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收藏

编号:3473698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62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4
  
1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江苏省 无锡市 三年 2020 2022 中考 化学 模拟 题型 分层 汇编 01 化学变化 基本特征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A B.B C.C D.D 2.(2020·江苏无锡·统考三模)下列变化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工业制氧气 C.煤的燃烧 D.酒精杀菌 3.(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B.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发酵粉用于蒸制馒头 D.碳酸钠用于制取氢氧化钠 4.(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课外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5.(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一带一路”建设是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纽带。下列相关事项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铁路铺设,压实底渣 B.医疗援助,消毒防疫 C.种茶采茶,发酵制茶 D.制胎施釉,烧制瓷器 6.(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在新冠疫情期间,化学对于人民生命安全保障提供了巨大帮助,下面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人员体温测量 B.医用酒精消毒 C.医护物资调配 D.缝制防护服 7.(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烧制瓷器 C.钢铁冶炼 D.粮食酿酒 8.(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9.(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凿壁偷光 B.披沙拣金 C.草木皆兵 D.炉火纯青 10.(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蜡烛熔化 C.食物腐坏 D.铁水铸锅 11.(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德化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12.(2021·江苏无锡·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氮气液化 C.动植物呼吸 D.粮食酿酒 13.(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粮食酿酒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14.(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 4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的数值是 4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比为 3:5 D.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16.(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铁的锈蚀 C.干冰升华 D.氨的液化 17.(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难溶于水,可作粮食保护气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C.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材料 D.酒精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18.(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硝酸钾和硝酸钠:取样,加水溶解 C.白醋和白酒:闻气味 D.硬水和软水:取样,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19.(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常温下即能分解 B.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 C.反应后锰元素化合价升高 D.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水晒盐 C.积雪融化 D.粮食酿酒 二、选择题组 (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CO2的绿色利用可实现“资源转化”。 报道一: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太阳能可将CO2热解为碳和氧气; 报道二:2021年9月23日中科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一科研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转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成为可能,是颠覆性的技术新突破。 21.报道一中需利用缺铁氧化物(如Fe0.9O),相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Fe0.9O和Fe3O4均为催化剂 B.缺铁氧化物Fe0.9O中Fe呈+2价 C.图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C、O D.66.4 g缺铁氧化物和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1.2 g C 22.报道二中的前两步转化可简化表示为:①利用催化剂将高浓度CO2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②甲醇再和氧气反应转化为甲醛(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步转化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两步转化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C.甲醇、甲醛和淀粉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D.一定条件下,甲醇、甲醛均可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 参考答案: 1.A 【详解】A、①用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去除油污,②用镶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③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故正确; B、②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错误; D、波义耳是发现了变色规律,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错误;故选A。 2.B 【详解】A、苹果腐烂有酸性物质、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工业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煤的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酒精杀菌,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是利用了大理石的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选项A正确; B.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利用了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B不正确; C.发酵粉用于蒸制馒头,利用了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C不正确; D.纯碱用于制取氢氧化钠,利用了纯碱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用石墨做导电实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可作指示剂,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小苏打与柠檬酸之间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A 【详解】A、铁路铺设,压实底渣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医疗援助,消毒防疫,消毒的过程会发生蛋白质变性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种茶采茶,发酵制茶的过程中,茶多酚等会被氧化,且发生了其它复杂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制胎施釉,烧制瓷器,烧制的过程中,瓷土中矿物从无规混合到形成化学键成为部分结晶的过程。也就是说脱水,脱氧,形成无机高聚物等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人员体温测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医护物资调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缝制防护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钢铁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利用的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9.D 【详解】A、凿壁偷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披沙拣金的意思指从沙石中筛选黄金,这一过程中只是从沙石中挑选出本来就存在的金子,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草木皆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炉火纯青,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侯,涉及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10.C 【详解】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熔化的过程中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坏过程是食物中的物质发生了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D、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1.D 【详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成型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结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食物腐烂有微生物、酸性物质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氮气液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动植物呼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7369810.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