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发动机铸铁零部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收藏

编号:3469595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25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0
  
9.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发动机 铸铁 零部件 产业 深度 调研 未来 发展 现状 趋势
资源描述:
发动机铸铁零部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一、 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一)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产业发展路径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双碳、双积分等政策的共振下,汽车节能减排已经不再仅仅聚焦于纯电路线,而是多元技术解决方案。从长期看,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是零排放的最终解决方案,但从中期看,搭载内燃发动机的混动汽车是当前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兼顾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优选方案。根据动力源类型,汽车可分类为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除纯电动汽车外,其余车型均需搭载内燃发动机,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 (二)内燃机庞大的市场占有量及节能减排的潜力十分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内燃机总销量5,047.36万台,同比增长7.91%。多缸汽油机主要配套在乘用车领域,全年累计销量1,918.09万台,同比增长0.78%。未来内燃机仍是我国乘用车的主要动力源,也是实施节能减排最具潜力的产品。2021年7月,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了我国内燃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以颠覆性创新燃烧技术为目标,开发新一代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基于内燃机、电机、电池混合动力装置系统智能控制、能量分配和管理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智能燃料喷射系统、高效增压和电动增压及关键传感器;开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内燃机高强度、高效率、低噪声和轻量化;开发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碳中和燃料和氢能利用技术,实现碳中和燃料和内燃机的协同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对行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 在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传统燃油车的占比会逐渐下降,但无论是未来节能汽车领域的混合动力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汽车均需要搭载发动机产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对企业生产经营不会构成实质性不利影响。 二、 跨国巨头在各自专业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在车身稳定系统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弗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均已各自形成一定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核心技术。 三、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全球汽车行业经过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具有技术要求高,零部件数量多,产业附加值大等特点,在带动工业结构升级,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全球GDP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自19世纪后期诞生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美国、欧洲、日韩三大成熟市场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近十年,汽车工业步入成熟发展期。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全球汽车产销量企稳回暖,整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2018年开始,全球汽车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2020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进一步下滑,2021年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受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复苏,全球汽车产销量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目前,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印度仍然是新增汽车销量的最大市场,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成熟市场近年整体发展放缓,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行业链条长,与其他行业联系紧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全国汽车类零售额达4.4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汽车制造业营收8.67万亿,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的6.78%。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 我国汽车产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步,200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此后蝉联全球第一。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汽车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支撑下,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逾十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延续了前期增长态势,创历史新高;2018年,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及汽车行业优惠政策逐步退出等因素影响下,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意愿受到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出现了负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进一步下降;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虽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下降,但降幅较2019年有所收窄;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 我国汽车行业经历了近三年的调整,结构不断优化,并于2020年4月结束了长达21个月的汽车销量同比负增长。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缓并受消费释放及利好政策刺激,我国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恢复。2021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韧性发展。伴随行业整体趋势调整,我国汽车行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2021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13.4%。 从未来发展空间角度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根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燃油汽车3.02亿辆,新能源汽车784万辆。根据世界银行于2019年发布的数据。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千人,排名仅位于第17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相比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市场均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总体来看,变局之下的汽车行业近年来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促进下,汽车行业将继续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深化创新,中国汽车正向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成为推动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2、我国乘用车行业发展概况 乘用车分为轿车、SUV、MPV和交叉型乘用车。2019年全国乘用车销售延续下滑趋势,下滑幅度加大。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居民收入增长减缓,汽车消费受到一定抑制;同时,新能源补贴政策继续退坡,进一步削弱新能源汽车消费。2019年全年实现乘用车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其中轿车销售1,030.8万辆,同比下降10.7%;SUV销售935.3万辆,同比下降6.3%;MPV销售138.4万辆,同比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0.0万辆,同比下降11.7%。内部结构方面,2019年SUV销量再度出现下滑,但占比继续提高;轿车占比下降,但市场需求仍最大;MPV、交叉型乘用车占比进一步下滑。 2020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下滑幅度收窄,复苏迹象初显。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度汽车消费市场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促销政策,加之新能源汽车消费热,助推汽车市场下半年持续发力。2020年全年实现乘用车销售2,017.8万辆,同比下降6.0%。其中,轿车销售927.5万辆,同比下降9.9%;SUV销售946.1万辆,同比增长1.2%;MPV销售105.4万辆,同比下降23.8%;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8.8万辆,同比下降2.88%。内部结构方面,2020年SUV销量与占比均上升,成为需求最大的细分市场;此外,交叉型乘用车占比上升,轿车、MPV占比均下滑。 2021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虽然面临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及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我国乘用车市场仍展现发展韧性和动力,2021年全年实现乘用车销售2,148.2万辆,同比增长6.5%,增幅高于行业2.7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售993.4万辆,同比增长7.1%;SUV销售1,010.1万辆,同比增长6.8%;MPV销售105.5万辆,同比增长0.1%;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9.1万辆,同比增长0.8%。内部结构方面,2021年SUV销量与占比持续上升,市场需求强劲;此外,轿车占比上升,MPV、交叉型乘用车占比均下滑。 3、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概况 商用车分为货车和客车两大类,其中货车可以按车辆总重进一步细分为微型货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和重型货车。2019年,在基建投资回升、国三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趋严等利好因素促进下,商用车市场总体降幅较小,需求情况好于乘用车市场。全年实现商用车销量432.4万辆,同比下降1.1%。货车销售385.0万辆,同比下降0.9%。 2020年,在国三汽车淘汰、治超趋严、基建投资拉动、按轴收费等利好因素促进下,商用车整体表现较好。全年实现商用车销量513.3万辆,同比增长18.7%。货车销售468.5万辆,同比增长21.7%。 2021年,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导致需求波动,市场更青睐国五产品,此外,蓝牌轻卡政策预期带来消费观望、房地产开发业较冷等因素也加剧了商用车市场下行压力。全年实现商用车销量479.3万辆,同比下降6.6%,货车销量428.8万辆,同比下降8.5%。 4、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补贴退坡政策影响,出现首次下滑,全年累计销售120.6万辆,同比下降4.0%,占汽车总销量的4.7%,占比持续提升。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3.2万辆,同比下降14.5%,尽管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十年来首次销量下滑,但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2020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培育及配套应用环境的逐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实现由负转正,占汽车总销量的5.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11.5万辆,同比增长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5.1万辆,同比增长8.4%。 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7%,占汽车总销量的13.4%,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91.6万辆,同比增长161.5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60.3万辆,同比增长140.24%。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上半年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2022年1-6月,BEV、PHEV销量均创历史纪录,分别达到206.2万辆、53.6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比增速超过纯电动车型,达到16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37%。 四、 市场规模承压,竞争格局微调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公司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2020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动机铸铁零部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6959531.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