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风电装备核心产业基地.docx
4页打造风电装备核心产业基地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和市场的关系,注重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筑牢底线思维,立足广西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实际,坚持转型升级以立为先,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提高能源自给能力,预留充足安全保供裕度积极融入区域能源合作,着力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一、 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开放合作,服务建设能源强国,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战略部署,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着力推进能源消费、供给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能源惠民利民力度,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探索能源要素短缺地区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为凝心聚力建设壮美广西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二、 加快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
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电厂、电网、油气管网、油气储备库、煤矿、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生产运行能力加快建设绿色智能电网,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增强新型电力系统万物互联和全面感知能力,提升电网信息传输承载能力,推进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和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支撑一体化大电网监控预警和分析决策推进数字能源平台建设推动电、油、气等各类能源信息上云,推动能源大数据应用建设完善广西能源安全预警大数据中心、广西电网应急备用调度数据中心、广西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省级充电服务与监督平台等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以电力为核心的智慧能源平台,整合电力生产、输送、消费大数据,提供应用场景和接口,发展相关智能应用以能源供需衔接和生产服务为重点,鼓励统一规划建设企业级、园区级、城市级平台建设综合能源系统推进多种能源设施系统集成,加强全产业链和工业园区整体能源利用规划与节能设计,建设集供电、供热(冷)、供气于一体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积极开展节能型智慧楼宇、智慧城市建设。
在能源消费服务领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模式,积极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鼓励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辅助用户挖掘节能潜力三、 建设新型储能装备产业集群在南宁、柳州、玉林等市布局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区,以新型储能系统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引入国内储能系统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带动高效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全产业链发展探索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电能质量调节系统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四、 持续扩大清洁能源消费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加强工业领域清洁能源替代,在冶金、陶瓷、玻璃、水泥等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使用,鼓励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稳妥拓展工业“煤改电”、“煤改气”加快推广电动、氢能、天然气和车用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鼓励重载卡车、船舶等使用LNG等清洁燃料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新建充电基础设施8万个,在南宁、柳州等市开展换电站应用试点,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供能服务站,力争新建和改造综合供能服务站600座完善港口岸电、机场空港陆电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铁路电气化率,有序发展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推进和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推进数据中心、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节能和能效提升,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广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能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加快推进节能设备应用,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加强日常节电管理和节能改造加大清洁能源消费宣传力度,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决遏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资料来源: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