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资源型地区服务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7707186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4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源型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祁婧 赵秀清 摘 要:在“东强西弱发展区域失衡背景下,内蒙古作为典型的西部资源型地仍然处于以为主的发展阶结构不合理、供给侧要素支撑能力不足及需求侧拉动有限等问题突出本文全面审视和把握內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构建良好制度环境,改革红利,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 资源型经济 路径研究 内蒙古随着资源型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长动力亟待从重化工业等主导产业推动向高加工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推动转发展对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支撑制造业强区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着更加关键的作用同政策的制定要与产业发展规律相适应,要以客观认识资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为基础,才能真正济的健康发展内蒙古作为典型的西部资源型地区,当前面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发展为例,通过审视和把握内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为进入新常态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资源型地区如何发展新动能提出操作性与系统性较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新的视角,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逻辑架构与创新机理所在。

      一、内发展的潜力分析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来看,随着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激发对生需求发展尤其是信息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金融等产业相关度高的生提供了发展动力2018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工业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①制造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形成“煤—化”、“煤—电—铝—铝后加工”“煤—电—冶”“电石—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循环产业链②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看,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内发展迈入新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愈加突种类将更趋丰对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的推动日趋明显从图1可以看出,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于2007年突破50%,由2001年的43.54%提高到2018年的62.7%;城市化水就业比重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产出比重于2010年以后也保持正相关从消费升级的趋势来看,随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保障程度的日益完善,未来内费支出将持续增长,是态,发展的重要力量内蒙古人均GDP已突破一万美元,进入工业化后期,处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物质型消消费、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的阶费占比将不断提升。

      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农村牧区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12年的30.8%、37.3%下降至2018年的26.9%、27.5%,全体费支出比例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费支出只包含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三类由2012年的32.92%提高到了2018年的36.45%二、内存在的问题(结构性不合理与供给质量低并存内发展仍然处于以为主的发展阶比重上升过程中整体经济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升从结构上看,内蒙古生发展不足,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30%;发展不充分,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仅占13.7%,信息传输、计软件业仅占4.3%,科学研究和仅占1.9%从“质”的角度看,由于内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全要素生产率约为上海等发达地区的50%;行业领军企业少,规模企业占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的比重不到1‰二)供给侧要素支撑能力不足从生产要素环境来看,内蒙古缺乏一个有效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支撑体系,极大地制约了生的技术创新以及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一是高素质人力资源面临巨大的供给缺口内蒙古长期面临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相对滞后,金融、管理咨询、会计法律等知识和技术密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制约。

      二是资金入不足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掣肘”内蒙古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以及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缓发展引导资金筛选的项目分散且规模不业在创业初期缺乏资金支持三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内蒙古较低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及生的技术创新2018年内蒙古两化融合水平总分为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福建、河北等大部分东部地区及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省市区三)需求侧拉动有限需求侧来看,内蒙古产业分工的低端化、产业集聚能力潜力有限以及城市竞争力较差等制约因素特别是生需求不足一是资源型经济产业路径依赖造置化”现象比较严重内蒙古能源、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2018年全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8.3%,占GDP的比重达到33%产业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导致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企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压缩了对生的派生性需求,制约了产业间的有效互动发展空间,也降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数目的缺失内蒙古制造业法人单位数目相对较少,导致了物流、信息、金融等需求不足2017年内蒙古制造业法人单位数目只有浙江的4.82%,江苏的4.12%,广东的4.66%,安徽的18.33%。

      三是城市群的规模较小、城市竞争力较低从城市群规模来看,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相比人口支撑基础较弱,经济总体规模处于中下游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不高和体制环境的不健全无法满足生如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转移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及条件三、对策资源型地区不仅与促进经济增长不矛盾,而且还是经济未来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和发挥结构效应的重要战略选择针对内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为有效解决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矛盾,建议内蒙古加强发展的战略定力,立足于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为中心,从扩大有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六个方面入手,与农业、工业互促共进,加快济发展新动能一)扩大有效需求一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借鉴上海钢铁交易中心项目等综合试点经验,以优化产业存量、培育优质增量、化解产能过剩为原则,加快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战略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延长产业链为导向,加强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间的协作,加大对技术、设计、市场等方新及投入,强化研发设计、运营管理、检验检节,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全区生的发展释放需求空间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培育打造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及大数据云计算是对扩大内蒙古生需求具有先导性和迫切性的重要产业这三大产业不仅可以满内蒙古节能环保等求、现代等产业发展需求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市场需求,也可以吸引相关产业链生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促进制造业主辅分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行业优势明显、求大的龙头骨干企业进行先期试点,从财政、税收政策上鼓励现“主辅分离”,推动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生生产企业中剥离以及生产包化二)增加有效供给一是积极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文化创意、体育产业、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培育包等新兴产业,促进生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建立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系,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等形式多样的式,以解决效供给不足问题加快修订家政、养老、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生域标准,域标准化水平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确定生的主导方向内蒙古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生要避免“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是深度挖掘促进物流业、金融业等内蒙古相对优势行业扩大规模,形成引领内蒙古生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是发挥“呼包鄂”城市群、赤峰等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信息节能绿色金融等行业,以生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城市经济特色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生空间发展格局。

      三是推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围绕商品交给等关键环节,推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仓储物流平台、互联网台建设,在钢铁等大宗交易、文化创意、物流供应链、跨境贸易、农业产业链等领域培育一批与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三)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制度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在公平竞争环境中,以多种方式投身生等鼓励小型企业发展,引导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空間的同时,大胆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转型的配套政策,如支持节能目以预期收益质押获得贷款等二是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在推进内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构建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体系,加强高层次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在人才要素方面,增强人才教育与信息技术、金融、现代物流等生发展实际需求的对接;选取呼包鄂等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城市,在人才政策等方面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在资金要素方面,加强财政对投资基金和生专项资金的支持,如设立制造业发展引导基金,对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在技术要素方面,引导高校、研究机构和生构形成研究合力,构建以企业为研发主体、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具有技术合作、金融支持等功能的台,促进生与制造业紧密融合。

      四)改革一是引导资金使用及管理办法探索发展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和重点补助三者相结合等新模式,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发展加引导资金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于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到有效的跟踪管理二是积极强化动态考核管理应避免机械占比来的发展水平,更要注重顺应产业跨界融合趋势,加快的转型升级及的培育力度;集聚示范区管理制度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集聚区进入和退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效应三是推动部分地区在制定政策上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走在前列抓好赤峰市红山区综合改革试点、乌海市国标准化试点、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的推进工作,在体制机制、政策创新、项目推进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改革创新积累经验五)开放一是依托“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节点城市,引进来与走出去一方面是放宽投资准入,通过引入国外业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另一方面是支持区内优企业“走出去”,在通关、投融资等方面实施力度更大的便利化措施,培育有影响品牌二是易的发展以中蒙医药、金融保险等产业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如加快拓展与俄蒙在面的合作三是充分发挥内蒙古在参与中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