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315636
  • 上传时间:2017-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论文关键词跨层结构词汇化词典释义论文摘要路层结构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途径。本文对“而已” 、“从而” 、 “匾而” 、 “否则” 、 “由于” 、 “终于”六个词汇化实例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它们成词的途径、时间及显性标志;同时对四部词典的收录、释义情况作了分析,指出它们的得与失,并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一、引言语言是线性的结构,一个个语言单位都是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在一起的。跨层结构指的就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但在表层形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比如“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中的“学”和“而”虽然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紧邻,但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平面,也不能独立作为一个语法单位使用,就是一个跨层结构。又如“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传系辞上)中的“极其” 。江蓝生先生称之为跨层非短语结构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很多这类跨层结构词汇化为词了,如上面的“极其” 。对这类词汇化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关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现在已知的一个规律就是它们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如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但是由于各自的词义、所处句法环境

      2、、使用频率等的不同,词汇化的时间、途径及机制等也呈现出很大差异。学界对词组的词汇化研究得较多,规律也总结得比较充分,成果也往往在辞书中有所体现,比如词条的收录、词性的鉴定及释义等。相较于词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得就很不够。我们翻阅了几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发现在处理这类由跨层结构词汇化而形成的词时差异较大;即使同一词典,前后所持标准也往往不一。本文的目的在于:一、通过对六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进行考察,简单描绘它们词汇化的时间、过程,找出它们成词的显性标志;为词典编纂提供一些可能的资料。二、观察几部词典对这类词的收录及释义情况,探讨其间的得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二、跨层结构词汇化举例我们选取了六个词,都是在古代汉语中就产生、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词。1 而已“而已”中的“而”最初是连词, “已”是动词,表“停止、结束”义;“而已”是跨层结构“连词+动词” 。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庄子通过比喻来说明人生短暂,忽然之间就结束了。由于动词“已”常处于句末,不带宾语,且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虚化,而产生出“算了、可以了”等义。如:“

      3、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庄子天道)“天地而已矣”就是“敬奉天地就可以了”的意思;这时“已”的动词性已不是很明显,不过“而已”仍是跨层结构,只是较前面“忽然而已”中的“而已”结合要紧密。随着这类“已”进一步虚化,连词2“而”的连接功能也逐渐丧失,最后“而已”就融合为一个表限制语气的语气词。如:“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 ”(庄子田子方)“而无忧色而已矣”就是“没有忧色罢了” 。又如:“其母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左传桓公十五年)“父一而已”就是“父亲只有一个罢了” 。上面两例的“而已,已经是较典型的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 。语气词“而已”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1980 年)解释为:“用在陈述句末尾,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 ”从上可知,跨层结构“而已”在先秦就已经词汇化为语气词了,典型特征是:语境扩展,出现在非行为动作句中,表限制语气,如“父一而已” 。2 从而、因而“从而” 、 “因而”的跨层结构形式先秦就出现了, “从”是“跟随、听从”的意思, “因”是“依托、凭借、利用、乘势”的意思。如:“是以主

      4、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 ”(韩非子奸劫弑臣)“从而誉之”就是“跟着(君王)赞誉他” ;“因而毁之”就是“趁机诋毁他” 。由于“从”和“因”常居于次要动词的地位,词义就很容易虚化。汉代以后, “从”可以不表“跟从” ,而表“接着、随后”义了。如:“伤其本,枝从而亡。 ”(礼记哀公问)根伤了,枝接着也枯亡,而不是树枝有意识地跟从树根枯亡,所以“从”就是“接着”的意思。 “因”也可以不表“凭借、趁机”等义了。如:“韩信遂平齐,乞自立为齐假王,汉因而立之。 ”(史记田儋列传)韩信要刘邦立自己为齐假王,刘邦害怕韩信变心,才被迫答应,自然说不上“趁机”了。随着“从” “因”动词义的逐渐虚化, “从”和“而” 、 “因”和“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 “因而”在魏晋时发展出较典型的因果连词用法。如:“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而倍之,故二十四铢而当一两。 ”(宋书律志)上例为非事件句,没有时间性, “因而”纯粹表示因果关系。 “从而”在唐代也有了典型的连词用法。如:“(丁)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日: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 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 ”(通典

      5、。兵十)敌人是轻视丁奉的部队,觉得这样的兵力不值一战,因此笑,而不是接着笑。 “从而”也是表因果关系。跟从某人做某事、趁机采取某种行动具有时间的先后因素;而时间的先后往往蕴涵着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正是“从而” 、 “因而”词汇化为因果连词的动因。3 否则跨层结构“否则”先秦也出现了。如:“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尚书益稷),汉孔安国传:“不从教则以刑威之。 ”又如:“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左传昭公十五年)“否则退”就是“(力)不能就退” 。由于“否”表示对前面条件的否定,并且否定的往往是还没有发生且有可能发生的事,因而句子本身就含有一种假设的意味,根据语境, “否则”常常可以理解为“如果不这样,就” 。正是句子的假设义对跨层结构“否则”的词汇化产生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句子的假设义慢慢附着到“否则”上,这一跨层结构也就被人们重新分析为一个表假设的让步连词。如:“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 ”(汉书五行志)又如:“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 ”(刘禹锡天论)“否则”现代汉语中也常见,如:“这场球赛,他们吃了经验不足的亏,否则不会输。 ”(现代汉

