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师用书

收藏

编号:3365973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6.73K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2-09-22
  
10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教师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金色的秋天一、目标与内容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 35 个生字,规范、端正地书写个 39 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体会秋天别样的风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或默写指定的课文或段落。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能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逐步做到迁移运用。4.学习写日记。能用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新鲜发现,初步感受用文字表达的乐趣。(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学习内容教材内容:精读课文:1古诗三首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秋天的雨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语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阅读链接:自报家门(汪曾祺)迁徙的季节(德国乌纳 雅各布)学习重点1.学习使用钢笔写字,规范、端正地书写个 39 生字,会写31 个词语。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留心观察生活,发现平常生活之美。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三)设计说明(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三上第二单元,教材选编了山行 赠刘景文 舟夜书所见3 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两篇精读课文与听听,秋的声音一篇略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进一步感受作品语言的生动、诗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古诗三首描绘了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想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充满了童真童趣。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秋雨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多角度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天的雨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这组课文组合在一起,均和“秋天”这个主题相关。古诗三首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 听听,秋天的声音则通过秋叶、秋雨、秋声,展现了秋的迷人与欢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春夏秋冬,“日积月累”中的 9 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从课文的体裁来看,有诗歌,有散文,不仅有古代诗人眼里的秋天,也有现代诗人耳中的秋天,还有儿童视角中的秋天;从课文的内容来看,通过欣赏秋天的颜色,聆听秋的声音,感受秋的迷人,让我们领略到秋天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词句段运用”的安排促进学生对季节的感知,“日积月累”的词语积累旨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为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金色的秋天”,与教材提供的课文和其他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写下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积累习作的素材,用日记的形式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了核心任务“秋的日记”,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比如,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边交流边总结,最后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二、情境与任务二、情境与任务(一)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秋天到来了。秋叶缤纷,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把秋天打扮得五彩斑斓。秋声悦耳,田野里丰收的歌吟,小动物告别的序曲,仿佛一首欢乐的歌。让孩子说说他们眼中的秋天,走进诗人、作家文字中的秋风、秋叶、秋雨,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秋日特有的景色,用笔记下自己新发现的秋天日记,感受秋日情韵。(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1.1.任务框架任务框架2.2.内容安排内容安排任务课时学习内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瞧,秋叶在跳舞3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3听听,秋的声音古诗三首诵读“橙黄橘绿”3语文园地二之“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日积月累”整理我的秋天日记1写日记(习作)(三)设计说明(三)设计说明本单元以“秋的日记”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四个任务、六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课外阅读、习作、语文园地统整在“秋的日记”的主题情境中,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感受秋天别样的风景,产生寻找秋天、探索自然、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情感。第一个任务是“瞧,秋叶在跳舞”。首先欣赏秋叶在“秋风秋雨中的舞蹈”,让学生讲讲自己收集到的秋叶的颜色、形状等,将学习与生活勾连起来。接着通过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和秋天的雨中描写秋叶的段落,感受秋叶的形状与色彩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的热爱之情,为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一个崭新的视角。教学过程中,要把朗读、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课文学习后,将“阅读链接”与“小练笔”进行整合教学,用几句话写出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最后,进行一个“缤纷落叶展”,把学生收集到的秋叶展览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绘和赞美。学习日记的基本格式,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珍藏的秋叶。第二个任务是“听听,秋的声音”,通过“金色的小喇叭吹起来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声音,听一听,找一找,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的眼前展现了什么画面?以朗读为主线,想象画面,感受秋天声音的美妙和奇妙,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最后,背诵相关段落,进行语言的积累。