成熟,可进行采收;若收获过晚,果角部分开裂,种籽呈褐色或黑色,成熟过度,难于发芽 2.6.11 花芽分化期 进入八月中旬,花芽分化加快,九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一般品种花芽已基本分化形成,芽外观饱满光滑圆润此时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措施(低温或激素解除休眠) ,便可进行催花此时根部迅速萌出新根 2.6.12 落叶期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叶片逐渐变黄,形成离层而脱落 2.6.13 相对休眠期 十一月中旬,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进入相对休眠期,翌年二月中旬, “雨水”前后,又开始萌动生长,年复一年,周而复始3.繁殖技术3.1 繁殖牡丹的繁殖,可以采用分株、嫁接、播种、压条、扦插等多种方法其中以分株、嫁接和播种法最为常用。
3.2 分株法该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旺盛,分株后的植株开花较早,但仍需 2 年-3 年后才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特性分株法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 但繁殖系数较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6 -3.3 播种法主要用于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种牡丹种子于 8 月下旬开始成熟,当果皮变成棕黄色时采收由于品种不同,成熟期有早、晚,应分批用收,果实采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或置于室内摊晾待种皮变成黑色, 突果自然开裂时,即可将种子剥出,晾 2 天-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