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

收藏

编号:3448439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21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21
6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理想的家园 新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第四 单元 理想 家园 全部 教案
资源描述:
单元 《理想的家园》 课题 13.洁净的水域 课时 1 核心 概念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及要求 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5~6年级 ①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 食物、 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能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知道污染的水域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科学思维 能通过分析水质污染,举例说明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探究实践 能用通过观察对比河流周围环境,总结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 态度责任 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了解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其危害。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调研当地水域污染情况。 教学 准备 教师:托盘、泥土、色素、泡沫屑、水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理想家园。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课题 1.出示两张学生熟悉场景的河流照片。 2.提问指向:对比分析河流的昨天和今天。 聚焦:水域被污染了。 3.小结:以前的河水很干净,人们用河水刷牙、洗脸、淘米、洗菜,甚至可以直接饮用。那时的水域洁净澄澈,在这样的水域旁生活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今天我们就走进《理想的家园》这一章,了解洁净的水域。(揭示课题——洁净的水域) 二、探索 (一)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 1.提问:水域污染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呢? 2.出示水域污染造成的危害。如:饮用水污染、土壤污染、水生动物污染、人拉肚子、生病发烧…… 3.总结:被污染的水会危害人类健康。 (二)水域污染是怎样形成的?(活动手册) 1.出示四张不同场景的图片 2.提问:水域污染是怎样形成的呢? 3.学生总结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垃圾的乱投放、生活污水的乱排放、工业污水的乱倾倒……(完成活动手册填写) 4.总结,人们的不当行为会造成水域污染。 5.提问:是不是当我们把垃圾扔在陆地上,是不是就不会污染水域了呢? 6.到底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从陆地进入水域的呢?能不能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托盘、泥土、色素、泡沫屑 7.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 (1)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 滴食用色素,再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在最上面撒一些细碎的泡沫粒。 (2) 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3) 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要点: (1)铺完土稍微压实,防止土在倒水的过程中被大量冲走; (2)倒水速度要掌控好,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3)需选用可食用色素进行实验 8.全班交流总结。关注不同物体在实验中的作用和价值。泡沫屑模拟固体垃圾、色素是为了帮助我们直观看见被污染的水…… 9.分组实验 10.总结:固体废弃物会在水流作用下从陆地被带到水域中。固体废弃物种的一些液体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也会随着水流进入并污染水域。 (四)如何帮助被污染的水域恢复呢? 1.阅读:滇池旧貌换新颜,思考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的? 2.学生阅读总结 3.调查你所在城市的水域污染情况,并了解当地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方法。 我们为什么那么关注水体污染呢?水体被污染之后对人类到底有什么影响呢?顺应学生认知引导学生分析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帮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对水体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自己的行为。 三、研讨小结 1.观看视频:水污染有多严重?水污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 2.总结洁净的水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当水域被污染我们的健康也会受到威胁,生活中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水资源。 3.愿生命之水长流,愿绿色家园长存,水是生命的根本,没有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人类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污染破坏我们共同拥有的水资源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每一处水资源吧! 四、拓展 1.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借助网络、求助专业人士等方法调查周边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水污染主要是由(    )造成的。 A.人类活动 B.水生动物的死亡 C.水生植物的死亡 D.鱼类太多 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3.以下做法对水污染最小的是(    )。 A.农田大量喷洒农药 B.池塘里养鱼养虾 C.工厂污水排放湖中 D.生活污水排放湖中 4.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造成水污染影响最小的是(    )。 A.在湖中洗刷 B.在水源地游泳 C.选购无磷洗涤剂 D.把垃圾扔水中 5.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这种污水处理方法是(    )。 A.物理方法 B.生物方法 C.化学方法 D.人工方法 二、 判断题 1.水污染只和工厂排放的废水有关,人类家庭生活排出的废水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 2.水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 ) 3.水污染都是植物造成的。( ) 4.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才级排放到自然水域。( ) 5.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 )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B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1.洁净的水域 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 类型 丰富多样 生存条件 物质基础 八、课堂反思 单元 《理想的家园》 课题 14.清新的空气 课时 1 核心 概念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及要求 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5~6年级 ①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 食物、 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生物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探究实践 描述清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通过检测空气污染物的实验,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 态度责任 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关心自己生存的空气环境,能针对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提出建议。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认识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探究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教学 准备 教师:两盆品种相同的植物、装有汽车尾气的塑料袋、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三面镜子、凡士林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理想家园中的空气。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1.谈话:污染的空气含有有害物质,会导致刺眼、刺鼻、咳嗽、恶心等,危害身体健康。清洁新鲜的空气,让人觉得舒适,我们多么希望每时每刻能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 2.揭示课题:清新的空气。 二、探索 (一)认识不同的空气环境 1.出示空气环境不同的图片,思考这些环境有什么特点。 (空气被污染、空气清新) 2.你喜欢待在什么样的空气环境中?为什么? (二)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思考:被污染的空气为什么不利于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2.交流:如果利用汽车尾气研究不好的空气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你会怎么做? 3.总结实验方法: (1)准备两盆品种相同、生长旺盛的植物,分别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 (2)在一个袋里充入空气,另一个袋里充入汽车尾气,扎紧袋口。确保每天分别充入足够的空气和汽车尾气。 (3)把两盆植物放在同一地点的向阳处,按时浇同样多的水。连续5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温馨提示:汽车尾气的收集请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以防烫伤。 4.预测:以上实验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5.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1.出示雾霾天气,学生了解雾霾天气的特点和危害。 2.交流:我们有哪些可以应对雾霾的办法? (四)调查周围的灰尘污染 1.测一测周围哪里的灰尘污染最严重。出示操作方法: (1)准备三面干净的小镜子,在镜子中间涂上相同面积的凡士林。 (2)把三面镜子放在家中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在校园内、马路边测一测。) (3)几天后,比较镜子上的灰尘的多少,记录哪里的空气污染最严重。 2.交流测量结果,总结灰尘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 两种不同的空气环境,学生一比较就知道清新的空气呼吸起来更舒适,让人身心舒畅,为接下来的探究做铺垫。 通过汽车尾气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就能观察出在汽车尾气环境中生存的植物长势不好甚至死亡,在新鲜空气中生存的植物能正常生长,从而分析出受污染的空气会对植物带来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清新的空气。 三、研讨小结 1.讨论:要想营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2.全班总结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方法。(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不随意焚烧垃圾;多步行、骑车,少开车;加强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等。) 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或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四、拓展 调查了解当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并以倡议书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我们这几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 A.土壤污染 B.白色污染 C.水污染 D.大气污染 2.近年来,由于(    )日益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音污染 3.下列因素对呼吸系统最容易造成影响的是(    )。 A.噪音 B.吸烟 C.水污染 D.土壤污染 4.部分区域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炸主要是为了减少(    )。 A.水污染 B.噪音污染 C.大气污染 D.土壤污染 5.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无车日”活动的推广,这有利于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白色污染 D.土壤污染 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4843960.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