      6、语词典 “吃亏”条)34 由于跨层结构“由于”也产生于先秦, “由”是动词“萌生、产生、来源”的意思, “于”是介词,后面接名词构成介宾结构;“由于”就是“动词+介词”的形式。如:“故古之为国者,无使民自贫富,贫富皆由于君。 ”(尹文子大道下)“贫富皆由于君”就是“贫富都来源于君主(即贫富都是君主给的)”的意思。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 产生于 B”或“A 来源于 B”。 “A 产生于 B”往往意味着“B是 A 产生、出现的原因” ,即该结构天然蕴含着一种因果关系。言语交际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如上例“贫富皆由于君”,人们很容易进行语用推理:“贫富都是因为君主才有的啊。 ”正是在这一语用推理作用下, “由于”句的困果关系很容易凸现,从而造成“由”的动词义弱化。如:“御疠者,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 ”(后汉书卢植传)“由于”还是跨层结构, “皆由于此”还是“都来源于此(不收葬死于御疠者)”的意思,不过“由”的动词性已经较弱, “由于”之间的界限也不如前面“贫富皆由于君”中的“由于”分明,就是把它理解为因果连词也不会产生误解。随着时间的推移,

      7、 “由”的动词义彻底虚化,这时句子的因果关系就更加凸现出来,而成为典型的因果句;“由”和“于”的界限也从逐渐模糊到消失,最后组合成因果连词。如:“旧律所难知者,由于六篇篇少故也。 ”(晋书刑法志)上句是非行为动作句, “由”自然也没有动词性, “由于”纯粹表示因果关系。又如:“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 ”(晋书傅玄传)5 终于跨层结构“终于”也出现于先秦。 “终”指“结束、终结” , “于”是介词,后一般接名词组成介宾结构;“终于”就是“动词+介词” ,相当于“到结束”的意思,并常常与“始于”同现。如:“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尚书商书伊训)又如:“知者始于悟,终于谐;愚者始于乐,终于哀。 ”(说苑谈丛)“到结束”叙述的是事情、行动过程的完结,但是过程的结束同样意味着必然有一个结果,而事件的结果正是人们所关心的。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句子的结果关系凸现,过程性减弱;从而引起“终”的动词性减弱。如:“(人君)遂莫肯改寤,法则古人,而各行其私意,终于君臣乖离,上下交怨。 ”(汉书五行志)上例指出人君如没有贤明之材就会“君臣乖离,上下交怨” ,“终”的

      8、动词义已经不明显;“终”和“于”的界限也较模糊,大致可以译为“最后”了,但还不是典型的副词。根据语境,只有“(终)于”后接的不是名词性结构而是动词性结构等,句子表示的又是结果,这时的“终于”就是较典型的副词了。如:“伯奇至贤,终于流放。 ”(后汉书黄琼传)“贤”是形容词,不是行为动作,句子自然也不能理解为“贤明到流放结束” ;“终于”已经是副词。又如:“故臣之愚虑,欲令诸侯权具,国容少而军容多,然亦终于必备今事为宜。 ”(晋书刘颂传)此例“终于”后接“必备今事为宜” ,也就是还没有开始的行为,当然更谈不上结束了, “终于”相当于副词“终究” 。上面我们讨论了六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指出了它们词汇化的动因、途径及成词的大致时间。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还有很多,且存在于各个时段,比如“莫非” 、 “对于”、 “关于” 、 “至于” 、 “极其” 、 “而今” 、 “而后” 、 “及至于” 、 “趁取”等。可以发现,虽然每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动因、形成途径及机制,但是也4呈现出一个共性:最后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这县什么原因呢?这一特性可以用语言类型学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从上面词汇化

      9、实例的考察可知,这类词汇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实词的虚化;二是两个跨层成分的融合,或者说跨层结构的理据重构。吴福祥 2005 年总结了汉语及其他一些汉藏语系的孤立型语言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指出汉语语法化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回头我们来看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一般为“实词+虚词”的组合,在融合之前,彼此的界限非常分明;后来随着实词的虚化,跨层结构之间的界限才逐渐模糊,经过理据重构,最后凝固为词。也就是说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语法化的后续演变,导源于实词的虚化,故而一般遵循这一模式: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三、词典的收词、释义及建议1 我们选取了四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来了解这六个词的收录和释义情况。这四部词典是:辞源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简称古虚)、 汉语大词典 、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简称现汉)。(1)而已辞源:语末助词。仅止于此,犹言“罢了” 。古虚:惯用词组。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用于陈述句的句末,表示限制语气。汉语大词典: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现汉:助罢了:如此,岂有他哉。只有古虚将“而已”解释为惯用词组,其他都解释为语气词(助词)。(2)从而、因而辞源未收“从而” ,却收了“因而” ,解释为:连词。表示结果。古虚未收“因而” ,却收了“从而” ,解释为:惯用词组。由介词“从”和连词“而”连用组成。常用在后一分句的谓语前,起修饰、连接双重作用,表示上下文的因果、递进等关系。汉语大词典 “從而”条:连词。然后;因而。“因而”条: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现汉 “从而”条:国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因而”条:连表示结果。(3)否则辞源未收。古虚:连词。由副词“否”和连词“则”构成。 “否”一般对紧连的上文作假定性否定,而后用“则”带出推导性的结论。汉语大词典:古汉语连词性结构。用以表示否定性假设。 “否” ,不,代表一个假设性小句,相当于“如果不这样” 。 “则” ,就,引

      《【最新word论文】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 点击查看更多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