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衡阳市衡东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9人(自我检测)模拟卷含答案解析(1).docx
114页湖南衡阳市衡东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9人(自我检测)模拟卷含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当降水的pH低于多少时,降水即称为酸雨?_____A: 5.3B: 7.0C: 5.6D: 4.8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_____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范晔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关于介绍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使用单位的介绍信,要经上司或办公室负责人批准B: 一份介绍信可用于多个单位C: 持信人可以将介绍信转借他人使用D: 可用圆珠笔填写介绍信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介绍信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下列程序:(1)严格履行批准手续使用单位的介绍信,要经上司或办公室负责人批准2)介绍信内容要明确具体3)介绍信应填写有效时间4)管理人员要对开出的介绍信负责,应检查无误后方可用印5)一份介绍信只能用于一个单位6)需要填写持信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不准弄虚作假持信人不能将介绍信转借他人使用7)介绍信的存根内容要同介绍信的正文内容相符,与持信者姓名相一致8)介绍信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不能随意涂改或涂抹,如有涂改需在涂改处加盖公章,否则视为无效9)填写介绍信时要用毛笔或者钢笔,禁止用铅笔或者红色笔书写因此,只有A项说法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根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为一类,适用这一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是_____A: 白天55分贝夜间40分贝B: 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C: 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D: 白天60分贝夜间55分贝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在听取人民的意见的基础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居民身份证的决定,自2012年1月1日施行。
这表明_____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B: 政府要加强依法行政C: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D: 人民能直接参加国家管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此题考查的是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节立法权限 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1年10月29日通过说明通过的是法律而不仅仅是事项,所以应该为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是决定权还是立法权?要看通过的内容如通过了xxx法律的决定,内容是法律,是立法权如果是事情则是决定权,如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决定权注意关键词:法还是事故答案A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宄对象是_____ A: 教育现象 B: 教育事实C: 教育问题D: 教育规律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怎样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
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达到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最根本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在全球化趋势下,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说法无关的哲学观点是_____A: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 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指的是一种外因而非内因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就要认清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_____A: 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B: 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C: 国防安全与经济安全D: 科技安全与国防安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下列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_____A: 三藩之乱:吴三桂,康熙B: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C: 八王之乱:苻坚、谢玄D: 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解析】八王之乱是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东晋时淝水之战,谢玄破苻坚ABD三项对应无误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中国历史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在调查乌鲁木齐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时,从该市的183所中学随机抽取43所,每个被抽到的中学的所有教师都参与调査这样的抽样方法属于_____A: 简单随机抽样法B: 整群抽样法C: 分层抽样法D: 等距抽样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整群抽样法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被抽出的“群”的所有单位都是样本单位,最后利用所抽“群”的调査结果推断总体抽取“群”可以采用随机方式或分类方式,也可以采用等距方式来确定;而“群”内的调查则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本题中,乌鲁木齐的中学教师按其所在中学被分为183个“群”,从中随机抽取43个“群”作为样本,“群”内的调查采用普査方式进行,因此属于整群抽样法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在该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_____A: 人民法院B: 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C: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D: 合同一方当事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在这起案件中,被告是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所以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应该承担举证责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_____A: 1/2B: 1/3C: 1/4D: 1/5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考点:中国的土地资源试题分析: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故本题选B13.—般地说,短篇小说的任务,依照它的篇幅的范围,不能表现人物的一生或几代,也无法详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详细历史,更无法表现多种人物个别的详细活动——这些都应该属于长篇或中篇的范围。
假使我们打些比喻的话,那么短篇小说作者所应选择也是最适宜表现的是: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等等本段文字划横线的句子,想说明的问题是:_____A: 短篇小说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B: 短篇小说最适宜表现社会和自然重大主题中的振奋人心的情节C: 短篇小说应该选取最贴近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刻画人物D: 短篇小说无法完成长篇或中篇的任务,它只能描写事物的关键部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划线句子说明的是短篇小说的特点,悬崖峭壁、梅萼柳芽、梧桐一叶、北京人的一颗臼齿,分别是表现地层结构、春意、秋讯、太古生活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所以C项符合题意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A: 哥白尼B: 牛顿C: 拉瓦锡D: 爱迪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拉瓦锡科学揭示燃烧现象.使得燃烧过程的实质终于被人们掌握自此现代的化学体系得以建立,促进了化学事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孩子大多是被学校忽视的艺术家,但这并不否定命题绘画的重要性。
实际上,命题绘画与自由发挥是相辅相成的,前者训练的是孩子们的逻辑性和观察力,而后者培养的是他们的敏感性和平衡感法国评论家安德烈•马尔罗曾说过:“孩子既是艺术家,又不是艺术家,因为此时的他们被自己的天赋所支配,而并非他们在支配天赋安德烈•马尔罗在此最想表达的观点是_____A: 单凭天赋是不能成为艺术家的B: 孩子的天赋可能大多被忽视了C: 孩子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天赋D: 学会支配天赋才能成为艺术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安德烈•马尔罗说孩子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具有天赋;而说他们不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们还不会支配自己的天赋因此,要成为艺术家,仅仅拥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支配天赋所以D项正确材料重点在于会不会“支配”天赋,而不是“有没有”天赋,A项不符文意;B项不是马尔罗的观点;C项明显表述错误,“无法意识到”在材料中并未提到故正确答案为D16.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 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 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 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 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
下列选项与上述文字意思相符的是_____A: 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大量的亲身体验B: 中学生的个人知识可以转化为社会知识C: 中学生知识主要来源于继承社会知识D: 社会知识可以代替感性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