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卷****
  • 文档编号:337385997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66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一、字词书写1.下图是周恩来总理的书法作品,请用楷书将这首古诗抄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二、选择题2.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图中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A.《过零丁洋》(文天祥)B.《满江红》(秋瑾)C.《赤壁》(杜牧)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两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B.《次北固山下》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景色,并表达了思乡之情C.《峨眉山月歌》中诗人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三峡向渝州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D.《次北固山下》颈联的意思: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4.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一二句写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峨眉山头,映在江中,一路伴随诗人远行B.三四句写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江行见月,如见蜀地故人C.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地名连用的空间转换,表达了诗人多种情感D.本诗为离别而作,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之情5.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是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这些地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诗人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D.诗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念之情,这也更能衬托出诗人即将回到故乡时的复杂情感三、句子默写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准确地默写三首古诗:《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国》四、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客发苕溪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叶燮:清代诗论家,定居苏州吴江横山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呈现的画面2)两位诗人都是乘船疾行,心情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8.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       )A.峨眉山月贯穿了整个诗境,全诗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首句又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B.“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也点明秋夜行船C.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9.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0.赏析诗歌前两句。

      11.诗歌最后两句连用了哪几个地名,其作用是什么?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乙】峨眉山月歌①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②不见下渝州注】①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②君:作者的友人1)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2)“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请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李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B.“影入平羌江水流”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D.这首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所做,描绘了峨眉山白天的美丽景色14.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B.次句“影”指人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意言人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C.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D.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16.诗中五个地名连用,请分析作用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17.下列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B.【乙】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C.两诗都借景抒情甲】诗写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与关切,【乙】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D.两诗构思精巧甲】诗前两句写景言事,后两句抒情乙】诗连用五个地名,不露痕迹,点出诗人的行程18.“月”是李白诗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两首诗对“月”的写法各有其妙,请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提示:可从描绘画面、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等多个角度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峨眉山月半轮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夜发清溪向三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思君不见下渝州19.下列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B.“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感、画面感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20.《渡荆门送别》与《峨眉山月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五、填空题21.课文内容识记及文学常识填空 (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 )——( )——( )——( )(2)律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必须对仗的两联是________联和_________联参考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析】【详解】①用楷书书写,工整美观;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峨眉、羌、溪、峡、渝州”等易错字词的书写;④注意写上标点符号;⑤作品内容为李白所作的《峨眉山月歌》,注意“嵋”写为“眉”;“輪”简写为“轮”,“發”简写为“发”,“峽”简写为“峡”,“見”简写为“见”2.D【解析】【详解】上图作品为李白所作的《峨眉山月歌》;诗文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仰望明月,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江水,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点明对友人的怀念,是一首送别诗;A.《过零丁洋》是宋代的文天祥所作;“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作者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最后两句写诗人视死如归,愿以身殉国,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一首咏怀诗;B.《满江红·小住京华》是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描写作者眼见祖国被列强欺凌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抒发作者为国报效的决心;下阕表现了作者身不甘为女子的英雄情怀,抒发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作者追求革命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热忱;是一首咏怀诗;C.《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是一首咏史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表现友人的怀念;是一首送别时;故选D。

      3.C【解析】【详解】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可知诗人是经渝州向目的地三峡进发,并非“经三峡向渝州进发”;故选C4.D【解析】【分析】【详解】D.本诗抒发了诗人月夜江行,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所以“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表述不当5.D【解析】【分析】【详解】D.《峨眉山月歌》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是离开家乡,而不是要回到家乡,故D错误,选D6.《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解析】【详解】本题中的“峨眉、羌、溪、渝州、岐、逢、怜、傍”等字词容易写错,要重点记忆7.(1)示例: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2)李诗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之情;叶诗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喜悦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画面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