第二个活动是“今天我收到了秋的叮咛”,引导学生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秋天的声音录下来,仿照文中例句,用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记录下来。第三个任务是“诵读橙黄橘绿”。第一个活动,通过品读古诗三首引导学生体会到“秋天有着独特的韵味”。通过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到秋天的美是可以入诗的,秋天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激发着诗人不同的情思,引发着读者的共鸣。同时学习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读懂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丰富古诗积累。“今天我有一些感想”这个活动,通过整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的教学,引导学生交流形容季节的词语,积累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引发学生交流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并把这些感受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第四个任务是“整理我的秋天日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写的三篇日记,围绕“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展开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梳理,引导学生明确: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的观察,既可以写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记录亲眼所见的景物,亲耳听到的声音或话语,还可以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适合朗读训练,要引导学生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再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过程中要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边交流边梳理边总结,引导学生做到灵活使用和迁移运用。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一)任务一(一)任务一瞧,秋叶在跳舞瞧,秋叶在跳舞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秋,用她独有的树叶、声音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用眼去欣赏,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用笔写下属于自己的秋的日记吧!活动一活动一秋风秋雨中的舞蹈秋风秋雨中的舞蹈【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制作“秋叶”卡片,讲讲自己收集到的秋叶的颜色、形状、树叶的名字,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勾连,为即将到来的学习进行铺垫。欣赏“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学文欣赏小作者在上学路上看到的秋景,感受作者愉快的心情;打开秋雨带来的“颜料盒”,欣赏更多缤纷的秋叶,感受秋的艳丽。建议安排 2 课时。1.制作“秋叶”卡片。课前观察,收集秋叶,制作一张“秋叶”卡片,将自己收集到的秋叶贴在卡片上,简单做一下介绍,内容可包括:秋叶的名字、形状、颜色,我在哪儿发现了它,等等。2.欣赏“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和“我”一起朗读:梧桐叶给我们送来了一些词语,请你读一读。排列规则凌乱迟到 颜料 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2)和“我”一起观察:法国梧桐的树叶是怎么样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读一读课文中对梧桐树落叶描写的语句,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和“我”一起理解: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理解词语的方法示例:找近义词来理解:“明朗”的意思是“晴朗”,“凌乱”的意思就是“杂乱”。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凌乱”联系本句话就是指“梧桐叶子排列得并不规则”。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明朗”指太阳出来了,光线十分充足。“凌乱”指的是飘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子乱七八糟。(4)和“我”一起欢乐: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5)和“我”一起记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仿照五、六、七、八自然段的写法,用几句话写下来吧。(6)和“我”一起阅读:欣赏“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片段,从汪曾祺的细心观察中受到启发。3.打开秋雨带来的“颜料盒”。(1)找一找、涂一涂: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秋雨带来的颜料盒中有哪些颜色?哪种颜色是属于哪种植物的?给植物涂上颜色。(2)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语句,说说“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理解词语示例:在这里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秋天叶子的颜色很多,有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等等。这么多颜色把树叶打扮得十分好看。(3)想一想,仿一仿:边读边想象每句话描述的景象,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仿照第二、三句写一句话。(4)记一记,背一背:这个段落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试着背诵一下。(5)学一学,写一写:学习使用钢笔,注意执笔姿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活动二活动二今天我珍藏了一片秋叶今天我珍藏了一片秋叶【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举行“缤纷秋叶展”,把学生制作的秋叶卡片展览在教室里,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用笔写写自己最喜欢的秋叶的颜色、样子,可以仿照学过的课文中的语句来写。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第一篇关于秋的日记。建议安排 1 课时。1.举行“缤纷秋叶展”。交流自己制作的“秋叶”卡片,学生相互欣赏,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介绍秋叶的颜色、形状等。2.写一写自己珍藏的秋叶。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珍藏的秋叶,鼓励用上总分结构,可以仿照书上学过的语句。3.原来写日记并不难。在刚才写的文字前面加上日期、星期、天气,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变成了什么?(二)任务二(二)任务二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秋姑娘打开了颜料盒,用缤纷的秋叶让我们感受到了秋的绚丽。秋姑娘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给我们带来了秋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活动一活动一金色的小喇叭吹起来啦金色的小喇叭吹起来啦【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我会朗读,引导学生读准文中的生字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师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6597385.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