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轼《如梦令·题淮山楼》诗词鉴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085752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9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轼《如梦令·题淮山楼》诗词鉴赏 如梦令·题淮山楼 宋代:苏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译文 人们朝城上望去,映人眼帘的是高耸的楼台和重叠的山峰再朝城下望去,只见清亮的淮河水和古老的汴河水都在悄悄地流淌 站在城楼上向着昊天的云间拱手致意,人与黄昏的天空一样都是这样的遥远目送朋友离去悲伤已极,待到他日松江月满的时候,我们还共有一轮明月 解释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又名《宴桃源》苏轼嫌其不雅,依后唐庄宗词“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更名《如梦令》有单调、双调两体苏轼词中用此调均为单调一体 淮山楼:在泗州治所临淮(其故城在今江苏汴洪东南,盱眙对岸,清康熙年间被洪水沉没,陷入洪泽湖),即旧有的都梁台 层楼:即高楼,指淮山楼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清淮:清亮的淮河水淮河为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入安徽,注入洪泽湖,下游自淮阴县与大水道会合。

      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吴云:吴地的云这里指南方的天空 松江:即吴淞江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吴江县东流与黄浦江会合,再北上出吴淞口入海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朝廷任命苏轼为杭州通判苏轼七月离开汴京(今河南开封),十月,苏轼经过泗州泗州是一座古城,苏轼首次经过,便稍事逗留以观览河山胜迹,后写下该词十一月苏轼到达杭州任所 赏析 这首小令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起笔“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二句,写泗州城的壮美和古老这两句从大处落墨,将泗州城一侧的壮美风光表现无余,像是一幅气概磅礴的油画层楼”,暗点题目淮山楼,二句从高大、宏伟的背景上衬托出了淮山楼的壮丽一个“古”字,则给泗州城多少涂上了古老文明的颜色细加品鉴,会发觉“城上层楼叠巘”一句好像有点不合规律:高楼、群山怎么都显现于城墙之上?其实,“层楼”、“叠巘”同城墙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所用的手法类似于“画境的平面化”(宗白华语),是用艺术家的眼睛和心灵观照外物,移远就近的结果,其妙处与“画栋朝飞南浦云”(王勃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句)等古人诗句一样。

      第三、四句写眺望南天时的情态以及所见的景物吴云”,本义是吴地的云彩,当时身在汴州(在今苏北境内),根本无从见到,所以这里用来借指南方的天空,而且表示将要去的方向,这与柳永的词《雨霖铃》用“楚天”一词表示将要南下用意相像对“吴云”“举手”行礼,则是表示友好的意思人与暮天俱远”,是写南方天涯的远景,对此行的目的地来说,也含有望而不见的意思,其心驰神往就意在言外了 最终三句是虚拟,想象后夜赶到松江时的情景魂断”二句,根据词律的要求用了重迭的句式,也强化了主观的感情这里的“魂断”,与陆游诗“远游无处不消魂”(《剑门道中遇微雨》)句中的“消魂”意思极为相近,有令人神往、使人眷恋之意魂断”为什么写两次?末句作了答复:“后夜松江月满月满”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意象:一是表示时间,即当夏历的望日(十五)或“既望”(十六)月圆的时候二是状写景物,写一轮圆月照射中天的美景可以想象,如此美景再加上松江与之上下辉映,这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所以要为之倾倒、为之消魂三是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即意味着对其前景乐观的展望,在这一意义上,与初唐杨炯《夜送赵纵》诗后两句“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同一机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