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信息XXXX年第6期-扬州保险行业协会.docx
67页行业信息XXXX年第6期-扬州保险行业协会扬州保险信息(2010年第6期)主办单位:扬州市保险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杨玉宏 张建平 吴华 葛天俊 马勇 徐有林 许萍 华寿江 孙波 佘晓静 李学军 封旭明 江海东 林福军 金益民 杨恒斌 吴博 王荣晴 闫伟 胡奎山 徐昕华 李炜 张华 乐东 韩薇 包原维 周陈 林仁杰 卜树青 韩钧 姚顺利 顾忠伟 申忠泽 孙葵 桂永东 孙卫东 黄欣 冯浩强 陈崇勇 谢飞 朱姝 沈海滨 李万梅 曹明兴 叶龙生主编:蒋汉春 姚步阶编辑委员会:史美祖 徐开国 陈琳 陈天培 程昕 陈慧 张岚 张宝朝 欧阳志斌 徐彪 武荣跃 李强 鲍晓玲李群 练越 陈媛 张斌 万军 周忠厚 袁晓斌赵琳 张云 彭晓苇 熊卫东 崇伟 李广宏 奚云周小军 郭敏 陈翠莲 魏忠庆 郑欣 马年年 朱静怡邰登峰 宋晓红 赵沈平 朱莲 韩艳春 汪万琴 赵建玲 宋丽丽 周娅 展冬莹 徐丹 邵海燕编辑:吴小峰承办:人保财险扬州市分公司扬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公司名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永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安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中心支公司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市营销服务部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银保险扬州中心支公司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中心支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扬州营销服务部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江苏泛华联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江苏万事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协会地址:扬州市史可法东路8号邮编:225002办公室:(0514)87329248()考试中心:(0514)87036267结算中心:(0514)87329226网址:E-mail:yzbx2001@人保财险扬州市分公司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388号邮编:225000:87348181:87342583客服专线:95518目 录监管信息动态信息人保财险专辑会员公司信息经营之道公司简讯理论研究八面来风保险课堂数据库监管信息吴定富:中国将成长为全球最重要保险市场之一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6月26日在“2010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保险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行业实际,注重做到应对危机和抓住机遇相结合,应对危机与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相结合,应对危机与提升行业服务能力相结合。
通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在未来一个时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 吴定富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对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保险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一次现场练兵,也是对保险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金融危机凸显了不审慎经营和不审慎监管带来的巨大危害,这对中国保险业在思想和理念上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和洗礼通过应对金融危机,保险业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对保险业运行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保险业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保险创新不能脱离经济、金融的发展阶段,保险监管不能偏离“防风险、促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目标,保险经营不能背离稳健经营的规律二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突破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财产保险业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亏损的局面,市场竞争逐步走向规范有序;人身保险业更加注重发展长期型和保障型业务,公司后援服务和管理向大集中的方向发展,业务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稳步拓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的空间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提前一年完成保险业“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是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保险法》顺利颁布实施,保险法规不断加强,基本形成了覆盖保险经营和监管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框架建立并全面实施了分类监管制度,加强了对保险公司法人和高管人员监管,强化监管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在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方面积累了新的经验建立了金融危机跟踪研究制度、风险排查制度、预警监测制度和压力测试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机制,强化了保险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了一系列风险应急预案,保险业应对突发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保监会对部分保险公司的保险风险隐患进行了清理和处置,消除了保险行业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吴定富强调,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保险市场仍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一是中国将在未来一个时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目前,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在世界位列第6位,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在全球的排名不断提高,中国将从一个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 二是“高质量的增长”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保险市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从市场基础看,保险业基本完成了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建设和分支机构铺设,大大缩减了行政审批的数量,推动了产品创新、定价的市场化进程;从监管基础看,保监会对照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28条核心监管原则,探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市场行为、公司治理三支柱的保险监管体系;从人才基础看,大批优秀人才涌入保险业,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从社会基础看,全社会保险意识逐步提升,保险知识逐步普及,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了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保险业发展就处于清晰、高效的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之下,就会得到市场需求和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保险业的发展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也就有了保证高质量的增长”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主旋律 三是服务民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全局中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保险业长期以来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金融危机给予的深刻启示抓住了服务民生这个关键,保险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就有了可靠依托,保险业的发展壮大才能够真正符合社会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近几年,保险业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低收入群体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未来这些探索将逐步发展壮大。
四是保险业的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将在未来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入发展近年来,保险业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未来一个时期,这些趋势仍将继续深化在市场化方面,保险创新和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升,保险市场对公司、股东、高管人员的约束作用不断增强,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得以建立,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在信息化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监管机构监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提升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在国际化方面,保险市场将更加开放,保险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中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共同发展,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是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的底线这次金融危机将对保险业风险防范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今后一个阶段,保险业在金融体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将大幅度提升,防范风险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只有真正守住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这条底线,保险业才能真正抓住发展机遇,才会真正成为保险业历史上的黄金机遇期。
吴定富指出,经历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保险业将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姿态,迈上新的发展历程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底线,不断完善统一、开放、规范、灵活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加强科学、依法、专业、透明的保险监管体系,促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要抓住“管理、创新、技术、服务”四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内涵式增长和差异化竞争的能力,通过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保险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第二,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体系要建设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培育健康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及时约束可能危害市场有效运行的各种行为,不断健全保险业的内生增长机制第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保监会将按照“依法、科学、有效”监管的总体思路,不断提高监管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保险监管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在做好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使监管在保障行业科学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第四,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对风险的高度警惕,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逐步完善保险业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和风险处置机制,切实保护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切实维护保险市场安全。
李克穆:科技创新是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重要途径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保险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指出,科技创新是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优化保险业渠道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全行业形成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模式 当前保险电子商务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